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乘鸾 >

第229章

乘鸾-第229章

小说: 乘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袍气若游思,却说了下去:“当时赵王与温国公世子交好,而温国公又是晋王一派,这消息竟让他听了去……那时,谁都留意到赵王,他没有自己的派系,根本比不上三个哥哥。后来,太子死于回京途中,让太祖皇帝震怒,下令彻查。两位殿下早就将此事抹平,也不知怎么的,竟然那么快就让皇帝找到了线索……”
  “后来的事,你们都知道了。两位殿下一个吊死,一个死于流放途中,元后所出嫡子,只剩一位赵王,他就这样顺顺利利登基,成为天下之主。哈哈哈,我们也是后来才明白过来,皇帝之所以那么快发现不对,就是因为赵王告的密。而他明明早知道行动,却也没有提醒太子。他就那样藏在暗处,冷眼看着三位哥哥互斗,自己在最恰当的时候,把事情抖露出来,将他们全部坑死!真是不容小觑啊!人人都说,赵王殿下纯善仁爱,谁能想到,他居然玩了这么漂亮的一手?要是当初三位殿下多加留心,可能今天的大齐,就不会是这般情形……”
  这番话听得众人震惊不已。
  宗叙拧着眉头,半天没说话。
  杨殊垂目看着黑袍,脸上也不见过多的情绪。
  宗锐越听越震惊,不由看向父亲:“爹?”
  宗叙摇了摇头。
  这些话,本不该他们知道,现在听到了,也只能当不知道。
  皇位之争,充满血腥,这谁都知道,哪一代都是如此。
  姜家这番手足相残,既不空前,也不绝后。
  何况宗家只是武将,先前所谓投靠太子,也只是他父亲一时糊涂,以为太子即将登位,就会是名正言顺的主上。真说起来,他们这个太子一党的身份,并站不住脚。
  事情已经过去二十年了,当今帝位稳固,他们还能做什么?只能是尽臣子的本分。
  宗叙这样想着,看向杨殊。
  他是臣子,可以忍下来,这位杨三公子,可是思怀太子遗脉,知道这样的真相,会不会……
  杨殊神情还算平静,继续问道:“你先前说的罪证呢?柳阳郡王找到罪证,后来去了哪里?”
  黑袍苦笑一声:“罪证?哪里还有什么罪证?当初郡王事败,押入皇城司服了秘药,有罪证也早就被搜走了。现在他干干净净的,什么也不怕……”
  杨殊闭了闭眼,起身对宗氏父子点点头:“我已经知道自己想知道的,余下的请便。”
  说完,他毫不犹豫转身,出了大帐。
  ……
  回到自己的营帐内,明微跟了进来。
  “那个秘药是假的吧?”她坐到杨殊面前。
  “嗯。”杨殊声音低落,“那秘药极其稀少,每一份都有记录,就算我还在皇城司,也不可能随便拿到手。”
  明微就道:“既然是假,他不过是受不住酷刑而开口的,所说未必是真。”
  她话音才落,就见杨殊猛然站起,将矮几上的东西全部推倒,又一脚将凳子给踢碎,双目充满血丝,暴怒无比的模样。
  “公子?”阿玄冲进来。
  杨殊仍在暴怒中,一脚踹倒灯台,营帐陷入黑暗。
  “出去!”他喝道。
  阿玄犹豫,却听明微平静的声音:“出去吧。”
  阿玄松了口气:“是。”
  黑暗中,明微听着他如同野兽负伤一般的声音,压抑而痛苦:“这么多年,这么多年!他在我面前装得多好啊!我甚至以为他真是我的生身父亲,怀着孺慕之思,却又不敢靠近。哪怕后来,我知道他不是,我知道他骗我,但还是以为,他至少是个好皇帝。除了夺走我母亲,别的事他做得都很好,捡了漏也不是他的错。可是结果呢?结果呢?”
  “他骗我!他骗我!他根本不是无辜的!我一家惨死,他也是凶手!”
  说着说着,他的声音带了哭音:“他怎么是这样的人?我这样信他,这样信他……”
第411章 下雪
  现在再劝他,这未必是真,就有些自欺欺人了。
  明微叹了口气,摸黑走上前。
  杨殊喘息很重,浑身散发着拒人千里的气息,被她抓住的时候,手臂肌肉跳了跳,差点将她也甩出去,到底忍住了。
  明微便将他抱住,轻轻抚着他的背,低声说:“别生气,没有他,你还有很多人。想想贵妃,想想阿绾,想想宁先生,还有我……”
  在她的安抚下,他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
  黑暗中紧闭双目,直到觉得自己不会流下泪来,他才睁开眼,反手抱住她。
  他抱得很紧,几乎将她揉碎一般。
  “能不能别走?”声音低哑。
  明微怔了下,说道:“我怎么会走?自然是与你在一处的。”
  “不,不是现在。”杨殊只觉得脑子纷乱,难受极了,“我知道你总想着,有一天会离开,所以不肯给我承诺。哪怕这样无名无分的,承受别人异样的眼光都无所谓。可是我不想这样,我希望我们能够一生一世,一直走到白头……”
  明微张了张嘴,一时竟答不上来,只觉得一颗心也被揉碎一般,酸楚得无法呼吸。
  “不行吗?真的不行吗?”他没得到回答,就这样喃喃地追问。
  明微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字清楚地说到:“我会一直陪着你。”
  “真的?”他似乎不敢相信。
  “真的。”明微将头抵在他胸口,“你不叫我走,我就不走。”
  杨殊终于吐出那口气,安定下来。
  这一晚,他们什么都没再说,只默默陪伴着彼此。
  直到天光大亮,起程回统帅府。
  ……
  回到左军统帅府的杨殊,窝着就不动了。
  第二天宣称自己病了,要留下养病。
  然后十天半个月不见人影。
  刚开始,宗锐还有点愧疚,该不会那天把他吓到了吧?
  住着住着,他回过味来,请教父亲:“爹,他是故意装病?”
  宗叙有点头疼儿子的迟钝,叹着气说:“杀人的时候眼睛都不眨,哪有那么容易被吓到?”
  “那他赖着不走是什么意思?想坑我们吗?”
  宗叙想了想,说道:“目前坑我们对他没好处,不走可能就是不想走。”
  “不想走?他留下来有什么用?”
  宗叙也想不通。但人家就是不走,他们也没法子啊!总不能赶人家走?
  宗锐犹豫良久,压低声音问:“爹,你说他真的没动那个心思吗?”
  宗叙摇头:“要说一点心思不动,恐怕不能。但,那日他说的不错,两位郡王有封号有名分,都成不了事,何况是他?就算想报仇也有心无力,动了心思也无可奈何啊。”
  宗锐想着想着,竟觉得他有些可怜了:“如果没发生那事,现下在位的便是先太子了。他身为长子嫡孙,有很大的可能荣登大宝。哪像现在,孤苦伶仃,一个亲人都没了,甚至连真实的身世都不能公布。生在帝王家,真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事。”
  “说什么呢?哪有那么多如果。”宗叙瞪了他一眼,“这事以后烂在肚子里,不许再提!”
  宗锐摸摸鼻子,知道自己多嘴了:“哦……”
  ……
  刚开始,杨殊只是懒得动弹。
  他没去问宗家,最后怎么处理黑袍的。
  虽然阿绾也算这些人的旧主,可黑袍所行之事,早已脱离单纯的报仇,称为乱国都不为过。
  他不希望阿绾被卷入这些是非中。
  有那样的身世,已经是她的不幸,而她又是女子,能做的事情太少,如果被报仇的念头纠缠,只会比他更痛苦。
  就这么住着住着,白门峡下起了雪。
  西北这地界,一旦下起雪,就代表路被封了。
  好嘛,这下子,想走都走不了了。
  运气好,住到过完年,运气不好,就得到春暖花开了。
  杨殊无所谓,高塘那边,阿绾管得挺好的。有什么拿不准的,杨掌柜和侯良都能帮上忙。
  说到侯良,杨殊有点担心:“这老小子,不会故态复萌吧?”
  明微笑道:“出门之前,我叫多福盯着他了。”
  “多福?就怕被他骗。”
  听他这不以为然的语气,明微道:“你别瞧不起多福,她只是老实,并不是笨,认准一条道理,决不动摇。侯良那种心思百巧的人,反而拿她没办法。”
  “是是是,你说的都有道理。”
  外头下着大雪,屋里虽然生了炭火,到底还是有些冷。杨殊摸着她的手有点冰,便问:“你上次的伤真的好了吗?我怎么觉得,比以往虚了?”
  “这具身体底子不好。”明微借着他的手取暖,“我若是不来,哪怕明七小姐没被吓死,可能也活不过三十岁。”
  杨殊紧张起来:“那你现在……”
  明微笑道:“我用了那么多珍贵药材养身,岂是白花的?”
  杨殊稍微松口气:“要什么你只管说,能养得好,怎么花都值。”
  “嗯。”
  “这么凉,我帮你取暖。”他一边面不改色地说,一边手从她的衣衫下摆滑进去。
  明微拍了下,嗔道:“你这是取暖吗?”
  杨殊眯起眼,只将她揽到身上,用厚毯子裹住两具躯体,将内衫解了。
  没一会儿,两人气息都粗重起来,明微更是肌肤泛红,额上见了汗。
  他就凑过去低笑:“你看,这不就热起来了?”
  明微咬了他一口,想回话,已经说不出来了。
  屋外大雪纷飞,屋内春光融融。
  明微倒吸一口凉气,断断续续指责他:“你怎么还……这么莽撞?”
  杨殊咬着她的耳垂,没什么诚意地道歉:“对不起,我轻点。”
  然而事实证明,这句话只是随口说说……
  眼看他没完没了的,明微有点生气:“还养身呢,再折腾药效全花你身上了。”
  杨殊没脸没皮:“外面下雪,就当练功了。”
  看他这样子还不想歇,明微头皮发麻。少年人真是太不懂节制了,不到山穷水尽不肯停。
  还好,这时外面响起声音:“公子,宗大公子来访。”
  明微松了口气,推他:“来访客了,还不收拾。”
  杨殊不甘心:“让他等等。”
  “等什么等?在人家地盘上还这么端架子。快去!”
  杨殊不情不愿地爬起来,心里把宗锐诅咒了一万遍。
  什么时候来不好,都不知道挑时间的吗?
第412章 可惜
  宗锐是来找杨殊下棋的。
  眼瞅着他得留在白门峡过年,还互不来往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而杨殊也挺无聊的,总不能一天到晚在床上厮混吧?他不怕精尽人亡,明微也受不住。
  刚开始,宗锐过来只是礼节性地问候一下,结果就被无聊的杨殊拉着下棋。
  他们下的不是围棋,也不是象棋,而是军棋。
  这军棋的下法,有些特殊。它不像其他棋类,棋盘是固定的。而是取材于现实,先选一张真实的舆图,各自分得相应的棋子代表兵的数量,看地形论兵法分胜负。
  换句话说,下这种军棋的,双方必须懂兵法。若有一方不懂,甚至连自己为何会输都不明白,甚至不服气。
  宗锐刚开始没把杨殊放眼里。他知道杨殊实力强,手下家将也厉害,但他又没实地打过仗,就算懂兵法,也不如自己机变。
  一开始确实是这样的。
  他往往能从细节上入手,凭借经验的优势夺得胜利。
  论兵法时,宗锐简直眉飞色舞,因为他提到的点,能把杨殊说得哑口无言。
  真是太痛快了!
  但是很快,宗锐发现自己赢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