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乘鸾 >

第189章

乘鸾-第189章

小说: 乘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阿婆是中原人?”
  少年却不答了,只道:“你别想套我的话!”
  说罢,眼馋地看着多福正在喝的水囊,忍不住提出自己的要求:“给我喝两口?”
  多福也警惕地看了他一眼,将水囊递给明微:“你都不回答小姐的问题,为什么要给你水?”
  少年卡住了,挠了挠头。
  好有道理哦!
  他想了一会儿:“要不,你换个问题?”
  “也行。”明微拿出那块小木牌,“这是你搞的鬼?”
  少年眼睛一亮,抢过小木牌,惊喜:“原来被你们发现了。别误会啊!我是给别人指路的,没想到你们会被指过来。”
  明微点点头。这么说倒是挺合理,雁山古道来往的人很少,怎么就那么巧,发现了他们商队?
  “既然你事先指了路,那就是特意到这个小镇来的?”
  少年转着眼珠子,又不答了。
  明微继续问:“你到小镇想干什么?那些镇民是怎么回事?他们明显是中原人,跟你一个胡人没关系吧?”
  少年还是不答。
  明微就把水囊一收:“算了,找个地方休息吧。”
  “哎!水给我喝一口!”少年喊道,“我答了一个问题呢!”
  明微听而不闻。
  少年舔了舔干枯起皮的嘴唇,想想最近的水源好像在……他让步了:“好吧好吧,告诉你们好了,我想去拿一件东西的,哪知道他们听都不听,就把我锁起来了。”
  说着露出后悔的表情:“早知道就不一个人来了,还以为这样显得有诚意呢。哎,你们中原人不是很看重诚意吗?”
  “就这样?”
  少年叫道:“你让我回答我就回答了,还不行吗?”
  多福插嘴:“你去拿什么东西?”
  “这个不能说!”少年强调,“不是我不告诉你们,是真的不能说!就算命丢了都不能说。”
  看他这样子,不像说假的,明微便把水囊递给他。
  少年大喜:“谢谢。”接过水囊,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半,才停了下来。
  他堵上塞子,还过来。
  明微挡回去:“送你吧!”都沾过别人的口水了,懒得要了。
  少年一听,喜滋滋地将水囊收回去:“啊,你可真是个好人!”浑然不知她的嫌弃。
  明微已经牵着马转身,找地方休息了。
  “小姐,我来。”多福积极地接过缰绳。
  少年则跟在她们身后,絮絮叨叨:“对了,我叫纳苏,你们叫什么?你们的功夫好厉害,是哪里学的?中原像你们这样的多吗?”
  他一个一个地问,明微就一个一个地反问:“你是哪个部族的?胡人都像你这么多话吗?你想引路的是谁?这么说你有同伙了?”
第339章 算账
  找到宿营的地方,明微往石头上一坐,向少年招手:“来,我们算账。”
  这个叫纳苏的异族少年一脸懵:“算账?算什么账?”
  “知道我是谁吗?”明微指了指自己。
  纳苏老实地摇头。
  “我是个玄士,受雇于一只商队,前往胡地行商。玄士你知道吗?”
  纳苏还是摇头。
  明微想了下:“就和你们的阿祭一样,会法术能驱邪。”
  阿祭是胡人对僧侣的通称。
  纳苏恍然大悟:“难怪你这么厉害,还知道顺着指引过来救我。真是谢谢你了,看来你真的是个好人啊!”
  明微笑眯眯:“别以为夸我一句,就可以不付钱。”
  “嗯?”纳苏眨了下眼。
  明微慢吞吞道:“我受雇于商队是收钱的,为此离队来救你,总不能不收钱吧?那样的话,对我的雇主可不公平。”
  纳苏听明白了,三观略有动摇,怀疑地看着她:“是这样的吗?我听说中原的侠客都是急公好义的……”
  “你连急公好义都知道?”
  “那当然!”纳苏自豪地拍着胸脯,“我的中原话很好的!还看过你们的话本子!”
  “那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明微谆谆教导,“那你看的话本子里,急公好义的侠客,最后的结果是不是都不太好?”
  纳苏愣了一下。
  “就像那个绰号及时雨的,人人夸他有义气,结果带着一票兄弟造反,最后翻了船进了阎王殿,是不是?”
  “好像是……”
  “还有一个义薄云天的忠义将军,因旧情不忍杀害敌人,结果后来恰恰死于此人计策之下。所以说,急公好义的,要么是沽名钓誉,要么就会被小人害,万万要不得。话本子写出来,是警示世人的,不是让你以他们为榜样的。”
  纳苏如醍醐灌顶:“原来是这样啊!难怪我看你们的话本子,结局总是不大好。”
  “对嘛!所以我这么做,也是不想占你的便宜。你想,如果我这次救了你不收报酬,那你是不是欠了我一个人情?以后我求你做点什么,你不能不答应,对吧?万一我存心搞点事,不就害了你吗?”
  “对对对!”纳苏掏东西,“该给钱。”
  刚说完,他的手就顿住了,对她露出讨好的笑:“你们中原的钱,我没有,而且我值钱的东西都被他们搜走了……”
  明微道:“没钱也关系,用别的抵。”
  纳苏冥思苦想,突然灵光一闪:“啊,对了!你说你们打算去胡地行商?”
  “对。”
  “那我给你们介绍一个主顾,怎么样?绝对能让你们大赚一笔!”
  明微笑道:“我们带足了货物,都是胡地急缺的,只要去了,到哪里都受欢迎。”
  “可是,我们在打仗啊!你们就不怕遇到意外吗?我可以提供你们一条安全的路线,保证你们一定能赚大钱!”
  明微想了想:“如果不是王庭这个级别的话……”
  “王庭不能让外人进入,但我可以带你们到王庭外围,一样可以把东西卖给他们!”
  “这样啊!”明微露出动摇的表情,“那我回去跟东家商量一下。”
  “好好好!”
  说完了这事,纳苏突然想起来:“对了,之前她给我下了咒,能不能解一下啊?”
  明微看向他指着的多福。
  多福回道:“小姐,就是张灵醒符,我怕他锁久了不清醒。”
  明微轻笑,多福也学会糊弄人了吗?
  她对纳苏道:“那个咒不严重,过几天就会散消。”
  “这样啊,那我就放心了。”纳苏拍拍胸脯,恰巧肚子咕噜一声,他不好意思地问,“那个,能不能给我点吃的?我已经好几天没怎么吃了,他们就给我塞了几个馒头。你们中原的东西虽然好吃,可是没点肉太难受了。”
  多福见明微点了头,便掏了一把干肉给他:“只有这个了。”
  “太好了,谢谢!”
  纳苏一边啃肉干,一边喝水,吃得急噎得直翻白眼,也不肯放过好不容易吃到嘴里的肉。
  明微笑眯眯地看着他吃,脑子里将刚才的讯息整理了一遍。
  这个叫纳苏的少年,说要去刚才的小镇取一件东西。而这个小镇里,都是些古怪的中原人士,看起来好像在那里守了很久的样子……
  到底是什么东西,把他们联系在一起?
  还有,这少年背景不简单。能跟多福跑这么远,本身实力不错。中原话说得这么好,身边肯定有真正的中原人。还能带他们去王庭,少说是个贵族。
  一个贵族少年,独自跑到荒郊野外的小镇来,为了拿一件东西?
  有意思啊!
  因为在跑路中,三人也不敢生火,就这样在避风处将就了一晚。
  天光放亮,明微转醒。
  她用帕子沾了水,擦了一遍脸,然后梳理散乱的头发。
  梳着梳着,忽然感觉到一道目光,扭头一瞧,纳苏也醒了,正傻呆呆地看着她。
  “看什么?”
  纳苏眨了下眼睛,翻身坐起,认真地道:“你们的话本子说,中原女子都很好看,原来真是这样啊!”
  他刚说完,多福也醒了,揉着眼睛坐起来:“什么好看不好看?”
  纳苏猛地看她脸上的胎记,哇地叫出来:“你……”
  “我干嘛?”多福完全没意识到,转头跟明微说,“小姐,我帮你梳。”
  “好。”
  纳苏愣愣地看着她们主仆,心想,也还好,仔细看看也不是很丑。对了,这个中原姑娘救了他呢,这么好心的姑娘怎么能说她丑呢?
  三人打理好,吃了点东西,就上路了。
  一路上,纳苏对多福极其殷勤:“东西是不是很重?我来背吧?”
  多福礼貌地拒绝:“不重,我力气大。”
  过了会儿又叫:“那边有沙儿果!可甜了,我去摘!”
  多福来得及阻止,就看他跳走了。没一会儿摘了来,分给她们两个,自己却没吃。
  中午休息的时候,他也抢着干活,让多福歇着。
  趁着他去捡柴禾,多福悄悄地问:“小姐,他是不是不怀好意?您说的,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明微忍笑:“是啊,所以最好离他远点。”
第340章 借名
  三个人只有一匹马,只能将就步行的速度。
  等他们到达虎头山,商队已经等了两天了。
  看到明微回来,侯良大喜:“明姑娘,你们总算回来了!”
  明微问:“这几天没什么异常吧?”
  “没有。”
  明微便想,他们三人逃出小镇,这一路好像也没人追踪,莫非那些人不能随意离开小镇?这样倒好,省了不少麻烦。
  她将纳苏介绍给侯良:“东家,我们救回来一位公子,他说能带我们去王庭附近。”
  侯良一听她称呼自己为东家,马上入戏,亲切地与纳苏打招呼:“这位公子,怎么称呼?”
  纳苏听他称呼自己为公子,很是高兴,说道:“我叫纳苏,你就是这个商队的主人?”
  侯良这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没几下就把纳苏哄高兴了,甚至把他请上车,仔细商量了路线的事。
  等到晚上,他过来跟明微禀报:“明姑娘,这位恐怕是胡人哪个部族的贵族公子,极有可能跟王族有关。他说能带我们去天神山,那里是胡人的圣地,没有八王的允许,是不能进的。”
  八王,就是北胡八部的首领。
  明微听说过天神山,那是北胡八部共同的信仰所在。
  她心念一动:“那就去!”
  此前,她没想着去天神山,是因为没人引路。现在能去,为什么不去?
  她记得,北胡八部合一,就是在天神山。说不定,恰恰能撞到那个关键的历史节点呢?
  侯良另有疑虑:“可是,八部现在不和,我们去的话,说不定会被扯进他们的是非,万一成了他们争胜的工具……”
  明微目光一斜:“怎么,你怕了?”
  侯良一哆嗦,连忙陪笑:“怎么会呢?姑娘说去哪,就去哪!”
  商队加入了纳苏,一下子欢快了很多。
  这小子不愧是生长在马背上的胡人,明明被捆在地窖好几天,才出来就活蹦乱跳的。
  有他在,商队再没认错路,五天后,顺利通过雁山古道,进入草原。
  ……
  这个时候,高塘知县冯易,看着案牍上的公文,胡须都拈断了好几根。
  他拿起这个看看放下,又拿起那个看看,再次放下来。
  师爷问道:“县尊在愁什么?雁山盗匪一一剿灭,不是一项大好的政绩吗?”
  冯易道:“只剿灭盗匪,确实是大好的政绩,问题是,剿匪的人不对。”
  师爷思忖片刻,若有所悟:“您说的是杨公子?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