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乘鸾 >

第184章

乘鸾-第184章

小说: 乘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大匠挣扎片刻,瞥到明微的眼神,乖乖答了:“侯良……”
  他“嗤”一声笑了:“真是缺什么补什么……”
  这侯大匠,最缺的不就是良心么?
  侯良搓着手陪笑。
  反正骨气这东西,丢过一次,再丢就不难了。
  杨殊收了笑,淡淡道:“留下你的命,可以。但是本公子不留无用之人,外边那些,好歹能搬砖,你就说说,你能干什么吧!”
  没等侯良回答,他先提醒一句:“别说督造宅子,已经有图纸了,只要找个懂行的人,照样能建得漂漂亮亮。”
  侯良吞回想说的话,飞快地扫了他一眼,再小心翼翼地看了看明微,脑子飞速运转,思索他们想要什么样的答案。
  要说玄术,他跟这明姑娘完全没法比。而督造的活,公子又明确否决了。那他还擅长干什么呢?在强盗窝里,他可是专门负责出主意的……
  嗯?出主意?
  侯良将自己从知县冯易那里听说的消息,再加上这些日子的见闻,细细琢磨了一番,很快找到了一个要点,试探着开口:“小的听知县说,公子因触怒了圣上,被贬来此地,想来早晚都会回京的。”
  杨殊随意点了点头。心想,这个侯良要是说不出有用的东西,日后就当个监工用吧,他人品实在不好,如果还不够聪明,就完全没有重用的资格了。
  侯良一直小心留意他的表情,见他心不在焉,料想重点不在这里,略一思忖,便说出了一件在心里纳闷很久的事情。
  “……然而,小的发现,公子要建的宅子,不但是座坞堡,也是座易守难攻的小城。公子莫非没有很快回京的打算?”
  看到杨殊的神色变得正式了一点,侯良在心里吐出一口气。
  很好,他猜对了!
  “还有呢?”杨殊笑眯眯地看着他。
  找准了方向,后面就不难扯出话来了。
  他陪笑道:“公子若是暂时不会离开,必然要发展这座小城。这两个月,公子已经将高塘带得比往日繁荣许多,可是,西北这地界,仅凭建城,再繁荣也有限。小的虽然被革了功名,当初也是下过苦功的,施政之事,倒也知之一二,也能为公子分忧。”
  “哦?”杨殊似笑非笑,“你要如何分忧?”
  侯良心想,公子出身将门世家,身边多的是勇武的家将。还有就是那位宁先生和这明姑娘,他们是玄士,固然有厉害的手段,但是打理事务,那是万万不及他的。
  他颇有自信地开口:“想要快速发展,说白了,就是要财富推动。而快速积累财富,小的恰有两条计策。其一,扫荡雁山上的强盗,夺取不义之财为己用。其二,与胡人通商,可以轻而易举赚取大批财富。”
  杨殊沉下脸:“前一个倒罢。与胡人通商,你知不知道这是违背国策的?”
  西北动荡,朝廷早就下令禁市了。
第330章 避役
  侯良搓着手笑道:“您这就多虑了,朝廷固然如此决策,可私底下谁能一五一十遵守呢?便是西北军,梁将军和宗将军自己不干,也没法约束所有人是不是?总有漏网之鱼,彼此心照不宣……”
  说白了,就是走私。
  西北这地界,走私向来禁之不绝。
  中原的粮食布匹与茶叶,胡人的牲畜与皮毛,一直是走私的热门。这几年,胡地发现了几个盐池,于是食盐也变成了热门货物。
  官盐价高,胡盐价低,所获之利惊人,哪怕杀头的危险,也无法阻止走私犯的脚步。
  就连西北军,也做不到完全干净。
  明微记忆中,西北军之所以崩溃,与此大有关系。
  十多年后,灵帝在位,西北军走私逐渐成为常态,从此一路腐朽,到后来不堪一战,一败再败。
  这些事,她不曾对杨殊提及,但他祖父母皆是名将,不难理解其中危害。
  他也不多说,就冷笑了一声,起身拂袖而去。
  侯良懵了一脸,不晓得自己哪里说错了,就把目光投到明微身上。
  明微同情地看着他:“听说过避役吗?”
  侯良虽是个小人,学识也是真丰富,略一沉思,回道:“是一种他国异种?”
  “没错,它也叫变色龙。身上的皮肤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色,从而达到隐蔽自己的目的。侯先生的生活哲理,与它极为相似啊!”
  侯良干笑。身为小人,就要有小人的觉悟,被别人嘲笑鄙视是常态,千万不要还想保有尊严。既然拿来换命,这玩意儿就不值钱了。
  但明微不单单为了嘲笑他,话音一转,续道:“既然要当避役,那就当得称职些。以前你在强盗窝,老实当强盗就好,现在你在谁的手下,也该了解一下他的处事原则。”
  侯良琢磨了一下,试探着问:“请姑娘指点?”
  明微笑吟吟:“知道你家公子的来历吗?”
  侯良答道:“公子是太祖之后,明成公主嫡孙,博陵侯府杨二爷遗腹子,家中行三。外祖裴氏,世代簪缨,有姨母为贵妃,极受圣宠……”
  “行了。”明微打断他,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都被贬到这破地方来了,还说什么极受圣宠。
  侯良讪笑,向她深揖:“还望姑娘不吝赐教。”
  “明成公主是什么样的人,你可知道?”
  侯良道:“公主是女中豪杰,一代名将,追随太祖南征北战,又毫不恋权,激流勇退。”
  明微就问:“那你觉得,长公主教出来的人,会是什么样的?”
  侯良怔了一下,若有所悟。
  明微笑眯眯地瞅着他:“想要变色得足够成功,你得让自己真正地融入环境,连自己都骗过去。公子并没有限制你的自由,你可以四处看看,他身边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说完这句,她意味深长地留下了一句:“好好干。”就离开了。
  宁休这一趟,去了好几天才回。
  凭他神仙一样的作风,回来时也眼窝凹陷,面无血色。
  杨殊心存愧疚,十分殷勤地迎他进来,端茶递水。
  “有点麻烦。”宁休开口就道,“寨子里的财物已经起出来了,但另一个藏宝地点,却被另一窝山贼占了。”
  “什么?”杨殊顿时有一种被人从口袋里掏走钱的感觉,“哪里的山贼?多少人?”
  宁休瞥了他一眼:“你要带人灭了他们吗?”
  “呃……”杨殊适时地收回,“只是问问。”
  宁休越发坚定了自己的决心。看看,这才多久,就沾上强盗习性了!
  “所以我说,有点麻烦。雁山的盗贼,比想象的多得多,他们彼此之间交互往来,既合作抢掠,也互相攻伐。如果想取回那处藏宝,恐怕要花费许多代价,依我所见,不值得。”
  “有多少钱?”
  “银两并不多,倒是有不少古董明器,看着值不少,只不大好出手。”
  强盗要是懂经营,也不会混到这地步。他们手头若是有现成的银两,多半在很短的时间里挥霍一空。想想,他们连高塘这么个穷困潦倒的县城都打主意,本身能多富有?
  但是,要说他们没有家底,那也不对。抢劫来的东西,没有销黑货的渠道,大多数不好出手,要么糟蹋掉,要么堆在那里。
  宁休这次去贼窝,就起出了许多存货,一些不易保存的布匹已经坏得不能用了,但也还有不少值钱货。
  杨殊去外头看了看,恰巧见到侯良探头探脑的,便一把揪过来,粗暴地把他往前一推:“懂物价吗?”
  侯良那天被明微教导了一番,小心翼翼地摸出小黑屋,果然没人阻拦他。于是他就在马场里四处溜达,看到杨家的家将,凑上去跟人说话。
  之前他是侯先生,这些家将对他很尊重,现在他是阶下囚,谁还理他?
  可他脸皮厚,别人不理,也站在一边听。几次三番下来,慢慢的家将们由他去了。
  他刚刚琢磨出一点门道来,被杨殊这么一揪,心惊胆战,谨慎地回答:“略懂……”
  “算算这里多少钱!”
  于是侯良吭哧吭哧算了许久,告诉他一个数字:“这些古董,小的取了中间数值合计,大约是……十万两。”
  杨殊惊呆了。
  十万两,一个几百人的强盗窝都能刮出十万两?这钱怎么这么好捡呢?
  被拖去指认地点的强盗头子也惊呆了,顶着稻草般的头发,嘶声问侯良:“十万两?这些破玩意儿值十万两?”
  侯良鄙夷地看着他:“早年某就说过,这些东西运去大城,可换不少银两,然而你却不听。”
  强盗头子在内心咆哮,自己当然不会听了,你这老小子,当初用这法子吃里扒外,把隔壁寨子给坑了……谁他娘料得到你说的是真的!这些破铜烂铁,怎么就值十万两?有这些钱,大可以到云京逍遥去了!
  他悔不当初,只恨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
  “好!”杨殊一拍掌,决定了,“明日训练加倍。”
  好好练兵,去灭了那些山贼!
  “小师弟……”宁休有点绝望,怎么自己越帮,他还越往那条路走了?
第331章 亲人
  杨殊热情如火地投入到剿灭山贼的大业中去了。
  首先,直接去搞是不行的。这伙盗贼机灵着,军队一来,就钻到山里去,化整为零放冷箭,西北军剿了几次都没成功。
  这次他们能成功把这伙强盗拿下,是因为他们傻不拉叽找上门来。
  如果他们也跟西北军似的,进山剿匪,结果只能更惨——因为人更少。
  杨殊一琢磨,那我们也变成山贼好了,这不就可以内部击破了吗?
  嗯,好好计划!
  ……
  月下孤影,琴声幽渺,充斥着天涯客的寂寥,真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忽有一道箫声起,如鸿雁掠过水面,轻飘飘地搅起一池春水,顿时气氛往活泼清悦的方向去了。
  琴声拉了几次拉不回,指下一顿,弦声一紧,就此停住。
  箫声紧接着停了,明微跃上屋顶,看着坐而抚琴的宁休。
  “先生心情不好?”
  宁休闷不吭声地调着弦。
  你要不乱吹箫,我心情会很好!
  明微就道:“看来先生在生我的气啊!”
  宁休抬起头,冷飕飕地扫过来一眼:“明知故问什么?”
  明微轻轻笑了:“我还当先生没脾气的。”
  “哼!”这次连头都没抬。
  明微就在另一边坐下,说道:“先生难道不觉得,给他点事情做更好?”
  宁休调弦的手停顿了下。
  “看看这些日子,他倒是该笑就笑,可您不觉得,他的笑比往日包括的东西更多吗?”
  换句直白易懂的话,杨殊变得成熟了,可相对的,也变得沉重了。
  试想,知道自己的母亲忍辱负重,为了让他自由,到现在还委身于人,身为人子情何以堪?这些话他不拿出来说,定然会也压在心里。
  宁休垂眸不语。
  “我不希望他因为仇恨,去做那件事,与其那样,不如让他什么也不要想,只管一步步往前走。他想剿山贼,就让他去,雁山上的贼人多得很,怎么也能让他忙个一两年,到时候,历史的洪流滚滚而来,他只能专心去应对,这一关自然也就过去了。”
  宁休终于抬头直视她:“他已经走上这条路了,不需要向我解释什么。”
  “可先生还是不高兴呀。”明微柔声道,“他虽然不说,但我知道,他如今视您为唯一的亲人。你不高兴,他也不会开心的。”
  唯一的亲人,听得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