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药女淼淼 >

第221章

药女淼淼-第221章

小说: 药女淼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是她生下李紫英之后头一次回娘家看望。
  海华、赵氏带着嫡庶儿孙全体出动去了府门外,刚到就看到了东宫的马车及御林军浩浩荡荡的过来了。
  李南、徐丽荣、徐淼淼从第一辆马车下来之后,海从文、董飞燕、李文琰、云义黎就从第二辆马车下来了。
  海府的人跪下黑压压的一大片,磕头行过礼之后就请着李南、徐丽荣一行人进府。
  董飞燕穿着一袭宝蓝色的长裙,容貌倾国倾城,看上去如同十六、七岁的少女,艳压海族众女,把海族全族人的眼睛都看直了。
  以前总是听说她有多么多么美,觉得都是传言,没想到真的这么美。
  赵氏总算是有些理解孙子为什么能说出那样的话来。
  这别说男人,就是身为老婆子的她都喜欢多看董飞燕几眼。
  董飞燕跟在海从文的身后不说话,不过绝美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
  徐淼淼亲热的挽着董飞燕的胳膊,跟她与海族众女说话。
  “这是你嫂子邓樱。我刚才给你说过她的,心最宽了,性格直爽。”
  董飞燕娇声叫道:“嫂子。”
  邓樱扭头看了董飞燕好几眼,笑道:“弟妹叫的我的心都酥了。从文真是好福气,娶到你了。”
  董飞燕目光真诚的道:“我是再嫁之身,年龄也大了,从文出身名门,又是少年大英雄,对我也好。我能嫁给他,才是我的福气。”
  海族的人听到这番话,觉得董飞燕人比较实在。
  海丽荣笑道:“千里姻缘一线牵。这是你们的缘份。”
  “你与小南南也是如此。”徐淼淼看了一眼走在前面的云义黎,道:“我与义黎也是。”
  海华跟李南说话,被后者说的朝中趣事逗的仰天哈哈大笑。
  李南今年十六岁了,已经是两个儿女的爹,政事令他脸上早早的褪掉了所有的稚气,有的只是成熟。
  曾经他看云义黎非常不顺眼,现在也姑父长姑父短的叫了。
  今个徐淼淼与云义黎为了给董飞燕母子做面子的事来东宫相求,李南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还把海丽荣也叫上。
  海族众人也都认得李文琰,不过没跟他说过什么话,看他生得一张娃娃脸,眼睛明亮,目光纯真,是个性子单纯的人。
  海从文追着海浩林说话,“爹,我可把飞燕母子给带回来了。”
  “知道了。看到了。”也被震到了。
  “你还满意吗?”
  “我要抱孙子!”
  “上次在金城太匆忙,这回我一定要飞燕怀上,明年你就等着抱孙子。”
  “孙子孙女都行。我都喜欢。”要是个孙女那得美成啥样,长安第一美人,这个级别低了,怎么着也得是大唐第一美人吧。
  众人进了大厅之后,吕雅在众女眷当中不吭不哈的,但是也没有被徐淼淼忽略,特意向董飞燕介绍。
  “这是我表弟青滇的媳妇吕雅。青滇还在外地剿匪,估计年底才回长安。”
  “我在金城就见过雅儿。这次我与琰儿来长安,吕都督率金城官员送我们母子至金城十里外。”
  吕雅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柔声道:“好嫂子,我们现在成了一家人了。”
  大房的人除了海青滇夫妻,都去南地的边防。
  海青滇这两年在大唐国各处剿匪,只有过年才回来,与吕雅聚少离多。
  吕雅一个人在海府,二房、三房从未欺侮过她,其余的人也慢慢的接受她。
  特别是暂时是当家主母的邓樱,回回好事都想着吕雅。
  吕雅的日子在海府,除了不能常见到海青滇之外,其余的都比较顺心如意。
  吕雅的爷爷吕学进这一系脱离了吕族去金城安家,但是吕雅一直在长安,知道吕族的事情。
  相比较之下,吕族的十几位嫡女就她日子过得最好。
  当年圣旨上赐婚的吕敏在白府只是个贵妾,肚子里的孩子去年年初生下来了,是个男婴,就是白星凡的长子,不过是个庶子,身份尴尬。
  白星凡的元配嫡妻李玉今年才十三岁,还没有及笄,在皇宫里待嫁,长子位置就被贵妾所生的儿子占着了,气得不得了,时不时的派宫人去找白家找吕敏的麻烦。
  吕雅的十几位嫡的庶的堂姐妹,个个都没有她嫁的人家好。
  在几次聚会上,这些堂姐妹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带着几分妒忌,还教唆吕雅把大唐麻花铺、凯旋楼的占为已有,不要再给徐淼淼五成利润成红。
  吕雅才不会中计,根本不听堂妹妹的话,以后与她们见面连话都不怎么说了。
  用过晚饭之后,海从文与董飞燕由海华领着去拜祭祖宗牌位。
  董飞燕磕了头出来,又主动给海华、赵氏、海浩林磕了头。
  三位长辈拿出贵重的见面礼送给董飞燕,嘱咐她给海家开枝散叶多多生子嗣。
  董飞燕将送给众人的礼物单子交给了邓樱。
  这次初见一团和气。
  董飞燕又婉转的说了与娘家董族关系绝裂,日后若是董族有事打着她的旗号求到海府,海府不用理会就是。
  别人都是把与娘家不合的事捂着盖着,董飞燕却是坦诚相告。
  这一件事上投了赵氏的脾气,觉得这个孙媳妇很通透。
  东宫太子夫妻回宫,海从文一家三口回了侯府,云义黎、徐淼淼也离开了。
  邓樱把董飞燕送的礼物单念给赵氏与海华听,嫡系的每个人都有礼物,包括远在南地边防的大房一系也有,且都不是寻常之物。
  二位长辈面露笑容,等邓樱退下后,夸赞董飞燕待婆家人大方会做事。
  原本觉得不是门好亲事,现在看来董飞燕生得模样很好,待人接物都不错,倒是也还行。
  “你还气不气?”
  赵氏感慨道:“不气了不气了。家和万事兴。从文与他媳妇只要把日子好好过下去,住在侯府就住吧。”
  海华道:“从文有本事,自己挣回的爵位,陛下恩赐府邸,要是不住也不好。”
  董飞燕送的礼物到了各院,众人皆是欢喜。
  吕雅得了一对上品的白色的和田玉玉镯,当即就戴在了手上,晚上宁静也无事有些孤单,就去书房给远在金城的长辈写信。
  云义黎与徐淼淼特意去了侯府一趟,认个门也瞧瞧里面什么样。
  侯府自是没有琰王府大,也没有那么奢华,可住不下几百名王府亲兵队。
  李文琰下令一半的王府亲兵队军士住到琰王府。
  徐淼淼道:“表哥,嫂子为了迁就你,放着王府不住,到侯府住。”
  海从文一脸幸福,咧嘴笑道:“飞燕总是这般善解人意。”
  董飞燕娇笑道:“他也是迁就我才没有住在国公府。”
  海从文柔声道:“那是我应该做的。”
  董飞燕道:“我们等你们大婚之后就回金城,在这里住不了几天。” 下午就来过侯府,准备安排人在他们一家走之后,好好的改建一番,必须弄得精致赏心悦目。
  “我们明个再过来。”徐淼淼朝董飞燕眨眨眼睛,意思是你懂的。
  海从文倒是实在,特意跟云义黎嘱咐道:“我们好不容易能多睡会。你们可别来太早。”
  云义黎哭笑不得。
  海从文就拍了拍云义黎的肩膀,俯在他耳边低声道:“等你跟淼淼大婚之后,你就知道了春宵一刻值千金,恨不得三天三夜不出屋。”
  云义黎俊脸通红,见徐淼淼也是被董飞燕说的羞的低下头来,想到马上就能与心上人洞房花烛夜,心里火热,莫明的亢奋。
  徐淼淼从侯府离开之后,见天色已晚,就改在明天去长安书院看云曼婷母子。
  这次云曼婷母子三人也跟着董飞燕回到长安,直接去了长安书院。
  一别两年,徐淼淼对母子三人还有些想念。
  云义黎柔声道:“淼淼,我这就出城。明个再来瞧看你。”
  “明个我去长安书院找你。咱们再一起去侯府。”
  “天气太热,你别出城。”
  “我想看看曼婷母子。”
  云义黎凤眸含情,红润的嘴唇微张,柔声道:“我带她们去看你。你就在府里等我。”
  云义黎回到长安书院,已是亥时,平时这个时候在书房里苦读备考,今个在路上就董飞燕与海从文的婚事想了很多,一进书房,坐下又想了想,提笔写奏折,扬扬洒洒的写了一千多字。
  这份奏折本该是在文比科考结束之后,上报李严,如今为了能给董飞燕减少一些流言蜚语带来的压力,提前上报。
  次日一大早,他就带着奏折去东宫,在早朝之前交给了李南。
  李南正在东宫的练武场晨练,见到云义黎有些惊喜,看完奏折,微笑道:“此事你给我说过几次,我也在父皇面前唠叨了几句,现在你形成奏折上报。甚好!”
  云义黎恳求道:“不出所料,今个早朝就有官员弹劾表嫂。劳烦你这就把奏折拿去让陛下瞧看。”
  “小事一桩。我这就去见父皇。”李南又特意道:“日后你对我姑也得这般上心才行。”
  云义黎点点头道:“那是。”
  海从文与董飞燕还在享受新婚燕尔的幸福时光,早朝就有几十位官员上奏折,海家已经驻守了南地的边防,海从文去驻守北地,海家手握南北地的军权,万一有不臣之心,就能一举颠覆朝廷,阻止李严派海从文驻守北地。
  另有十几位迂腐的老官员,各自上了奏折,说董飞燕不守妇道,没有给李静满三年就改嫁,还说董飞燕给皇室的脸上抹了黑。
  云义黎以云族族长的身份上的奏折,内容就如何迅速增加大唐国的人口献策,其中就有一条是鼓励寡妇再嫁。
  大唐国与匈奴国之战大胜,然有四万多的军士英勇牺牲,这些人大都有妻有儿。
  他们长眠地下,妻子成了寡妇,带着幼小的儿女,没有依靠,生活下去非常艰难。
  如果几万名寡妇能够带着儿女改嫁,就有了依靠,都能够存活下来,且还能给第二任丈夫生育子嗣,为大唐国增加人口。
  李严将以上三件事的的奏折放在一起让文武百官热议半个时辰,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亲自封的玉门侯海从文,自是信任他。他是无名氏老英雄的弟子,令匈奴国闻风丧胆的少年军神,朕在位的一天,就让他给朕守护北地边防一天。”
  “董飞燕与海从文的婚姻是朕赐的,也是李静的师父无名氏老英雄一手操办。朕不想在此事上面听到任何非议,违者重罚!”
  “云义黎上的奏折奇思广义,里面的提到的十一条增加人口的方法,由官报传至各地,先从长安县及陕西道的临潼试点执行,看效果如何。云爱卿替朕分担国事,赏匈奴国千里马两匹。”
  如今的李严已登基近四年,手底下有一群能臣干将可用,想要做什么大事不再像以前那样费尽周折才能达到目的,在民间也积累到一定的威望名声。
  各大家族对李严的牵制也越来越弱,反之权力集中在了李严的手里。
  退朝之后,李严在御书房召见礼部尚书刘尔属商议三年一届的文比科考,李南陪听。
  李严待刘尔属走之后,缓缓道:“上界的状元是白族的白星凡,这界的状元不知花落谁家?”
  李南云淡风轻的道:“自是花落云族。”
  “科考与写奏折是两回事。不知我的义黎在新婚之后,参加科考能不能静下心来考进一甲?”
  李南自信的道:“姑父曾在梨花观隐居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