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药女淼淼 >

第210章

药女淼淼-第210章

小说: 药女淼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淼淼正在陪着邓红说话,赵兰从东市回来了也在场。
  “夏天都要过去了,还下这么大的雨?”
  “这场雨过去,怕又是要冷起来,进入秋天了。”
  “不知你哥现在有没有到金城,会不会被雨淋着。”
  “嫂子,他骑着千里马,三、四日就能到金城,早就离开长安很远了,不会被雨淋着。”
  “你说你哥会不会去小梨村瞧瞧?”
  “不会。小梨村不是去往北地边防的必经之路,我哥不会去的。”
  “不知道小梨村的人怎么样了?”邓红在小梨村住的日子不多,不过对赵族的人印象很好,比前夫刘族的人强百倍。
  赵兰摊开双手道:“他们还能怎么样,就是把树上的梨子摘下来卖几个银钱。”
  邓红问道:“不是还有籽瓜吗?”
  赵兰笑道:“对哦。他们今年还种了籽瓜。”
  徐淼淼道:“董老王妃派人把小梨村的籽瓜都收了,村里人赚了不少。”
  邓红好奇的问道:“不知道一个籽瓜多少银钱?”
  赵兰道:“我看到东市有卖籽瓜的,我还上去问了,一个两斤多重的籽瓜得六百个铜钱。”
  邓红问道:“卖这么多银钱,收呢?”
  徐淼淼答道:“我听董老王妃说,她府里收籽瓜,大个的二百个铜钱,小个的一百五十个铜钱。”
  邓红、赵兰异口同声的道:“差价真大。”
  徐淼淼缓缓道:“每个籽瓜得用木屑、干草包裹好了,再用一辆辆骡车、驴车从金城运到长安,人力、物力都需要花银钱,还得保证籽瓜这一路磕磕碰碰的不要损坏太大。”
  这就是她为何不做收购转卖籽瓜生意的原因。
  邓红、赵兰又不约而同的道:“成本可不低。”
  徐淼淼接着道:“去年籽瓜量少,又是新鲜事物,价钱就非常贵,一个几两银钱,今年的量是去年的几百倍,价钱就落下来了。”
  赵兰问道:“那明年?”
  徐淼淼淡淡道:“明年整个金城的村民都会种籽瓜,价钱自是会更低。”
  价钱一低,就没有人愿意把籽瓜运到长安来卖了。
  下一步能赚钱的点子就是把籽瓜里的瓜子取出来做成大板瓜子卖。
  这个点子,她与董老王妃都不在北地用不着了,就先放着以后再说。
  赵兰疑惑问道:“村里人靠卖籽瓜只能赚这一年的银钱?”
  “以后也能赚银钱,但是不如今年多了。”徐淼淼见赵兰有些失望,问道:“你是不是惦记你的家人?”
  “没有。”赵兰摇摇头,“我离开小梨村,她们没有一个出来送我,我还想她们干什么。”
  邓红劝道:“你已经与二宝定亲事,马上就成亲变成王家的人,以后就少想小梨村那边的事。”
  赵兰低头道:“我刚才是在想族里的人要是有银钱就好了,就能到长安来瞧瞧了。”
  徐淼淼笑道:“他们不用来长安,能去金城一趟见见世面就很高兴了。”
  赵兰轻轻点点头。
  邓红道:“小梨村原来就有梨树,如今又有了我妹送的籽瓜种子,日子已经很好过了。我娘家邓村什么都没有呢。”
  徐淼淼有些自责的道:“当时我们走得太匆忙,我应该让邓伯给邓村的人留一些籽瓜种子。”
  邓红连忙道:“妹,我娘家那里干旱的很,地也少,那点地种粮食都不够吃的,真要给他们籽瓜种子,他们还不敢种。”
  赵兰疑惑问道:“籽瓜那么挣银钱,他们也不敢种吗?”
  邓红长叹一声,“不敢。”邓村的人都很好,可就是太保守了。想想看,曾经的她不也是如此,还阻止徐家在地里种籽瓜,还是徐家人再三坚持。
  徐淼淼似笑非笑的问道:“那他们愿不愿意到长安点事?”
  邓红一本正经的问道:“妹,府里已经这么多人了,还需要人做事?”
  几百个官奴还不够使的,还要用人吗?
  徐淼淼道:“府里的人是够了。府外还是需要人的。”
  邓村的那些人,徐淼淼见过不少,邓老八的哥哥邓老三一家人就不错,还有几户人家也不错。
  邓红激动的道:“他们肯定愿意来。”别说是长安,就是去永靖县都十二分的愿意。
  徐淼淼问道:“嫂子,他们有没有在你与邓伯面前流露过出来做事的意思?”
  “有的。他们以前几乎每家的汉子都在农事不忙时去小镇、大镇做过短工。唉,村子里太穷了,不出来做事挣点银钱,那都得活活饿死。”
  赵兰开口道:“姑,邓村离黄河远得很,没有水地里的粮食只能看天长,日子肯定很苦。”
  邓红急切的道:“妹,你去过我娘家。邓村没有一家有水井、大牲口,没有一个人识字,没有一个人去过金城。”
  徐淼淼点了点头,道:“嗯。我知道了。”穷不穷的她不管,她在意的是人的品质。她只要品质好的人,穷富都行。
  “这就完了。妹,你啥时能让他们来长安?”
  徐淼淼菀尔,“再等等,不着急。我再想想。”人来了就得安置,不能来了就不管了。这可不是脑袋一热,就立刻去干的事。
  赵兰提醒道:“婶,淼淼姑已经定亲事了,要嫁出府的。她走以后,府里的人那么多,有的还是你的亲戚,你可怎么管呢?”若不是徐磊为了学武功去了北地边防,徐淼淼就与云义黎成亲了呢。徐淼淼为了这个家付出的真的很多了。
  邓红满脸愧疚,低头道:“那我不多想了。”
  什么都不用想也不用做,就好吃好喝,还被下人天天供着当诰命夫人,这样的日子还不知足,还想让小姑子把自己娘家的亲戚也给带到长安。
  自己这是吃错了药了吧。
  徐淼淼柔声道:“咱们这是说说家常。没关系。”
  赵兰担忧的问道:“姑,你把婚事往后拖,云族长有没有生气?”
  徐淼淼挑眉道:“他没参加我的及笄,被人训了,然后就大度的不介意我把婚事推后。”
  赵兰夸赞道:“姑,云族长的脾气可真好。”
  徐淼淼反问道:“二宝的脾气就不好吗?”
  赵兰嘟着嘴道:“好什么,二宝就急着跟我成亲,把我娶回家去给他做饭洗衣干家务活。”
  徐淼淼哈哈大笑,“不止是这些吧,还会让你给他生娃娃吧。”
  赵兰低声道:“那云族长不也一样想让你给他生娃娃吗?”
  邓红看着徐淼淼脸颊通红,笑道:“你们都会成亲生娃娃的。”
  徐淼淼大大咧咧的道:“我不想太早生。我需满十八岁才准备怀娃娃。”
  赵兰好奇的问道:“为什么这么晚生?”
  徐淼淼道:“我的兰兰,我告诉你,女子在十八岁之前生娃娃,容易难产,且娃娃不易存活。”
  邓红面色倏变。以前流产的三个娃娃,可不就是都在她十八岁之前怀上的吗。
  赵兰吓得快要哭了,失声道:“那我马上就要跟二宝成亲了,马上就要怀娃娃了,我可怎么办啊?”
  徐淼淼没想到赵兰反应这么大,连忙柔声道:“你看你,好像明个你就生娃一样。”
  赵兰愁眉苦脸的道:“我娘、我姐都是易怀孕的体质,我娘不止怀了我们六兄妹的,她是怀了十二个,中间流了六个呢。”
  邓红哽咽道:“我就是不满十八岁流掉的三个娃娃。我不知道十八岁之前不能怀。我要是知道……”好像知道了也没有什么办法阻止怀孕。
  男人想要那啥了就要了,女人又不能拒绝,这样怀孕了,然后又保不住娃就流产了。
  一切的责任都是女人的,男人没有什么责任。
  这个世道不就是这样对待女人的吗。
  徐淼淼见二女都要哭了,只能直言道:“唉,兰兰,其实我是想给你一件东西让你在十八岁之前不会怀孕。”
  赵兰热泪盈眶的问道:“什么东西?”
  “你千万别给别人瞧看,也不能让二宝说出去。”徐淼淼的手从背后拿出来一个巴掌大红色的小布包,特意放在腿上打开布包,里面是五颜六色很漂亮的小袋子。
  这就是前世的避孕套,一直存放在空间里面。
  今世还是第一次拿出来给人使用。
  避孕药的副作用大。避孕套的副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且能让男女保持身体卫生,不会交叉感染疾病。
  赵兰眼巴巴的问道:“这是什么啊?”
  “嫂子,你是过来人,你给兰兰展示一下。”徐淼淼撕开一个小袋子,把里面透明的套取了出来,交给了坐在旁边的邓红。
  谁知邓红拿着套竟是闻了闻,眼睛一亮,惊奇的道:“果子的香味。是吃食!”小姑子弄出来的新奇东西都是吃食。这玩艺这么香,不是吃食是啥?
  徐淼淼果断的把套拿了回来,两只手指并拢往套里面一戳,见邓红一脸懵懂,再往套的里面戳了又戳,“嫂子,你看,这下你该懂了吧?”
  “这……雨小了,我去瞧瞧佳佳。”邓红脸红的能滴出血来,坐立不安,干脆低着头,落荒而逃。
  徐淼淼郁闷的心道:不是过来人吗,怎么还跑。非得让我亲自给兰兰讲清楚。
  赵兰见邓红竟然跑了,就更加好奇了,问道:“姑,这是啥?”
  徐淼淼瞟了一眼站在身后脸红的跟猴屁股似的夏荷、秋菊,清了清嗓子,道:“这得从男女的身体结构讲起。”
  不止过了多久,徐淼淼的嘴皮子快要磨破了,赵兰终于听懂了,夏荷、秋菊也懂了。
  外面的雨停了,只能听到屋檐断断续续往下滴雨珠的声音。
  赵兰把小红包当成珍宝一样放进怀里,再三道谢就走了。
  徐淼淼出了偏厅,抬头见雨虽停了,乌云却没有散去,天地间没有一丝的风,看来是要酝酿更大的雨。
  春兰笑容满面走至,禀报道:“郡主,云族长派人送来了海鲜,巴掌长的大虾、三指宽的带鱼、红红的海鱼,一共二十几斤,全部用冰冻着,看着可鲜了。”
  徐淼淼喜滋滋道:“今个有口福了。我要吃油爆海虾、干炸带鱼、红烧海鱼!”
  春兰俯到徐淼淼跟前,低声道:“您都不问云族长是从哪里得到的海鲜?”
  “谁送他的?”夏天这么鲜的海货买都买不着,宫里也极少有,肯定是送的。
  “马族长送的,说是感激云族长与您向陛下推荐他去主持御赐天碗拍卖会。”
  徐淼淼微笑道:“马珞书改卖海鲜了?”
  “这个就不知道了。要不奴婢派人打听一下?”
  “不用专门打听。回头我问义黎就是。”
  徐淼淼笑眯眯去了厨房,先瞧看了海鲜,真是新鲜,看来有银钱就是好,能奢侈到在长安夏天吃到冰鲜海鲜。
  她指挥大厨做海鲜,快做好了,想到董老王妃母子,就拿了一个大食盒,下面是海鲜,上面是刚出锅素三鲜的水饺,派春兰务必交到董老王妃本人的手里。
  春兰见主子压根不提海府,也没有提醒。海府的人太多,这点海鲜不够分的呢。再说主子嫁的是董老王妃的干儿子。
  春兰带着两个护马骑马去琰王府,路过海府时见大门停了十几匹马与一辆华丽的马车。
  那匹马车的标志竟是皇宫的。她以为李严赐给海府东西了,就没有多想。
  春兰回来把董老王妃打赏的一个五两小银锭呈上。
  “你拿着花去。”徐淼淼心道:本郡主自从卖了天碗,现在也不差银钱。
  徐清林爱吃水产类,特别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