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药女淼淼 >

第138章

药女淼淼-第138章

小说: 药女淼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佳凑过来,笑眯眯道:“我姑也是要求我们家里人文武双全。我家连奴仆都要识字练武的。”
  海青滇在徐淼淼身旁笑道:“淼淼,你果然是最聪慧最有见识的。”
  徐淼淼柔声道:“其实你们家早就是人人皆是文武双全。我们家根基差,起步太晚,以后少不得跟你们讨教经验。”
  海青滇目光有些愧疚,低声道:“吴家的事我刚知道。”
  “嗯。我们也是昨个才知道此事。”
  “吴家背后是御林军右将军卢亮。卢亮背后是卢族。你们家把吴家告到长安衙门,这是你的主意?”
  徐淼淼早就看出海青滇并没有表面上那样简单,出身这样的家族,耳濡目染,岂会纯真,淡然道:“是。我想着我们家初到长安,只要退一步,以后就得步步退,最后退无可退,那干脆第一步就不要退。我爹、我哥跟我想法一致。”
  “你说的很对,也做的很对。”海青滇俯在徐淼淼耳边低语,嗅到她身边淡淡怡人心神的清香,道:“你们家告吴家煽动官奴暴动,如此太子才有理由派御林军搜查吴家。”
  徐淼淼坦然道:“是。”
  海青滇桃花眼目光充满好奇,问道:“你是怎么知道吴家跟土匪勾结的呢?”
  徐淼淼轻声道:“我不知道此事。我只知道吴家连二品的郡公府都敢惹,平素在咸阳肯定是无法无天横行霸道,绝对做过恶事,家里肯定有证据,一搜就能搜出来。”不过没有想到吴家如此丧心病狂与土匪勾结。
  “淼淼,你的聪慧,我拍马都赶不上。”海青滇心里已经对徐淼淼无比的敬佩。
  “滇儿,今个你去了兵部,得了什么差事?”刘氏见海青滇从进来之后目光就没离开过徐淼淼,那幅深情款款的样子从未有过,这才见了几面就被迷成这样,真成亲还得了。
  真是要把她给急死了。
  海青滇走过去跟刘氏道:“娘,你儿子我是太子的陪读,兵部自是不会给我什么实差,就让我想来就来。”
  邓樱好不容易见海青滇离开了徐淼淼,连忙给跟徐磊说得热火朝天的海从文使眼色,让他赶紧去跟徐淼淼说话拉拉近乎表达一下好感。
  谁知海从文像是没有看见邓樱,一直到用过午饭,除去进府时跟徐淼淼打了招呼,再没说过一句话。
  邓樱出了饭厅,快步走至海正阳跟前,低声道:“咱们那个傻弟弟,我都要为他急死了。”
  “爹比你还急,从文不去跟表妹说话,爹的眼光跟刀子一样,差点把从文剐了。”海正阳憋着笑,道:“从文到底是喜欢表妹还是不喜欢?”
  “肯定是喜欢的。不然怎么对表哥跟前跟后那般讨好?”邓樱心道:淼淼那么好,谁娶到她谁有福。谁会不喜欢淼淼?
  海正阳低声道:“我看他是想跟表哥当师兄弟。”
  徐淼淼搀扶着赵氏出了饭厅去花园散步,扭头见后面跟来的人不多,“二姥姥,您对我们家太好了。您的心意,我们家领了,不过礼物太重,不能收下。”
  赵氏心里疑惑,没有听懂徐淼淼的话。
  “这里面是房契。我们家还给您。您不能不收下。”徐淼淼从袖口抽出一个信封,放在赵氏的手里,笑眯眯道:“我跟您商量个事。”
  “你说。”赵氏一听是房契,心里十分惊诧,她可没有给徐家送过房契。不动声色的把信封交给身后的大奴婢。
  徐淼淼柔声道:“我们家要开点心铺子、酒楼,需要两处地方,就借用您的这两个铺子、酒楼。生意要是赔本算我们的,要是赚了咱们五五分成。如何?”
  赵氏定定瞧着目光清澈的少女,微笑道:“好。”
  徐家人走之后,赵氏打开信封看过里面的两张房契,正好是她瞒着所有儿孙悄悄送给海青滇的长安东市的酒楼及点心铺子。
  赵氏真是哭笑不得,叫人去把海青滇叫过来,把地契还给他,打趣道:“还没成亲,你就把家业送给淼淼了?”
  海青滇面红耳赤,一声不吭。他手里的房契有七张,这两张的房契最值钱。他又不能把爹娘给的房契送给徐家,就把爷爷奶奶送的给了徐家。
  赵氏笑道:“你都知道害羞了。你总算有怕的人了。这样也好,以后你们成亲,有淼淼管着你,我就放心了。”
  海青滇得了此话,心里大定,“奶,孙儿的亲事可就指着您了。”他倒是想指着爹娘,可是爹娘竟然不中意徐淼淼。
  赵氏待爱孙走后,又派人把丁彩霞叫过来,目光关心,问道:“你得是什么病?”
  丁彩霞低头吱吱唔唔,赵氏吓得以为她真得了重病,要派人去请太医。
  “娘,我没病。我是为了别的事求县主。”
  丁彩霞做了赵氏做了几十年的儿媳,两人不说好的跟亲生母女一样,也比一般的婆媳关系要好得多。
  她非常佩服赵氏的人品与能力,也很庆幸有这样一位开明睿智心胸开阔的婆婆。
  赵氏柔声道:“我是老了,但是还是有精力管管你们。你要是遇着难事,可一定要开口给我说。”都是当母亲、婆婆、奶奶的人,知道很不容易。
  三个儿媳里面,丁彩霞的出身最高,是丁国公嫡亲的女儿,但是老三现在的官职最低,还在南地边防陪着海华,没有回到长安。
  赵氏心里对丁彩霞有一些愧疚。
  “娘,我……”丁彩霞心里压力已经大到无法承受,思前想后,让奴婢全部退下,而后把爱女海丽荣大婚之夜出了问题的事说了出来。
  赵氏面色苍白,倒是没有晕厥过去,多大的风浪都经过了,这件事来得突然,但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为了弥补过错,必须再将海家的嫡女送进东宫。
  海家明明是以军功立族的世家,如今竟是要接二连三的把嫡女送进宫里。
  可不这么做,帝皇之怒,海家承受不起。
  赵氏盯着丁彩霞,一字一句的问道:“你有没有跟淼淼说此事?”
  “没有。我不可能跟县主说件事。”若不是牵扯到海族上下几百口人命,丁彩霞都不会告诉赵氏。
  “明日淼淼进东宫,我明晚去见淼淼。”赵氏就在这么一会儿功夫,就决定后日求见李严,而后把海蕊、海瑶送进东宫当太子侧妃。
  可怜海蕊、海瑶今年才十岁。海丽荣是她们的堂姑,日后姑侄同在东宫侍奉李南。三女争一男,以后这日子能幸福才怪。
  丁彩霞见赵氏面无表情但是眼角溢出泪水,忍不住哭道:“娘,对不起。我没有把丽荣教导好。我害了咱们家。”
  “这是咱们家族的命。好在你还没糊涂,知道把事情告诉我。”赵氏慢慢闭上了眼睛。
  如果这一闭就离开了人世,家里的儿孙以后会过上什么样的日子,还能像现在这样风光吗?
  她不能死,特别是在发生了这样大的事情时。
  阳光明媚,下午的春风温柔的似女子的双手轻轻拂过天地。
  从海家做客回府的徐淼淼刚进府门,就被门奴告知,“县主,上午,云族的云大人来拜访郡公爷与世子,得知您们不在府里,就把礼物留下走了。”
  徐淼淼忍不住笑容满面,直接去了徐清林居所的一进院子的大厅,问道:“云忆黎的礼物在哪里?”
  乔伯双手呈上一个一尺高宽长正方形的黑色漆木木盒。盒子已经检查过了,里面是书,没有贵重物品。
  “小姐,云大人让老奴带一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
  徐淼淼亲自把盒子抱在怀里,直接去了书房,而后把门关上,不许人进来。
  她打开盒子,里面有六本内容是游记、医药的书籍,又仔细瞧了瞧盒子内外,发现盒子里面竟是隐藏了一个夹层,拉开一看,夹层里面放着好几张纸。
  这可不是普通的宣纸,而是一张地契与四张巨额银票。
  地契上面的田地是三百亩。四张巨额银票共是六万两白银。
  第一次送的茶叶。这次送的是书、地契、巨银。好一个书中自有黄金屋。
  “忆云,你就这么信任我?”她把地契与银票收了起来,拿起了书籍瞧看,医药书全部收进了空间,游记就放在书房,徐家人人都能看。
  她出了书房回自己的院子午休,初到长安事情再多再忙,也不想改变这个养生的好习惯。
  也是费神太多,这一觉竟是睡到了夕阳西下,仿佛还在时光缓慢的小梨村,安宁祥和,只是周边的环境都变了,一时有些不适应。
  春兰轻手轻脚进来,面色有些激动。
  徐淼淼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题外话------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把系统赠的不用花钱买的月票投下来,评价票请打五分。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144 开酒楼铺子安排乡亲

  春兰微笑禀报道:“县主,刚才乌大人过来了,刑部、大理寺已经把咸阳吴家的主仆全部抓进大牢,一个个的审问。御林军回宫了。咸阳吴家已经被封了,现在由长安军队看守。”
  徐淼淼冷哼一声,“活该!”
  “是呢。乌大人说如今长安人人都在骂咸阳吴家与土匪勾结劫杀商队,诅咒他们家人人不得好死。”
  徐淼淼问道:“事到如今,谁为咸阳吴家出头谁就跟着倒霉。卢族肯定不会这么傻。卢亮呢?”
  春兰低声道:“陛下罚卢将军闭门思过,他连府门都出不了,怎么给吴家出头?”
  徐淼淼目光里带着一分不屑,“他只是正四品,吴家就仗着他的势如此猖狂,日后他升了官,成了一方军事主官,吴家连皇帝、太子都敢惹。他该谢谢我。”
  “是。卢将军是个聪明人,肯定不会恨咱们府。”春兰心里为卢亮感到一丝惋惜。
  春兰认为徐淼淼看不上吕学进都督的长孙吕瑜,也看不上卢亮,是因为她太聪慧优秀。
  春兰打从心里祈盼徐淼淼能找到一位十分出色的如意郎君。
  “要说恨,他最该恨的就是自己,没有他的纵容,吴家能有这么大的胆子。”徐淼淼摇摇头,“吴家与土匪勾结的事,他是糊涂到丝毫不知,还是明知却不管?”
  春兰沉默不语。谁能想到看上去那般精明能干的卢亮,会糊涂至此。
  “不说他了。”徐淼淼看到铜镜里的自己比初到大唐国时好看许多,心里比较满意,吩咐道:“咱们府的官奴这几天就让他们建房,等风头过去,就开始种新的农作物。”
  “是。”
  徐清林下午带着赵明圆去了一趟长安书院,见到了多年前的好友如今书院的师长正五品上博士司马东。
  司马东一直记得徐清林,在徐家没有进长安时,就派管家给郡公府送来一些书籍。
  徐清林介绍赵明圆的情况,司马东考了赵明圆几个问题,见少年思路清晰反应敏锐,当即同意他从金城书院转入长安书院。
  长安书院在郊外,距离长安城府二十几里路,赵明圆从明日起就在长安书院住宿读书,每隔十日放一天假,暑、寒假也能回家。
  司马东得知徐清林没有参加科考的想法,倒是没有劝他,反而认为他这样不为功名才能真正的做学问。
  赵明圆的事办成,十分欢喜,回到郡公府得到所有人的祝贺与鼓励。
  赵德、赵明正还在徐家的封地没有回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