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探幽录 >

第527章

大唐探幽录-第527章

小说: 大唐探幽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的事……”说到这里,阿弦心头一疼,猛然噤声。
  明崇俨道:“你怎么了?”
  阿弦起先不答,后来她慢慢地说:“我只是忽然想到,倘若先生与我,也陷入了如此境地,不知会怎么选择?会不会也像是萧子绮跟阿倍广目一样?还是……”
  “还是一笑泯恩仇?或者比他们更疯狂?”明崇俨蹙眉想了会儿:“但我大概不会如此。”
  “这样笃定?”
  “仇恨的诞生,无非是几种,国仇,家恨,儿女私情。萧子绮是因萧淑妃以及萧氏灭族之恨,阿倍广目是因他的生母之恨,但我……我已没有亲人,也没有特别喜欢的心上人……”明崇俨侃侃而谈,诡异地一笑,“总之,我不会落入那样境地,至于你就不一定了。”
  像是一个小人捏着针往自己心上刺落,阿弦道:“我?”
  明崇俨道:“是呀。”
  说话间,含元殿已经到了,明崇俨在前,阿弦落后两步跟着,才到殿门口,就听里头武后厉声喝道:“拉出去!”
  两人各自诧异,驻足看时,却见两名禁军进内,不多时押了一个人出来,明崇俨倒还罢了,阿弦一看那人,忙跑过去扶住:“张公公!”
  禁军见是她,不敢硬拉,便放了手。
  在阿弦面前的张公公,披头散发,脸颊红肿,嘴角带血,像是被人打过,见了阿弦还不忘行礼:“女官。”
  明崇俨皱眉看了会儿,见阿弦无意入内,自己就先进殿去了。
  阿弦问张公公道:“这是怎么了,谁打的你,是皇后吗?”
  张公公安抚地向她一笑:“没什么,不用担心,这都是皮外伤。”
  阿弦还要再说,殿内又跑出一个人来,竟是太平公主。
  太平本来满面焦急,见阿弦在门口,顿时止步,脸上的焦急变作愤怒,她指着阿弦道:“都是你,都是你害的!”
  张公公惶恐叫道:“殿下,不可如此说。”
  太平恨恨看着阿弦:“是你害死了萧子绮,害的太子哥哥性情大变,还害公公为你受苦几乎要被母后处死……”
  她还要说下去,殿内传来武后的声音:“太平!”透出难以遏制的震怒。
  太平跺跺脚,嘴唇颤动又道:“你还让母后不喜欢我了!我恨你,我恨你!”她跳脚大叫两声,提着裙摆跑了。
  阿弦立在殿门口,心神恍惚,张公公忙道:“女官,你千万别放在心上,公主年纪小不懂事,等她大一些就知道了……”
  禁军上前,要带他离开,阿弦强行镇定:“稍等片刻,我去见皇后。”
  禁军面面相觑,却听身后一人道:“好,女官且去。”原来是陈基赶到。
  殿内,明崇俨低低地在跟武后说什么,武后脸色阴晴不定。
  阿弦原先心底谋划好了的话,这会儿就像是也被打张公公的那些手给打散了一样,有些零碎不成句子。
  武后见阿弦进来,脸色才稍微转好了些,道:“太平近来越发疯癫了,我正想给她找两个好点儿的女官负责教导她呢,省得越来越没有规矩。”
  阿弦不答。
  武后道:“对了,你今日特意进宫,可是有什么事?”
  阿弦停了会儿,才说道:“今天没事,只是有些想念娘娘,所以进宫来看看。”
  武后闻言,眼中透出了温暖的明光:“你这孩子……”她不禁笑了,“好了,你过来,坐到我身边来。”
  明崇俨在旁边,有些诧异地看着阿弦,可见武后如此柔情万种,明崇俨便后退两步,悄无声息地先回避了。
  阿弦听话地走到武后身旁,果然在她身边跪坐了。
  武后仔细瞧着她,眼中透出喜欢之色,又拉住阿弦的手臂,把她的袖子撸起来,看底下被猫儿咬过的伤,伤痕倒是愈合的很好。
  武后道:“这几天陛下也在念叨,说是崔爱卿随军去了,怕你心里不受用呢。”
  阿弦微微一笑:“我是有些想念阿叔的。”
  “阿叔?”武后不由地笑,“都成亲了,怎么还是这样称呼?”
  阿弦道:“以前叫习惯了,一时都改不过来。”
  武后禁不住又笑了两声,却忽然又想到什么似的,笑的不像是方才一样欢快了,她忖度了会儿,道:“崔爱卿……身子不大好,这个是最让人担心的。除此之外,倒是个万里挑一的人。”
  阿弦道:“是呀,当初在桐县遇到他的时候,我就知道了。”
  “哦?”
  阿弦道:“我这一辈子有两个最不想失去的人。”
  武后心一动,却明白绝不可能是自己跟高宗,果然,阿弦道:“一个是朱伯伯,一个就是阿叔。”
  说到这里阿弦抬头:“娘娘为什么要责打张公公?”
  武后眨了眨眼,道:“因为他乱说话。”她难得耐心地解释,“大理寺里的供述我看过了,这个奴才实在可恨。”
  阿弦明白她指的是什么,但是那份供述,按理说狄仁杰跟袁恕己都不会外泄,尤其是不至于给武后过目,武后又是怎么知道的?
  阿弦看着她拢在自己手上的纤手,轻声道:“娘娘是不是觉着,安定没有死而复生,会更容易些?”
  武后猛然一震:“胡说!”


第361章 将完结
  对武后而言, 对阿弦的看法自然是个“从无到有”, “从厌到爱”的变化过程。
  她无比鲜明的记得自己当初第一次听说当时还是女扮男装的阿弦、在明德门打了李洋时候的那种感觉, 又是惊奇于世间竟有这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人、倒是该敬畏她的勇气。另一方面又有些厌恶,敢在堂堂长安如此肆无忌惮,必是个离经叛道的无知人物,怕是个麻烦。
  到最后终于见了一面, 武后心中的厌恶之感,有增无减。
  当时她自己也怀疑为什么她会对这个才见一面的“少年”, 生出这样一种不公的厌恶情绪, 但那种恶感是出自本能, 连她自己也无法控制。后来才知那其实并不是厌恶, 虽然当时她不知道面对的是自以为是失去的女儿,可是冥冥中身体自发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情绪,她不明白那究竟是什么,自以为是厌恶。
  再往后, 因为要达成武后心中所愿, 更是利用阿弦做了好些事,其中不乏九死一生的凶险之事,但是阿弦都完成了。她的无所畏惧, 敢于直言, 都给武后无比的震惊跟所谓“厌恶”。
  但就像是高宗对阿弦的感觉转变一样,当初知道这孩子能干,那也只是能干罢了,横竖是自己的臣子, 再怎么能干点也是分内之事。
  可是当知道了这样能干的孩子居然是自己亲生的……那种开始还能置身事外高高在上审视的情绪,已经变成了隐然自傲外加无比的疼惜心理了。
  对武后来说,则又格外多了一种日渐递增的喜欢。
  因为武后……对不住阿弦的太多了,随着对阿弦越来越了解,对她的事知道的越多,武后曾做过的那些愧对阿弦的所有,慢慢地都转化成了成倍增加的喜爱。
  故而方才听阿弦说是想自己了,武后才会显得格外高兴,此刻听阿弦如此说,自然大为惊心。
  武后握紧阿弦的手:“你这孩子,是在瞎说什么?”突然她想起刚才的事,“难道是因为我责打了张敏?”
  阿弦道:“我跟张公公没见过几次,但是他对我向来很好,之前还因为公主的吩咐,亲自出宫给我送过点心……”
  武后不等她说完就笑了起来:“真的是为了他?好了,我知道你的心意,方才只是对他略施惩戒而已,并没有就真的想把他如何。只是恨他胡说八道而已,既然他对你这样好,那就罢了。”
  当即武后转头:“来人。”
  牛公公正在殿外竖起耳朵,闻声忙跑进来,武后吩咐:“把张敏放了,让他回去养伤。”
  牛公公本跟张公公交情很好,正替他捏着心,听了这吩咐,喜不自禁:“是,娘娘。”一溜烟跑了出去告诉。
  陈基正同两个禁军立在外头等候,听了牛公公捷报,都松了口气,牛公公安抚张敏道:“多亏了女官是个有情有义的,再加上娘娘原本也并没有真想怎么样,总算是有惊无险,过了难关。”
  ………
  阿弦见武后赦免了张公公,却只是满腹心事去了冰山一角而已。
  武后满面笑容,柔声道:“以后若有什么要求,想要的,想做的,只管跟我说,我不能的,还有陛下呢。只是千万不要再说那些离心离德的话了,知道吗?”
  阿弦从来没有想象过,有朝一日武皇后竟会用这样温柔的声调同自己说话,且说的是这些贴心熨肺的充满了慈爱之意的话。
  她低着头,眼中的泪泫然一晃,情不自禁地已经落了下来。
  武后一怔,敛了笑容:“怎么了?”
  阿弦突然跪坐起来,张手将武后抱住了。
  武后睁大双眸,也更是想不到这个看似向来都对自己有心结的女儿,竟会做出如此亲密的动作。
  她一愣之间,心竟有些慌:“阿弦,到底怎么了?”
  阿弦抱着武后,伏在她的肩头:“我从想不到,竟会有这样一日。”
  武后一怔,突然也生出些心酸来,她举手在阿弦的背上轻轻拍了拍,并没有说话。
  良久,阿弦才松手,道:“娘娘知道,为什么我刚才说,我这一生中,最不想失去的是伯伯跟阿叔吗?”
  武后垂眸:“我大概知道,是朱妙手把你从小养大,至于崔晔……他也对你多有照料。”
  “您只说对了一半。”阿弦抬眼望着武后,道:“我打小儿跟着伯伯,不管多苦多难,因为跟着伯伯,就觉着没什么过不去的。我自以为是孤儿,但伯伯就是我的爹娘。”
  武后自诩是个铁石心肠的人,听着阿弦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忍不住眼睛湿润,她从不肯轻易在人面前落泪,也绝少如此,自从当年从宫中到感业寺,再从感业寺回宫的那一刻起,她发誓自己绝不会再做无用的啼哭,除非每一滴泪都落的自有所值。
  阿弦道:“那天,伯伯离我而去,我本也想跟着伯伯走的,那时是阿叔救了我,阿叔对我来说,并不仅仅只是多有照料那么简单,他是亲人,是我喜欢的人。我从小流落,时不时地又会见到不想见的那些东西,许多人、连同我自己都觉着我是不幸的,但是伯伯教养我在先,阿叔保护我在后,我觉着我又是幸运的。”
  武后抬手,悄然掠过眼下。她试图笑一笑:“现在已经好了,你终于回来了。”
  阿弦道:“是,我终于回来了,但我之所以能走到您的面前,是因为阿叔。”
  顿了顿,阿弦直视武后温柔的眼色:“就像是您所说的,阿叔什么都好,只是身体欠佳,这次他去随军,我本想进宫求情不许他去,他反而劝我,说了很多大道理,他告诉我,吐蕃贪得无厌,如果不狠狠反击,迟早大唐会有一场极大的危机,他虽然力薄,但为了家国,却也不惜一切。我懂,我也赞同他所说的,所以我想跟他一起去,总算是患难生死与共罢了,他却又劝我,说是家里的太夫人跟夫人年纪都不小了,需要有人奉养……让我好好地留在长安,替他尽孝,所以,我也答应了。”
  武后默然听着,面上的表情,就像是天际的云一样,看似岿然不动,但却时时刻刻都在变化。
  阿弦笑笑,却因为难掩心头酸软,笑影之中,带着泪影:“他对国,对家,都算是无愧于心的,可是前几日……我还因为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