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探幽录 >

第353章

大唐探幽录-第353章

小说: 大唐探幽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旧友重逢,自然格外喜悦。席上,崔升因一无所知,便问袁恕己沧州情形如何。
  大概是因长途跋涉,袁恕己的神情略有一丝憔悴:“并无大碍,一切安好。”
  桓彦范双目烁烁然:“少卿在家里逗留这么长时间,可是还有别的事么?”
  袁恕己瞟他一眼,又看向阿弦。
  当初在告别之时,承蒙阿弦告诉实情,才卸下一身重担,等披星戴月回到沧州老家,入府之后发现情形果真如阿弦所说,袁恕己啼笑皆非。
  但二老毕竟年事已高,最大的心愿自是袁恕己的亲事,因见他不肯答应,便用尽法子,颇为闹腾了一番。
  袁恕己逼不得已,只得使出杀手锏,声称自己在长安已经有了意中人了。
  二老如痴如醉,虽不知真假,但料想乖儿子不至于在这种大事上扯谎,这才逐渐熄火。
  此刻见桓彦范一脸幸灾乐祸之状,袁恕己笑看阿弦道:“你以后不要总是跟小桓厮混在一块儿,没什么好处的。”
  阿弦道:“怎么没有好处,好处大着呢。”
  袁恕己跟崔升双双迷惑,崔升先问:“哦?有什么好处?”
  桓彦范也瞅着她,阿弦笑道:“我们是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关系,小桓常常先急我之所急,如此贴心周到,是不是很大的好处?”
  桓彦范一口酒喷了出来,波及到了对面的袁恕己跟崔升,两人擦头撩脸,纷纷喝道:“好放肆,快把小桓子拖出去斩了!”
  阿弦大笑,抚摸着桓彦范的后背道:“这么贴心的人儿,我可舍不得。”
  ………
  袁恕己因久不在京,就又询问起这数月里京城的情形,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同他说了详细。
  在提起阿弦灞河救人之前,阿弦抢先使了个眼色给崔升跟桓彦范两人,袁恕己早察觉异样,见她不肯在此提起,就假作不知。
  先把蓝名焕的事说了后,便又说起朝中局势,不免提到了张柬之被贬黜,大理寺正着手详查武三思贪墨之案。
  提到这个,桌上有些沉默。
  毕竟大家都心照不宣,武后必然是要偏袒武三思的,不然也不至于一开始就先把张柬之贬了。
  大理寺这次可谓接了个烫手山芋,非但烫手,甚至还有可能夺命。
  崔升小声对袁恕己道:“早知道你就过了年再回来,也不用蹚这趟浑水了。”
  袁恕己道:“梁侯此人实在一言难尽,可如今大理寺还有狄少丞,不管结局如何,先齐心协力查个水落石出,总不能先自己把自己吓得畏缩不前。”
  崔升敬佩道:“说的好,我敬少卿一杯!”
  ………
  阿弦自从上次病愈后,再未沾过酒水,如今大家聚会,阿弦不由心里痒动,心想横竖崔晔不至于有千里眼顺风耳,小小地喝一口不妨。
  因是冬日,酒都是暖热的,一杯下肚,滚烫的热气升腾,叫人十分受用。
  忽然小二又送了一盘东西上来,笑道:“这是我们掌柜孝敬各位大人的,是极新鲜的西施舌。”
  小二甚是识趣地退下,阿弦夹了一枚,打量道:“这个东西我是认得的,明明是蛤蜊,怎么到了长安就变成‘西施舌’了?”
  桓彦范大笑道:“这就叫做物离乡贵。”
  袁恕己道:“这是清蒸的,只怕不是你的口味,早知道他们有这个,叫多放些辣才好。”
  崔升脱口说道:“她才病好,吃什么辣……”
  阿弦跟桓彦范齐齐咳嗽,崔升情知失言,忙噤声不语。
  袁恕己扫了三人一眼,哼了声,却给阿弦先剥了两只:“吃吧。”
  阿弦道了声承情,入口甚是鲜甜,口感也十分爽脆滑嫩,只是嚼吃了会儿,忽然缓缓皱眉。
  这种感觉有些奇异,却又说不出来。
  最怪的是,阿弦在瞬间竟想到那个落水后病的欲生欲死浑浑噩噩的夜晚。
  ——有东西被喂入口中,当时阿弦几乎丧失知觉,但仍察觉依稀苦涩,身体本能地抵触不肯。
  不知多久,另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竟逼得她一口口喝了下去。
  此时阿弦慢慢地咀嚼着那“西施舌”,满心惘然。
  从虞娘子口中得知崔晔曾守了一夜且亲自喂药,那大概就是他在喂自己吃药了吧,但这会儿猛然惊觉,与其说是吃药,那种感觉……倒是有些像是此刻吃这西施舌的滋味。
  ——迫不及待地想要吞下去,甚至咬了咬,那物却又消失无踪了,让她在半昏半醒里生出一种遗憾之感。
  ………
  正在疑惑地回想,忽然间桓彦范窃窃私语道:“好戏好戏!”
  崔升忙问:“没头没脑的,什么好戏?”
  桓彦范扫一眼阿弦,又看着崔升笑道:“你家克星来了。”
  最后又看袁恕己:“也许还是你的克星呢。”
  忽然他摸着下巴,忍笑道:“细细一想,大概是你们三个的克星。”
  阿弦道:“小桓子再风言风语,就真的拖出去斩啦。”
  桓彦范低声笑道:“你回头看看再说不迟。”
  袁恕己却早看见了,崔升跟阿弦受了指点,双双转头。
  不看不知道,一看之下,两个齐齐呆怔。
  原来门外正有人走了进来,身着茶白常服,淡烟色披风,面似雪色,眸若寒星,不怒而威的,竟然正是崔晔。
  而崔晔并不是只身一人来的,他身旁还有一位,却是个身形曼妙的女子,素色对襟袄子,浅水绿裙摆,外头同色披风,不笑之时也有些偏冷,跟崔晔的气质简直浑然天成。
  这人居然正是赵雪瑞。
  崔升早就弹跳起来,忙紧走几步,拱手行礼道:“哥哥。”
  阿弦也站了起身,身不由己地跟着走了几步,蓦地醒悟便站在了原地。
  桓彦范跟袁恕己也都起身见礼,崔晔从进门开始便面不改色,向着崔升跟阿弦略一点头,又拱手对袁恕己跟桓彦范回礼:“今日甚是巧合,不知众位也都在此。”
  袁恕己道:“天官怎地也有闲心?”说话间情不自禁扫了赵雪瑞一眼,见她亭亭玉立站在崔晔身旁,像是一朵雪莲花,果然跟他很相衬。
  此情此境,阿弦立在崔升跟桓彦范之间,先前吃下去的那口酒忽然在心头作祟起来,隐隐灼疼。
  作者有话要说:
  阿叔:现行
  书记:现行+1
  小桓:吃瓜群众进入看戏模式!
  阿弦and小崔:我们应该在桌底,不应该在这里T。T


第234章 遣唐之使
  且说袁恕己问罢; 崔晔还未回答; 赵雪瑞浅笑款款道:“容宝斋有一件《中秋帖》,说是王献之亲笔的,我本来想收了当作父亲的生日贺礼; 却自忖见识短浅,竟不认得真假; 只得有劳哥哥帮我去看了眼。”
  袁恕己道:“哦?那可验明真假了?”
  “是; ”赵雪瑞微笑道:“虽并不是王献之的亲笔,乃是后人临笔,却也是很难得的; 因此仍是收了。少卿可要一观?”
  赵雪瑞身后站着两个丫鬟,其中一人手中捧着一个长条锦盒; 里头必然就是那宝物了。
  “不必,我是个粗人,对文墨上见识有限; ”袁恕己似笑非笑道:“到底是天官; 对这些高文雅墨了若指掌,整个长安只怕都无人能及。”
  崔晔淡声道:“少卿过誉了; 不敢当。”
  桓彦范忽然笑道:“怎么两位也来这楼里; 敢情是来吃饭的?”
  赵雪瑞笑道:“是我要请大哥,毕竟帮了我这样大忙; 又是这个时辰了,没想到几位也正在。”
  袁恕己道:“既然如此,请两位落座自安; 万万不要因为我们在此而打扰了。”
  赵雪瑞目光依依,含笑柔声道:“少卿多虑了。”
  袁恕己瞥她一眼,便又恍若无事地看向别处。
  崔晔则道:“请。”自顾自迈步往内走开。
  赵雪瑞看一眼阿弦,也跟着去了,身后跟随的众下人也都走开。
  剩下他们四个站在原地,一直目送崔晔跟赵雪瑞入了前方的隔间,才各自落座。
  崔升擦擦汗道:“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到哥哥。”
  桓彦范笑道:“天官又不是老虎,怎么吓得脸色都变了?再说虎毒不食子,你是兄弟,何至于如此恭谨哩?”
  崔升嘿嘿地笑。
  袁恕己冷道:“他是养老虎的人,岂不是比老虎还可怕?”
  桓彦范笑着低声:“咱们背后说人,倒要小心些,别如此张扬,若给天官听见,岂不难堪?”
  袁恕己道:“又非说他的坏话,怕个什么?”
  桓彦范见阿弦沉默不语,便道:“你又怎么了?这脸色倒也跟崔二哥有些相似。”
  阿弦讷然,忽地问道:“《中秋帖》又是什么?”
  桓彦范笑道:“是一张行书字帖而已,不过三行,区区二十二个字罢了。”
  阿弦目瞪口呆:“这也成?”
  崔升忍不住笑说:“这是当然了,王献之乃是‘书圣’王羲之之子,同王羲之并称为‘二王’。正是读书之人心目中登峰造极的两人,但凡会写字的,都要先学二王,就如同读书人拜孔夫子一样,二王便似书法文墨界的孔夫子一般,所以你想想看,别说是二十二个字,就算是一个字也是如珠如宝价值千金,这般还极是抢手难得呢。”
  阿弦看看自己的双手,啧啧叹道:“我当初怎么不去学写字呢?别说一字千金,就算一字一文,也能衣食无忧了吧?”
  桓彦范大笑:“你怎么这点儿出息!一字一文?若要得家财万贯,手腕还要不要了。”
  “别听小桓子的,”袁恕己对阿弦道:“这是个天赋相关,你又不是那一路人,何必自讨苦吃,何况你会的那些,别人还是边儿都摸不到呢。”
  阿弦笑道:“有点道理,我心里好过多了。”
  “什么有点道理,是大有道理。”袁恕己白了她一眼,“你要也去学什么《中秋帖》,什么‘难得的’,我还懒得理你呢。”
  桓彦范听他口吻隐约泛酸,忍笑问:“怎么,莫非你瞧不起斯文人?”
  袁恕己哼道:“我哪里敢?我虽不懂,也并不非议,只敬而远之罢了。”
  桓彦范道:“你敬而远之的是书法,还是人?或者兼而有之?”
  袁恕己道:“偏你话多。”夹起一块儿白肉,递到桓彦范嘴边儿,“赶紧堵住这嘴!”
  崔升在旁看他们说笑,之前的“惊恐”才也逐渐散开。
  阿弦回头看了一眼那隔间,并无动静,只有小二进出,想是在点菜吃了。
  桓彦范吞下那肉又喝了口酒:“赵姑娘酷爱文墨倒也罢了,只是……她居然能请动天官为她鉴赏真假,倒是出人意料。”
  桌上三个人的目光顿时都看向崔升。
  崔升会意,因低低解释道:“哥哥对于这些前辈高人的文墨也格外喜爱,若知道是书斋打着王献之的旗号,不管是不是赵姑娘相请,他一定都要去看一眼的。”
  袁恕己道:“那么受人之托,吃人之饭,想必也是寻常的?”
  崔升笑道:“这个倒是有点意外,不过我们家跟赵家向来关系不错,而且……”
  崔升又小心地看了一眼那边儿隔间,手拢着嘴唇低低道:“之前家里曾请了几位姑娘到府中,听说是给哥哥择亲,据我所知,家里似乎很中意赵姑娘,毕竟……”
  三个人不约而同地问道:“毕竟怎么样?”
  “嘘,”崔升示意他们小声,又道:“难道你们没看出来么?赵姑娘的相貌虽无可挑剔,但那股气质,倒是有些像是……”
  袁恕己挑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