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探幽录 >

第230章

大唐探幽录-第230章

小说: 大唐探幽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敏之踱到后院看了半晌,叫去请大夫,然而孔雀毕竟是稀罕之物,大夫又对此毫无研究,因此也说不出究竟如何。
  还是杨尚出来看过,道:“许是因为天热,这孔雀又满身羽毛,自是没什么食欲。不如拿些冰来给它降一降温试试看。”
  敏之便叫人拿冰来,围堆在孔雀周围,果然过了片刻,孔雀逐渐恢复精神,也终于肯啄食走动了。
  敏之看着那只探头缩颈的孔雀,笑道:“这畜生,一块儿冰价值千金,如今都堆在你身上,你比人还受用呢。”
  杨尚见他簇新衣着:“殿下是要出门?不知去往哪里?”
  敏之其实是想进宫去看望贺兰氏的,毕竟上次争吵打了她一巴掌后,两人彼此隔阂,再未碰面。
  骨血相关,敏之到底放心不下,便想出了一个主意,想借口去见太平的机会探一探贺兰氏如何。
  可杨尚聪明,敏之便滴水不漏,只道:“我去看看我的跟班儿在户部混的如何。”
  不等杨尚反应,敏之已转身往外。
  出了国公府,敏之策马往大明宫方向而去,走到半路,忽然想起的确太久没见阿弦——这数日他沉溺在新婚燕尔胡天胡地之中,加上是许圉师要人,是以敏之也懒得去探,如今心血来潮,便中途拐弯。
  谁知到户部门上一问,才知道阿弦今日随着主事出外办差,不在部里。
  敏之无法,便仍翻身上马,得得又行,很快丹凤门在望,却见门内有几道身影,如热火上的蚂蚁般窜来跑去。
  敏之不知究竟,侍从会意,上前问道:“公公,莫不是宫里有事?”
  被唤住的那宦官一抬头看见敏之,面无人色:“周、周国公……”
  敏之道:“你慌张什么?”
  宦官倒退一步,不敢做声,敏之的心弦也渐渐绷紧:“还不回话!”
  宦官才道:“听、听人说……内殿出事了,像是、像是魏国夫人……”
  敏之脸色立变,眼睛直直地看着丹凤门里,他似憋着口气,挥鞭用力一抽马背,白马如离弦之箭长嘶一声跃入宫门!
  在宫人们的惊呼声中,敏之打马奔雷般往大明宫冲去!
  就在骚乱初生之时,含元殿内,武后正在召见一人。
  她坐在案后,望着丹墀前的那人,雍容而笑:“之前本来想,你从羁縻州回来后,便请示陛下,升你的官职,谁知事情有变,幸而你全身而退,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崔晔垂手而立:“臣有负二圣信任,心中有愧。”
  武后道:“这个并不怪你,你我皆心知肚明,若背后无人调拨弄鬼,钦差一行何至于全军覆灭,我必会剿除不系舟全员,报此血仇。”
  崔晔拱手做了个揖:“多谢二圣开恩。”
  武后又带笑道:“先前你记忆有损,身体亏耗,不宜过于劳累。如今一切安然,昨日我已经请示陛下,已经拟好旨意。”
  崔晔抬头,正觉意外,武后忽然正色道:“传陛下口谕,崔晔接旨。”
  忙拱手垂头静候:“臣在。”
  武后肃然沉声道:“传朕口谕,迁崔天官为凤阁舍人,升吏部侍郎,钦此。”
  崔晔怔然,继而跪地道:“臣接旨,吾皇万岁。”
  武后微微一笑,凝视他跪地之态,手指在桌上轻轻抚过,半晌才道:“崔卿平身。”
  崔晔这才重又站起身来。
  武后道:“好了,正事已了。崔卿可愿同我说说私事?”
  崔晔双眼透出疑惑之色:“皇后指的是?”
  武后轻描淡写道:“前日夫人进宫陪伴太平,我心甚慰,夫人兰心蕙质,温柔贤淑,实在是太平的良师益友。只不过……毕竟人无完人,尤其是聪明人,一旦钻了牛角,常常有九死不悔的气质。”
  崔晔见她忽然提到烟年,略觉意外:“拙荆可有冒犯之处?”
  “不不,我只是忽然心生感慨而已,”武后笑赞道,“夫人的容貌才情,都是天下无双,真当得起那一句‘我见尤怜,何况老奴’……哈。”
  崔晔却毫无松懈之意,他深知武后绝不是无缘无故跟他闲谈家常,既然提到烟年,必有缘故。
  武后见他思忖不语,手指在桌上一敲,忽又道:“我忽然想起当初在太宗面前驯马的那一节旧事,这件事崔卿只怕也烂熟于胸?”
  当初武后还是太宗才人的时候,驯烈马的三步论,天下皆知。
  崔晔只仍旧不懂她为何在此时提起这件事。
  武后瞥着他,淡淡道:“皮鞭,铁锤,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铁锤锤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
  她的口吻虽似平静无波,却仿佛一股肃杀血腥气扑面而来,令人窒息。
  崔晔蹙眉而听,忽然想通什么似的,猛抬头看向武后。
  目光相对,武后道:“不知崔卿觉着,我这法子如何?”
  崔晔竟无法回答!
  忽然这一刻,牛公公从殿外慌里慌张地奔了进来,跪地道:“娘娘,了不得!快去蓬莱宫看看吧,魏国夫人出事了!”
  

第136章 哥哥
  直到魏国夫人吐血倒地的那瞬间; 她仍旧不能相信发生了什么。
  贺兰氏更加无法承认; 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本来对贺兰氏而言,一切都在朝她预计的、好的方向发展; 武三思已经答应站在她这边,这人之口灿莲花巧舌如簧; 哄得贺兰氏心花怒放,深信不疑。
  武三思语重心长道:“如今朝野都嫌烦极了皇后; 都说她是……牝鸡司晨,越俎代庖。”
  贺兰氏抿嘴而笑:“这不是因为皇后能干么?”
  武三思道:“‘后宫不可干政’,这是昔日长孙皇后留下的金科玉律。但是她……她哪里有皇后该有的样子?就算是陛下只怕也厌弃的很,我朝的皇后都该是长孙皇后一般,以无可挑剔的女德母仪天下,她却惹得天怒人怨。”
  贺兰氏轻笑不语; 武三思上前一步,低低道:“倘若现在有个机会让阿月你取而代之; 我想朝野定然会欢欣鼓舞; 也是替陛下解决了一大难题呢。”
  贺兰氏虽欣喜却仍不失矜持地一笑:“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毕竟我在朝中跟后宫都势单力薄,拿什么跟她比?”
  武三思道:“年轻貌美,又深得陛下的真心宠爱; 这难道还不够?若是担心朝中无人,我自然会为你暗中疏通,另外,我想还要笼络一下我们武姓族人; 有了他们的支持,更加如虎添翼。”
  魏国夫人按捺不住将要满溢的喜悦:“若大事可成,我一定忘不了梁侯的好处。”
  武三思恭敬地谄媚道:“娘娘若得势,就是我最大的好处了。”
  一声“娘娘”,惹得贺兰氏笑出了声。
  正好武惟良武怀运两人回京,又备了厚礼来见,就好像现成送上门的帮手。
  贺兰氏于殿内召见,起初彼此还有些拘谨,渐渐叙话之间,武家兄弟隐约听出贺兰氏对武后颇有微词,正中下怀。
  既然有了共同的“敌人”,彼此越发投契。
  二武又知道贺兰氏深得高宗宠爱,还指望着靠她留在长安,于是故意做悲戚之状,叹道:“我们两人因不喜于皇后,明明也算是皇室宗亲,却被放逐在那鸟不拉屎的鬼地方这么多年,如今总算盼得回来,实在不舍得再度远离,只望阿月你念在我们同为亲族的面上,伸手拉拔我们一把才好。”
  贺兰氏道:“咱们本都是一家人,舅舅们何必说两家话。”
  武惟良叹道:“这才是亲戚呢,不像是……她。”向着含元殿的方向指了指。
  贺兰氏笑道:“我跟她自然是不一样的,我从来最看重家人,别人对我好一分,我就对人好十分,只要大家彼此相助,以后……好日子还长着呢。”
  武家兄弟明白其中之意,放宽心怀,更加竭力奉承,又取出自带的各色珠宝,地方特产,酒食等奉上。
  因二武无限谄媚,彼此有相谈甚欢,贺兰氏放开心怀,又看到他们所奉的都是自己素日最喜欢的小食,便捡着吃了两样。
  谁知半刻钟不到,贺兰氏便觉着腹中绞痛起来,起初她还不以为意,谁知那痛变本加厉,犹如刀绞般无法承受。
  贺兰氏手捂着肚子,不由大叫出声,身子往旁边歪倒过去。
  武惟良武怀运因见进宫这一步棋走的甚佳,正也意气洋洋,开始展望将来之宏图大业,忽见贺兰氏惨叫跌倒,均心惊不知所以,忙起身欲扶住:“夫人是怎么了?”
  刹那间,外间伺候的宦官闻声赶了进来,却见贺兰氏跌在地上,挣扎不起,脸色惨白。
  众人大惊叫道:“快传御医!”
  整个蓬莱宫大乱,宫人们如炸窝的蚂蚁四散逃窜。
  武家兄弟两人见状,面色如土,虽不知为何突生变数,却也知道绝非好事。
  两人战战兢兢,不知所措,眼见涌入殿中的宫女宦官越来越多,两人终于趁人不备,逃出宫殿。
  吵嚷声中,魏国夫人倒在地上,渐渐地呼吸急促,眼前也飞快模糊起来。
  耳旁虽仍能听见众人叫嚷,却分不清谁在说话,又吵些什么。
  她的心中还在想象着有朝一日登上皇后位子的显赫荣耀,但这么快,所有一切美景都在眼前摇摇晃晃,犹如镜花水月的泡影。
  直到有个声音厉声惨叫道:“阿月!妹妹!”
  “是……是哥哥……”贺兰氏的神智已经有些不清醒了,但听到这个声音,仍是微微振奋了一下,“哥哥!”
  她想要伸手去抓住来人,却几乎看不清贺兰敏之在哪里。
  在觉着自己跟皇后之位相差仅仅一步之遥的时候,魏国夫人有过很多美好的设想,其中最重的一件儿自是有关贺兰敏之的。
  虽然敏之气急打了她,虽然敏之总是小看她又不肯帮她对付武媚,但毕竟是嫡亲的兄妹,仍是改不了两人天生至亲的事实。
  “等我当了皇后,就封哥哥为王,不当什么周国公了,那时候哥哥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魏国夫人心想:“那时候你就不会再小看我了。”
  心情忽然又好了起来,疼痛也仿佛尽数消失了,魏国夫人觉着身体越来越轻,她本能地抓紧贺兰敏之的手,握紧最后一丝不甘跟眷恋:
  “哥哥……”
  她扬首一笑,却“噗”地喷出一口鲜血。
  最后的一握,魏国夫人尖锐的指甲深深地嵌入贺兰敏之的手,在他的手背上留下了四个半月形的指甲印痕,血随之冒了出来。
  敏之却也分毫不觉着疼。
  高宗赶到的时候,贺兰氏被敏之紧紧地搂在怀中,早已经没了气息。
  眼前发黑,高宗一个趔趄,若无身旁宦官扶着,早就抢跌在地。
  “阿月,阿月!”高宗叫着贺兰氏的名字,踉踉跄跄来到跟前儿,张皇叫道:“发生何事?这是怎么了?”
  敏之无法回答,他非但连高宗的问话都没听见,甚至都没发现皇帝已经驾临。
  直到武后急急而来,才控住局面。
  伺候魏国夫人的宦官跟宫女们将先前武氏兄弟来拜见之事说明,又把两人曾劝贺兰氏进食之事告诉。
  正御医在侧,闻言忙上前细细查看,果然在一枚被贺兰氏咬过一口的红绫饼餤里发现不妥,以银针试探,银针亦立即变黑。
  武后大怒:“难道是这两个畜生毒杀了阿月?”
  当即派人,紧急缉拿武惟良武怀运。
  贺兰氏猝然身亡,高宗受惊,一时竟缓不过来,几个御医紧紧地围着。
  贺兰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