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探幽录 >

第222章

大唐探幽录-第222章

小说: 大唐探幽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三思还欲阻拦:“何必这样麻烦,就近疗治最好,免得耽搁了。”
  李贤眼见这般情形; 知道崔晔只怕未必是真恼阿弦……但他虽看出哪里有些不对,却不知症结究竟何在。
  面对武三思一再“挽留”,崔晔只简短道:“多谢,不必。”他竟抱着阿弦,迈步往外就走。
  情急之下武三思道:“天官!”
  李贤笑道:“难得崔师傅这样上心十八弟,堂哥你就放心让他尽一尽心,必然无事。”
  武三思见李贤也这样说,若还要拦阻,未免露了相,于是悻悻停口。
  谁知就在此刻,有个家奴飞快地跑到近前,行礼道:“侯爷,大理寺的那位袁少卿忽然又带人上门,一副要硬闯的架势。”
  武三思因不敢跟崔晔公然“抢”人,心里已经老大不快,忽然听到这句,顿时火冒三丈:“混账,他真的当我侯府是他们大理寺的后花园么?”
  武三思骂了声,转身带人往外。
  背后李贤苦笑道:“我们今日好像来的正是时候,且一起去看看又发生何事了。”
  李贤又问太平道:“太平,十八弟到底是怎么负伤的?你难道不知道?”
  太平举高怀中的劝酒美人,道:“我们原先在书房里看有趣的玩意儿,不知怎么他一个人跑出去玩耍,又弄得伤成这样。”
  她转头看着崔晔:“崔师傅,小弦子怎么样?严重么?”
  崔晔方才暗中试过阿弦的脉象,不欲在此久留,便道:“我要尽快带他离开。”又对李贤道:“殿下,此处是非多,你还是尽快送公主回宫。”
  李贤道:“既然如此,我们跟崔师傅一块儿走。”
  且说先前武三思气冲冲带人来到门口,果然见家奴们同大理寺的差官们对峙。
  中间儿那位几乎已将进了门来,英武桀骜,腰间按剑,正是袁恕己无疑。
  武三思按捺不住满腔怒火,远远地便骂道:“袁恕己,我一再容忍你的所作所为,只为顾及朝臣之间的颜面,你却变本加厉,不知收敛!不要以为我便怕了你,今日又来挑衅,真当我府内无人?”
  袁恕己见他现身,作揖道:“梁侯见谅,某也只是奉旨办差而已。”
  “少拿圣旨来压我!”武三思来到跟前儿,一挥手:“不如你先说,你这般肆意妄为,不知可事先请示过大理寺正卿?”
  一句话戳中了袁恕己的痛脚,这一次行事,他的确是瞒着大理寺卿。
  因袁恕己知道不管他怎么请求,大理寺卿非但不会答应,反而会严命他不许轻举妄动,倘若阿弦当真因此有事,岂不是悔之晚矣?
  他宁肯孤注一掷。
  袁恕己却也并不否认,直视武三思双眼:“此事跟正卿大人无关,乃是我自作主张。”
  “好一个自作主张,”武三思笑了笑,“袁少卿这份不畏死的胆气,不知是从军中历练而来,还是在豳州练成的?”
  袁恕己笑道:“多半是天生,不过某私心觉着侯府又非龙潭虎穴,还不至于就谈到一个‘死’字。”
  武三思冷哼:“这可不一定,你若一定咬说我府中杀死过人,这岂非跟龙潭虎穴并无差别了?”
  袁恕己道:“正因如此,侯爷才要许我入内再搜,当初诸葛亮七擒孟获,才让孟获知道诸葛孔明的手段之高明,从而心悦诚服,群蛮从此安分跪拜。今日我不过是第二次来,侯爷难道没有容人的雅量?一来让百姓一睹侯爷清白无私不惧搜查,二来,也好让袁某人对侯爷心悦诚服,从此绝不敢冒犯半分。”
  武三思听闻袁恕己登门,本怒不可遏,想跟他撕破脸大打一场也自痛快。
  谁知袁恕己不止有勇,而且嘴上功夫更是厉害,明明是他欺人太甚,说的却像是一件好事。
  “说的好!”袁恕己身后台阶下,大理寺公差之后的百姓堆里,不知是谁叫嚷了一声。
  原来就在袁恕己带大理寺兵往梁侯府来的时候,京都的百姓们便发现了异状,不少闲人好事者聚拢而来,此时在梁侯府外竟围了不下百人,都等看袁恕己如何行事,武三思又是怎地应对。
  袁恕己这番话,门口百姓们亦听得分明,微微鼓噪起来。
  武三思扫了眼在场百姓,目光闪烁,终于笑道:“袁少卿好一张利口,难得你竟自比孟获,我却不敢当诸葛孔明,不过,既然你已经将话说到这份儿上,我再阻拦,倒是有些不近人情了。”
  他的口风一松,忽然又道:“不过丑话也要说在前头……这一次若还是如上次一样什么也找不出来,又如何说?大理寺办差难道都是这样随心所欲,等同儿戏?”
  他抬眸盯着袁恕己,等他回答。
  袁恕己之所以会登门,一则是的确想再搜一遍梁侯府,二则,却是担心阿弦出事。
  如今在门口跟武三思说了这半晌,却仍不见阿弦或者太平露面,袁恕己心中担忧更甚,听武三思这般说,便道:“这次若还是一无所得,就任凭梁侯发落!”
  “好,”武三思笑看他,“果然不愧是敢作敢为的袁少卿。就凭着你这般胆识,我也当成全。”
  武三思说到这里,侧身举手:“少卿,请了。”
  两人目光相对,袁恕己拱手一揖:“多谢梁侯。”
  他将袍摆往旁边一撩,迈步走进侯府。
  门外百姓们看到这里,又纷纷叫好,虽然梁侯府家奴一再喝止推搡,众人却不舍得离开,于是远远地退开,却仍是等看袁恕己搜府的最终结果。
  且说袁恕己往内而行,底下的差官众人事先得了他的叮嘱,便往后花园而去。
  梁侯府的管家见状,早也同几个家奴跟上。
  武三思则同袁恕己同路。
  袁恕己心系阿弦,只不能直接开口询问,便道:“听闻公主殿下如今亦在府中?不知在何处?免得底下差官粗莽,惊扰了殿下就不好了。”
  武三思道:“原来你也怕惊了公主殿下的驾,只是现在才怕,是不是有些晚了?”
  武三思说着抬头。
  袁恕己随着看去,却惊见沛王李贤,太平公主两人正自前方廊下转出。
  却独不见阿弦。
  刹那间袁恕己心头一凉,几乎忍不住立刻喝问武三思阿弦何在。
  不料话到嘴边儿,就见从李贤跟太平身后,又有一人走了出来。
  赫然正是崔晔,怀中还抱着一人,正是他所寻那人。
  来不及说话,袁恕己拔腿往那边儿奔去。
  沛王李贤见他急急而来,只当是要对自己见礼的,便止步道:“少卿不必……”
  那“不必多礼”还未说完,袁恕己冲着他低头做了个揖:“殿下。”又转身飞快地向着太平行了个礼,便直接奔到了崔晔身旁:“小弦子怎么了?”
  剩下李贤跟太平两个,呆若木鸡站在原地。
  武三思慢慢走上前来,故意道:“这个袁少卿,是失心疯了么?”
  那边崔晔道:“不碍事。”
  然而袁恕己已经看清了阿弦头破血流,又因那血从额头蔓到了下颌,乍一看触目惊心,就似被人在脸上劈了一刀。
  袁恕己惊急颤声:“是谁伤的小弦子?”
  崔晔见他情急冲动,不免探手在他臂上悄然握了把:“稍安勿躁。应是阿弦自己在府中游玩不慎受伤。”
  袁恕己被他拦了一拦,又察觉阿弦脸上那道只是血痕,并不是脸上也被划伤,总算心神归位。
  但听了崔晔这句,他的心中再无疑问:果然他的担心成真,阿弦的确是趁着陪太平公主来侯府的机会,去找寻线索了。
  只不知她到底经历了些什么才伤的如此。
  心头竟有些沉重。
  崔晔却自始至终都淡淡地,道:“阿弦至今昏迷不醒,我先带她离开。就不打扰袁少卿公事了。”
  袁恕己忽然走近一步,在崔晔耳畔低低问道:“是不是在后花园假山洞左右发现的小弦子?”
  崔晔略一点头,袁恕己心里有数:“好,你带她去吧,好生照看,我了却公事再去探望。”
  目光相对,崔晔道:“少卿可要留意谨慎办差。”
  不妨武三思在后看他二人说话,笑道:“袁少卿可是跟我立下军令状了,倘若这一次还是无功而返,便自行摘下这司刑少卿的乌纱。”
  李贤惊讶道:“不过是奉命办差罢了,何至于闹得如此?”
  武三思道:“殿下有所不知,上次袁少卿便将我府中弄得翻天覆地,却是白忙一场,他是个有血性之人,且不肯死心,故而宁肯跟我约法三章,这次是不成功,便成仁。”
  太平见情形仿佛激烈:“哥哥,我们看完了再走可好?”
  李贤见武三思竟似有恃无恐,心里也替袁恕己捏一把汗,闻言就看崔晔,不知他意下如何。
  崔晔道:“殿下且自便,我便先告辞了。”
  他抱着阿弦,略向着李贤跟太平倾了倾身,目不斜视地往外而去。
  袁恕己正目送,忽地吴成折回来:“大人,花园假山处发现密室。”
  武三思脸色略变,李贤听说“假山”,悄悄问太平道:“之前你们是在假山外发现了十八弟的?”
  太平点头。
  此时袁恕己疾步地往花园而去,武三思沉着脸跟随,不多时来到假山之外,正是方才阿弦跟武三思对峙的所在。
  太平抱着怀中的劝酒美人:“之前小弦子就是从那山洞里出来的,难道真有什么古怪?”
  太平极想也钻进山洞看一眼,李贤忙拉着她:“妹妹,别生事,且袁少卿正办案呢,我们只悄悄地看就是了。”
  此时几个大理寺的差官从山洞里钻出来,道:“少卿,里头的地底下的确有个暗室颇大,只是里头并没有任何人,也没什么异样,且气息难闻,少卿还是不要入内了。”
  袁恕己好不容易得到了新的线索,怎肯罢休,回头对武三思道:“不知梁侯在此处设置密室,是为何故?”
  武三思道:“密室而已,何足为奇,长安城中家中设有密室的人也不在少数,或为藏宝,或为静修,难道在袁少卿眼里,都是藏着杀人?”
  袁恕己道:“梁侯也不必着急,是作何用途,入内一观便知。”
  武三思道:“我心底无私不怕人查,少卿自便。”
  袁恕己生得高大,微微低头进了山洞,武三思眼神闪了闪,也弯腰随着入内。
  如此只剩下李贤跟太平在外,太平又拽住李贤袖子:“哥哥,他们都进去了,难道我们就在此干看着?何况我看先前小弦子就是从这里出来的,你不想知道里头到底有什么?”
  李贤毕竟也是个少年,天生好奇,若非太平在身旁,他也早就随着入内一探究竟了,只是为照顾太平才勉强装作淡定之状。
  听了太平相求,李贤叹道:“我们进去看倒也使得,你只答应我两件事,第一,不许离开我身旁,第二,回宫后不许跟人炫耀,如母后知道我带你钻山洞子,我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太平一概应允。
  两人当即便也跟着进了山洞,李贤紧紧攥着太平的手,起初倒还罢了,越走视线越暗路途越崎岖,原本以为极短的山洞竟似看不到尽头。
  李贤心里没底儿,呼吸都粗重几分,掂掇之时,前方传来说话声音。
  乃是武三思道:“少卿可留神,这里黑黢黢地,跌倒了不是好玩的。”
  袁恕己道:“梁侯倒是脚步轻快,看着似熟门熟路,常来常往。”
  武三思干笑:“毕竟是我府里,当然比外人要熟络些。”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