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探幽录 >

第183章

大唐探幽录-第183章

小说: 大唐探幽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弦虽然看似不费吹灰之力阻止了杨立,但她心里却也捏了一把汗,正惊魂未定,听见敏之这句,立皱其眉。
  敏之的脸皮可算其厚无比,阿弦虽是跟着他,却从未跟他学过一招半式,当然……若说跟敏之过招的那几次也算是“调教”的话,或许他的确是成功的。
  阿弦只得将敏之的话抛在脑后,只看着杨立:“杨公子,你这是何苦?”
  那美人的画像被撕成碎片,散落于地,在杨立面前的是那碎裂的几片脸。
  杨立对阿弦的话置若罔闻,只低头盯着那些碎片,喃喃:“我对不起你。”
  贺兰敏之道:“你的确对不起他。”
  杨立虽仍低着头,却明显的一怔。
  敏之道:“不过,也是他咎由自取,不过是会唱几出戏罢了,就真的把自己当成女人了?一个不上台面的东西而已。”
  杨立的牙齿咬的格格作响:“你、住口。”
  敏之道:“既然不再卖笑娱人,入了杨府当公子的贴身小厮,那就该安分守己改邪归正,这样痴心妄想勾引主子……啧啧,我倒是没说错,落得这样下场,莫非不是他咎由自取?”
  杨立本极愤怒,听到最后,眼中大颗大颗的泪珠掉落下来:“你……你这种没有心肝的人,又知道什么?”
  敏之脸色略见异样,却笑道:“我是没有心肝,你倒是有心肝的,所以不仅要了他的人,还要了他的命。你比我强的多呢。”
  杨立闭上双眼:“你懂什么,你什么也不知道,只凭捕风捉影在此胡说八道。”
  敏之道:“我当然什么也不知道,包括他死的那天还恬不知耻地穿着女装,对么?”
  杨立猛然抬头看向敏之,敏之却不露痕迹地瞥了身旁的阿弦一眼:“桃红裙子葱绿撒花裤子,啧啧,着实地够骚情,比个女人都不换。”
  杨立几乎给他逼疯,猛然又长嚎一声:“我不许你侮辱他!”
  敏之道:“只怕他喜欢我的侮辱,毕竟,侮辱要不了人的性命。”
  “别说了!”杨立大叫,举手捧住头,“别说了,你到底想要什么?是要我承认我杀了人么?好,我就告诉你,我的确杀了人,你如愿以偿了?只管将我带走入狱砍头就是了!”
  正此刻,门口有人唤道:“哥哥。”
  敏之陡然回头,却见身后门口站着一名黄衫少女,生得面如芙蓉,气若幽兰,正是杨立的胞妹杨尚。
  杨尚走进门来,向着贺兰敏之屈膝行了一礼:“见过周国公。”
  敏之微微昂首:“免礼。”
  杨尚复道:“我哥哥近来因身子不适,每每生出许多幻觉,故而他所说的话不能当真,请周国公宽恕。”
  敏之哼道:“是么?”
  杨尚平心静气:“敝府的确曾死过一个小厮,只是因跟别人争风吃醋,想不开自寻短见而已,周国公切勿听从别人的话,作出许多无中生有的臆断推测,毕竟杨家跟武家乃是至亲关联,谁的脸上黑了,也是不好看的。”
  敏之听罢笑道:“话不是这么说,我的脸上向来都是黑的,不怕再多黑一点儿,倒是你们杨家,满脸清清白白干干净净,让我羡慕的很呢。”
  杨尚道:“殿下您说笑了。”
  敏之道:“是不是说笑,大家各自明白。”
  杨尚道:“那么,周国公意下如何?”
  敏之望着她端然庄重的脸色,忽然凑近过去,道:“我意下如何,你心里岂不清楚?我要的很简单,就让未来的太子妃陪我……”他低低地在杨尚耳畔说了一句,然后换来一记响亮的耳光。
  阿弦早在杨尚露面的时候就开始仔细打量这未来的太子妃,却见她举止谈吐都无懈可击,果然是个极合适的人物。
  但是在敏之开始跟她对话的时候,阿弦却又嗅到不对,果然接下来敏之所说的话,简直让阿弦无地自容,自觉跟着他一路,实在是羞耻的很。
  本来以为贺兰敏之要查那小厮身死的真相而已,谁知他只是打着要查明真相的幌子,来要挟杨家兄妹,如此行为,可耻。
  阿弦忍不住道:“殿下!”
  敏之跟杨尚齐齐转头。
  阿弦道:“殿下,我们该走了。”
  敏之道:“急什么,好戏才刚开始呢。”
  阿弦正要再说,杨尚忽然道:“若殿下的用意如此,那我也没有法子,只好将此事揭穿了。”
  敏之道:“你指的是何事?”
  杨尚道:“府内身亡的那个小厮,的确曾经是一名戏子,也算是小有名气,后来自愿卖身进了我们府中,只是他毕竟出身不佳,改不了那本性,常常鬼鬼祟祟地扮作女装,拿腔作调,父亲因看不惯这种做派,训斥了他几句,他却竟是个有些烈性的人,竟冲动自缢身亡。”
  杨尚面色淡然,侃侃而谈:“但毕竟死者为大,我们又觉他也不过是个可怜人,故而胳膊折了往袖子里拐,只不提此事而已。底下奴仆们无知,传出了他暗恋丫头不成而自杀的话。这所有的一切,就是如此。”
  敏之道:“既然这样,为何令兄长还藏着那人的画像?”
  杨尚道:“我哥哥当初也十分喜欢听他的戏,故而曾为他画了一幅画像,他死在我们府里,哥哥自觉大有责任,才如此神不守舍。周国公该体恤哥哥的一片善心,而不是借机欺压。”
  杨尚从头到尾说来,毫无破绽。敏之不由看向阿弦。
  阿弦早瞧不起他要挟杨尚的行为,便故意转头看向旁边,一言不发。
  敏之哼了声:“有这样天花乱坠的伶俐口齿,跟虚伪假善的高明做派,就算你将来成了太子妃,在宫中也必然能如鱼得水,我先恭喜你了,妹妹。”
  杨尚道:“多谢。”
  出了杨府,敏之气恼回头:“你先前如何不帮着我,反跟那两兄妹一起反咬?”
  阿弦道:“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敏之指着她:“你还不闭嘴?”
  阿弦方问道:“周国公为何知道那‘小厮’的事?”
  敏之得意起来:“你当我是酒囊饭袋么?我留意杨府的事情多日,当然派人查的十分详细,本来是知道的,曾经有个红极一时的曲戏,自请卖入了杨府之中,那日你说看见一个女子自缢,我虽不信,实则疑惑……慢慢地就想通了。你所见那自缢之人,的确并不是女子,而是那小厮,但他的确身着女装。”
  阿弦道:“真相的确如杨小姐所说么?”
  敏之道:“绝不是。”
  “殿下如何这般确信?”
  敏之道:“这是一种直觉。”
  阿弦沉默,敏之道:“我的直觉向来很准……比如看见你的第一眼,我十分讨厌你……”
  阿弦充耳不闻地打断他:“那么,殿下之所以要利用你的这种直觉的理由,就是要挟杨小姐么?”
  敏之嗤地笑道:“我当然是跟她玩笑,本想看她吃瘪的模样,谁知那丫头到底是注定要当太子妃的人,居然如此镇定自若。”
  阿弦半信半疑,敏之却道:“小十八,你这般在意此事,总不会是在吃醋?好吧,我答应你,将来我兴许,也把你当作那景无殇如何?”
  “景无殇”正是那死去小厮之前的艺名,阿弦道:“敬谢不敏。”
  两人上车,阿弦见他转头看着车窗处,眉宇间有一丝淡淡悒郁之色。
  阿弦心中犹豫转念,轻声问道:“周国公,你是不是真的喜欢杨小姐?”
  当初敏之带她来杨府的第一次,阿弦就看出几分端倪,敏之的行径虽然粗鲁无礼,但阿弦总觉着他对杨尚并不是表面上看来这般粗野放诞。
  若真的喜欢一个人的话,似敏之这般的做法可就大错特错了——阿弦心里想。
  敏之挑眉:“美貌又聪明的女子,我从来喜欢。”
  敏之的回答却超出了阿弦的预计,他望着阿弦又多加了一句:“尤其是得不到手的,我最感兴趣。”
  阿弦无言以对,觉着自己居然想劝敏之“换一种法子”表达喜欢之意,这实在是脑抽之极。
  此人根本不配杨尚!
  且说袁恕己自得了阿弦“通风报信”,仍带着玄影回到大理寺。
  之前他沿着京兆府罗狱卒跟司曹参军杨行颖两条线查下去,略有所得。
  宋牢头向来“与人为善”,就算不喜一个人,也不会自己动手,何以对罗狱卒一反常态,据老罗招供,那一次两人动了手,却是因为一个人。
  那人……是当时正薄有些名气的戏伶,名唤景无殇的。
  老罗道:“那夜我们一行看过了景无殇的《踏谣娘》,那小景儿的女装扮相实在是好看,让人心痒痒,不知是谁说如果能跟小景儿睡上一宿,死也甘愿的,我听见了,不免笑他们不开眼,那姓景的一看就知道是个千人骑万人踏的,又脏又烂……我只是说了这几句而已!老宋不知怎么发了疯,就打了我!”
  宋牢头并不是当场动的手,而是事后才发难,这件事,也是老罗想了好久之后才明白过来的。
  故而在袁恕己的记录簿子上,多了一个“景无殇”的名字,可是在曲院里查问了许久,都说他已经不在此道,像是已经做回了平民之类……踪迹竟无处可寻。
  至于杨行颖,此人倒的确是个耿直好汉,据袁恕己审问,他对宋牢头的为人等并不清楚,只是单纯听说了李义府卖官之举,无法容忍挺身揭发而已。
  袁恕己本是想把“景无殇”这一节告诉阿弦,怎奈又贺兰敏之搅局,仓促中便未曾说明。
  如今又从阿弦口中知道,鸢庄灭门案的主角钱掌柜参与其中……还跟之前崔夫人的被劫一案相关,袁恕己有些头大。
  第一,如今可以证明的是,宋牢头,钱掌柜都是不系舟的人,那么……引发了老宋失态的“景无殇”,又是何等身份?如今身在何处?
  其二,不系舟的人发难,竟又是向着崔玄暐的家人,他们的胆子也实在太大了些。
  第三,老宋居然被杀,这杀死了老宋的,又是什么人?这一点,也正是袁恕己当务之急要尽快查明的。
  这三个问题之中的两个很快得到答案。
  袁恕己不知道的是,不系舟的人发难,其实并不是向着崔晔的家人,而是更可怕,他们是冲着太平公主。
  而第一个问题,是阿弦为他解答的。
  这天傍晚,阿弦沿路往家走,远远地有一人举手招呼:“十八弟。”
  阿弦一见来人,心中欢喜,加快步子迎了上去:“卢先生!”
  原来这来者正是卢照邻,卢照邻见她满面喜悦,自也觉着高兴,便道:“我本要去你家里找寻,又怕唐突,知道你每日打这里过,索性走来碰碰运气,可见我的运气竟也不差。”
  阿弦道:“先生寻我,不拘叫谁告诉一声,我立刻就到,何必亲自找寻?”
  卢照邻道:“这件事我要亲自跟你说。”
  阿弦见他郑重:“不知何事?”
  卢照邻道:“不日我要离开长安,前往洛阳,我是特意来跟你说声儿的。”
  阿弦吃了一惊:“先生要离开长安?”
  卢照邻道:“是,两日后我在飞雪楼上宴客,十八弟你一定要来。”他说到这里,脸上浮现一种略见苍凉的神情,“毕竟此刻一别,我也不知还能不能再回来……也许就一别经年,江湖不见了。”
  阿弦听得心惊,又见他仿佛颓丧,便举手在他臂上轻轻一按安抚:“先生不要这样说……”话音未落,阿弦的手猛地自卢照邻臂上弹开。
  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