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1871神圣冲击 >

第24章

1871神圣冲击-第24章

小说: 1871神圣冲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类比,圣公会就类似于大宋朝廷邸报,仅仅就一份报纸(一个教会),美国传道力量就类似于其他各类私营报纸,后者数量非常多,派别眼花缭乱,乱哄哄的,甚至彼此有仇水火不容,但一份邸报销量就相若于所有杂鱼的销量集合。仅仅因为美国南方新教教会沾了为三皇洗礼以及被海皇帮过一把的好处,以及朝廷在列强间比较喜欢美国。

美国是第一个先后和宋国、清国签订首个对等条约《蒲安臣条约》的国家,从美国修建大铁路开始,宋国人想成为美国国籍很简单,买船票到美国就行,所谓的落地入籍。其他列强还是太凶,所有条约都是或多或少的不平等,即便是汉奸洋奴横行的宋国朝廷也感到很难接受,经常呻吟来呻吟去,让只觉的他们是三桂党的无知小民觉的这些大人是咋这么麻烦?你们不就是洋奴吗,呻吟给谁看啊?皇帝谁坐不行,即便白皮洋人牛比当了皇帝,只要不让我们饿殍遍地也可以。

再其次就是天主教,天主教也有教会学校,只不过它们数量少,天主教喜欢整个整个街区的收人,文盲率较大,育婴堂很多,办初等教育在数量和辐射面上不敌英国和美国新教,不过人家走的是高端路线,其高等教育也极好,有几家大学,但都位于大城市。

再往下,就是些不知名的小教会的教会学校了,这些学校并非说会把你子弟教坏了,相反,一样教的不错,出来办工厂开商业去洋行都没问题,仅仅弱点是要自己通过大宋科举考试才能做官,而出题考官都是大教会里的家伙。

教会学校就类似于正统洋装,穿出去不会掉价,但是除了正统洋装外,还有中西合璧的洋装。就是各种工商学校,教你洋文啊、两栏西洋式记账啊、烧玻璃啊、做肥皂啊、修手表啊、磨眼镜啊、甚至于跑船当水手啊,这都是教人谋生的技能,并不以贵为追求,但谋个小康绝对没有问题。最下面的就是儒家私塾………出来不知道干嘛,办个报纸当个记者?也许也可以去上海参加满清科举哦。

打听清楚之后,老三浑身出了一身冷汗:奶奶的,从老爷子私塾出来,老子儿孙要去《韶关新报》这种货色当差吗?但是又气得跺脚:恨自己下手晚了,老大老二都进了培德新教系统,还把路子塞满了,自己难不成还要等一年?

本来想等一下,到明年培德新一届开学再说,毕竟进了培德小学,就是朝廷百官一个派系了。但是想到自己子孙某一天也可能成为《韶关新报》那流氓一样的玩意,老三再次跺脚,心道:“尼玛的!你们是程朱理学一系的,但老子儿子加入陆王心学一派也是儒家不是?反正不能等变成一文字大流氓!”

说干就干,韶关城的八个小学老三全走了一遍,到晚上的时候,这人胸口戴个十字架得意洋洋的回来了,特意去拜访了二哥,笑道:“二哥,你现在是洋教学生他爹和爷爷了,弟弟也不羡慕,现在我儿孙要奉全球最强之维多利亚女皇为教主了!

俺们家加入圣公会的韶关文会馆了,你家免试入哈佛,咱家免试入剑桥!知道啥是剑桥不?全球霸主的最好翰林院,全球最强!听听,有剑字,听起来就霸气!”“是啊,你够贱的!贱桥,桥底下读书还不贱吗?!”老二根本没机会说话,就老三滔滔不绝的讲述自己的奇遇,只能在肚里狠狠骂道。

老四跑了几天,在天主教那里有了眉目,虽然也错过了入学时间,没法直接上学,但他一咬牙把儿子弄进天主教唱诗班了,这叫预先准备,回来亦是得意洋洋:“我儿子现在和海皇拜一个上帝了!你们算老几?”

老五去找了本地教会刘雅各的学校,但是因为刘雅各的教会仅仅是立足本地的,教育资源较少,学校容纳量很有限,因此入学资格十分严苛,必须家人都是他教会的才行。李家子弟读书因为有钱也许不难,但全韶关谁不知道李濂文几个儿子全都是妻妾成群的,基督徒不得纳妾或者实质性不忠于正妻,那么即便混个名义基督徒,对李家人来说也是难如登天。“难道我要把小妾都送走?去尼玛的吧!”老五悻悻的无功而返,打算安心等明年培德新一届开班再说。

几个哥哥发疯的在城里乱窜,老六也故作发疯状,其实跑出去满城玩了。结果不好好学习,就过不了母夜叉那一关,听说老三老四都搞定了学校,他老婆关起门来,咬牙切齿的把搓衣板扔在老六面前。“你再等几天,我这天天跑……”身体孱弱的老六在老婆面前身体抖得像树叶。

“你还有脸讲?我告诉你,老爷子不管了,要是你不能把儿子弄得出人头地,你就等着被那几头白眼狼扫地出门吧?你让我们母子俩跟你喝西北风吗?给我跪下!!!”老婆一声怒吼。老六乖乖的跪在了搓衣板上。“低头思过!”老婆又一声大吼。老六乖乖的把头低下,做闭目沉思状。“想好怎么办了吗?”老婆又一声大吼。“不就是个洋教蒙学吗?”老六垂头丧气的说道:“我好好想想,明天认真的打听,绝不偷懒了。”

过了几天,老六杀气腾腾的带着儿子去了城外:那里有一个学堂………海宋韶关皇家陆军小学。但是下午他又垂头丧气的回来了,不仅是他,他儿子也把脑袋耷拉在脖子上,两人有气无力的一摇一晃的走了回来,宛如一对喝醉了母鸡和小鸡。

“怎么回事?!”母夜叉大吼。“这不能怪我,他们入学十分怪异:先搞什么上蹿下跳的,让明仔跑一段又折回来,我看明仔累得都翻白眼了。然后又让明仔双手挂在一个木杆子往上脑袋,叫什么引体朝上?明仔呼哧呼哧了半天,也没能朝上。然后那个军头就让我们回来了。”“打死我也不去。”老六儿子浑身都是土,他后怕的叫道:“老爹,你是说让我做官的吧?做官至于跑来跑去和拉杆子吗?这是让我去拉皇帝车吧?”

“混蛋!”看老婆脸色越来越不好看,老六一巴掌抽在儿子肩膀上,叫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现在当贵族的都是当兵的,你能参军,那就是个吃皇粮的,而且你不是不喜欢读书吗?骑洋马挎洋刀打洋枪不好吗?你又不是没见过宋军当年入长沙城,一排排的僵尸那样,威风吓死个人啊!”

他其实没打算说服儿子,儿子和一群小孩入学测试时候,他就看比人家高一头的儿子被别人拉得老远,那群小孩简直是一群野猪啊,标准的猪突!一直读儒家书的儿子和他一样四体不勤,哪里想到要和一群野猪拼什么五十米往返跑,一群疯子啊!自己文质彬彬的娇儿怎么可能比得过那群野猪?他不过想说服老婆:看看,你老公我没有闲着,连丘八都让孩子去试过了。

不过母夜叉竟然点了点头说道:“那几个白眼狼以为自己儿孙很行,其实在我看来都是草包,凭什么就能科举压过别人一头?到时候别介根本学不会洋人的玩意,也考不上科举,反而落得四下不沾。若论从军,咱们在长沙看到那宋国军队确实挺威风的,听说薪水也很高……”

说到后来竟然脸红了一下,宋军攻破长沙之际,海皇本以为可以纳入自己地盘,没想到被强国干涉作梗,不得不吐了这块肥肉出去,那时候对长沙就是如看待自己城市一般,特意严格军纪:虽然在城外四里八乡抢劫一空,但要求不拿长沙人一根一线,入城检阅也特别强调了军威、军容,特别挑选了精锐部队入城检阅宣示军威,甚至因为军官白手套不足,特意等了两天,辎重部队送上来才在城里阅兵。

海宋自己吹嘘的整个东亚最英武军服(因为是皇帝设计的):海宋陆军军官军服的“鹰羽海潮十字魂”的鹰海系列,确实给老六那时候年纪还不大的老婆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没想到老婆竟然同意让孩子去从军当军官,老六也没辙:总得干点什么吧,否则就算让别房子孙压自己一头,谁能爽快。这样因为儿子体能不行,老六特意请了个退伍军官当教头,就在自己院子里训练体育、教习儿子军队操典,以便明年可以入学。

天天看着儿子从房子这头跑到那头,他还给儿子按了个所谓的单杠,就让他拉到二十个以上,否则就跪搓衣板………这点让老六很满意:爹不能天天自己在皇后面前当孙子啊,总算找了个伴。不仅如此,他还掏钱给儿子自己做了一套大体上的陆军军服,买了一条洋枪,连刺刀都在铁匠铺里打好了(民用枪支佩刺刀,这在海宋是违法的),慢慢的看着儿子抱着比自己脑袋都高的上了刺刀的洋枪在院子里“发威马驰”、“腾瑞特”,老六突然感到一种满足感:就得当军官,震死那几房连“引体朝上”都做不了的软蛋子孙。

老五看着老六天天热火朝天的操练自己儿子,心生羡慕,和老六一商量,两个年纪都不大被各个老狐狸哥哥欺负的弟弟一拍即合,老五把自己两个儿子也送了来:现在三个小孩就可以“向右看齐”和“报数”了。过了几天,为了炫耀自己家也不是吃干饭的,老五老六特意请了其他几个哥哥全家参观自己的军事训练。

在最精彩的刺刀刺杀表演中,三个堂兄弟努力操着比他们都高的枪刺刀,踉踉跄跄、帽歪眼斜、气喘如牛的跑了几步,然后在稚嫩童音的大吼声中,刺刀狠狠的刺进了一人高的人形靶子。目睹这一幕,在场所有的男丁都不由自主的夹紧了大腿、捂住了裆部,目视得意洋洋的老五老六,大家都在心里大骂:“两个混蛋这是教小孩往哪里扎啊?太凶残了!!!”

020、你也应该看看报纸了

不患贫而患不均,恨人有笑人无,各房被老大激的;都如同乌眼鸡一样争着把自己的子弟往洋教学校里送,老爷子会不知道?李濂文这种满清做派的人,把儿孙、妻妾、仆役全部视为自己的私产,恨不得连儿孙晚上用不用夜壶都纳入自己控制之内,哪能容牛羊自己乱窜,老大家那套鬼把戏根本瞒不过老头子,找来他家管家一问,就什么都知道了。

但老爷子装不知道,不仅装不知道,心里还暗暗的夸赞老大:这小子果然是跟自己最久的家伙,从我这里学了不少处世之道,有前途。作为一个正统的儒家门徒、还捐了清朝官衔的他,在长沙旅居的时候,确实希望天朝天军赶紧把洋人洋教汉奸全扫进大海里去,但现在不是此一时彼一时了吗?

谁能想到这群洋教汉奸打起仗来这么凶?湘军不到被北京逼急了,根本不敢惹他们。既然人家强大,人家牛比,自己不也回来在人家统治之下了吗,于是这老儒生还要卫护儒教、抵抗洋教,但嘴里的:“赵三桂”的称谓已经就变成“宋国圣君”了。

前些年战战兢兢的回家,夹着尾巴做人,只是为了安全的活下去,确实忽略了子孙做官的问题,千年以来¨。电子书 ZEi8。COm电子书 。电子书 。电子书¨,所谓的中华各阶层“士农工商”的排序根本就是个幌子,真正的称呼是“官商工农”。中华人民非常勤劳,但这勤劳恰恰是为了不劳而获、让别人奉养自己的,哪怕自己因为本事运气不好,不能不劳而获,不能骑在别人脖子上当“人上人”,也要让子孙好好念书参加科举,去做官!官阶层就是最成功的不劳而获阶层。所有中国人的梦想!

因此曾经的官绅家族的家长李濂文对自己家成了一家成功的商人,虽然略感欣慰,但还是感到不满,商人再成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