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清穿日常 >

第515章

清穿日常-第515章

小说: 清穿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爷见侍候她的宫女没有一个人敢‘劝诫’的,只好他来拉着她去里屋更衣。

其实他有时也很奇怪素素身边的人怎么会这么‘畏惧’她?

他明明觉得她是个特别容易被哄骗的人。

以前他还担心过她身边的宫女和太监自作主张来摆布她,所以他在府里时几乎就连东小院的事都一并管起来了,苏培盛也被他暗示过多看着些东小院的人。

不过后来他发现素素能镇住她身边的人后就不许苏培盛手伸得太长了,免得苏培盛养成习惯后对东小院的人指手划脚,反倒不美。

素素听话的很,他牵着她到屏风后,她就乖乖跟着他走,让她站着不要动,她就真的一动不动,还会配合的抬胳膊伸手转身。

说她是真醉了吧,可看眼神不像。

四爷也升起了兴致,说来素素替他更衣一辈子了,他除了在床上解过她的衣服外,不曾在别处解过她的衣服。而解下来却又不做别的,只是为了给她换上另一身。

屏风后还摆着一张小些的贵妃榻,临窗的墙角下摆着一排柜子。他才刚把她的外衣脱下,看看宫女放在这里的托盘中还有里衣,不由得好奇的问她:“你平时换衣服换不换里衣?”

李薇扑哧一下笑出来了,再也憋不住了,她坐在榻上笑问四爷:“爷平时换的时候难不成不换里衣?只换外衣?”别逗了,外衣固然会沾上灰尘等物,里衣就会沾上汗渍,更衣当然是更全套的。

四爷一听也知道自己问了傻话,不过此时他的耳朵都觉得有些烫了。

李薇就看他好像是严肃了点,弯下腰来给她解里衣。

里衣一脱,里面就只剩下一个粉红的肚兜了,上面爬着纤细的嫩绿枝蔓,枝头开着白色的素馨花。

肚兜要换不换都可以,不过托盘上准备的确实是‘全套’,所以四爷举着一件柳黄色的肚兜准备连这个都替她脱的时候,她抢过来要求还是自己来。

四爷此时却不像刚才那么‘害羞’了,他让她背过身,解开肚兜的丝绳,再从后面替她把换上去的那件肚兜系好。

等她再转过身来时,脸红的人就变成她了。

天知道当肚兜一松从身上滑下去时,她虽然赶紧抓住了,可他就站在她身后的感觉实在太强烈了。她不由自主的护住胸口,总觉得他站得那么高肯定能看见。

上衣换过,耻度高的是下面的纱裤。她里面可是穿着三角裤的。

这次她死活都要把他给推到屏风外去。

“朕给你换,朕还没给你换过衣服呢。”都换到这里了,怎么能不换完?四爷不肯走。

等纱裤脱下,李薇深深的后悔三角裤不应该做成系带的。

他的手放了上去。

……

过了一阵子后,守在外面的玉烟听到了里屋万岁吩咐道:“送热水进来。”

酒后纵情,再洗过后一上床她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时,玉烟就过来说公主们来向她请安了。

四爷早在之前就跟她特意说过,这些公主里还真有几个人物。特别是康熙二十九年就出嫁的纯禧公主,她算是康熙朝出嫁的唯二两个活得很好的公主之一。而且她还是康熙的养女。

四爷在一登基的时候就晋封她为固伦公主。除此之外还有康熙的三公主和四公主,四公主原封为和硕恪靖公主,同样也是在雍正元年晋封为固伦。

而三公主,也就是三爷的姐姐,同出荣太妃的和硕荣宪公主,不知是不是有什么缘故,今年四爷来之前才晋封她为固伦公主。

再有就是四爷收的两个养女,端仪和端静。

五位公主一齐向她行礼,其中更有几位年纪比她大的长辈,但此时却是她端坐受礼,她们在下面伏首。

虽然前几天时已经见过了,但说起来她们其实还是陌生人。

李薇接见她们之前,四爷跟她提过说公主们可能会提一些要求,但不必在意,在她身边陪着她一起见公主们的太监们会记下一切,她只需要听着就是了。

因为公主们所提的要求并不是她们的本意,更多的就像是事先背下来的演讲稿一样。她们所说的话都是那些部族不方便在更正式的场合里提的条件。

李薇听了这几天,总结下就是所有的部落都在对着四爷哭穷。

他们的粮草不够了,所以马啊羊啊都要饿死了。他们的女儿没有办法带着丰厚的嫁妆出嫁而夜夜哭泣,他们的儿子空有一身武艺却打不到上好的猎物。

这里的女儿和儿子都是虚指,泛指部族里的族人。

说来说去就一件事,就是希望朝廷的赏赐可以多一点,每年拨过来的金银粮草可以多一点,每年需要他们上贡的再少一点,希望天可汗可以允许他们去更大的地方放牧,他们的儿子可以去更远的地方打猎。

如果他们跟别的部族因为草场等问题发生冲突时,希望天可汗能站在他们这些忠诚的人的身后,他们像爱着父亲一样爱着四爷,祈求着四爷的慈爱给多给他们一点。

说这些事的时候,公主们的口吻几乎不会有任何起伏,简直就是干巴巴的没一点感情。不过说完后谈起山庄里的景致,每一次的宴会,李薇赏下的首饰和布匹,她们的声音就充满感情了。

☆、第425章 一报还一报

论起给诸位公主的赏赐;以纯禧公主的最为丰厚。李薇在私底下则把五爷和七爷给端静、端仪二人的拿给她们。

可能离得远了反而会更大胆的表达感情。这次北巡前,五爷和七爷都分别拐着弯的找上她;请她带东西给端静和端仪。这些四爷都知道;还刻意避开给他们找她的机会。连递消息的都是张德胜,说不是四爷的手笔她还真不信。

端静和端仪虽然嫁人还没有多久;但却都像一夕之间长大了一样。她们看着都有了三十岁女人般的成熟和稳重。

李薇也不自觉的不再把她们当小孩子看;而是像个大人那样跟她们对话。

“这是你九叔特意让我送来给你们的,他道过两年等端恪过来了,想请你们多照顾她一点。”李薇道。

九爷是一熟起来就一点都不认生的人;事实上他还送了礼给她;请她在宫里多照顾端恪。听说长春宫那边也被拜托过了;东六宫里也是可劲的送礼。叫她事后一打听;宫里真是该打点的都打点了。

李薇也搞不清九爷是不是真的富可敌国;还是只是手松而已。以现在的生产水平来说,一口气修成个世界首富,一是挖国家墙角,二是做些垄断行业。比如当年的曹家在先帝的暗示和默许下掌握着江南漕运、东北挖参、采珠这三样,才算能把欠国库的银子给勉强补齐。

但曹家那是有先帝撑腰。九爷哪儿来的撑腰的人?他要来钱,必须要有门路,这门路上头就是皇上的青眼。可是不管是先帝还是当今的四爷,好像都没有替他撑过腰,让他去占一门或几门垄断行业抓银子啊。

四爷只是说:“老九就是个借钱买衣服的人,不管自己兜里有几个,花得永远比存下的多。”不过他也说现在九爷是懂事了。

听到家乡的消息时,端静和端仪二人并没有什么反应。倒是纯禧公主问了问恭亲王府的事,她就是常宁的女儿,不过幼年时就已入宫,按说对恭亲王府没多少印象和感情的。

四爷给她看过纯禧公主往前送进京城的家信,公主对先帝十分孺慕,信中都可以看得出来,对先帝关心得很,连带着对后宫的几位佟佳氏都不错。但是对恭亲王府却是在康熙四十年后才在信中稍加问候。

“那时起恭王叔的身体就大不如前了。”四爷叹道。

两年后,恭亲王常宁逝。纯禧公主曾想回京奔丧,不过只是跟身边嬷嬷提了两句,之后就再无下文了。

这里头有多少复杂纠结不得而知,此时坐在李薇面前的纯禧公主却是十分平静又坦然直接的问起了恭亲王府。

恭王常宁虽然好像并不得康熙爷的喜欢,但他的儿子生得非常得多。为了防止纯禧问起时答不上来,李薇在四爷的一对一教学中背得生不如死。因为常宁在世的有十三个儿子,子再生孙,孙再有重孙,嫁娶无数,结亲无数。

纯禧问起时她便要如道家常般娓娓道来,就像她跟常宁一家亲密得不得了,平常这些事就在嘴边一样。她做这些,都是因为四爷道公主抚蒙远嫁受苦良多,纯禧当年或许与恭王并不亲近,但现在老父既死,她可能也有些悔意,哪怕这些兄弟们很多见都没见过,她也想多知道一点他们的消息,关心他们的近况。

四爷说得很动情,她听了也很动情,不免脑补出一个中二时的小女孩以为父母不要自己,远嫁后才发现子欲养而亲不待,现在后悔也没机会弥补的故事。

套到自己身上,更加觉得受不了。再看纯禧公主就同情得很了,相处起来反倒少了几分拘束感。

公主们会一直在这里住到圣驾回京时。

李薇知道四爷这么表达出去公主的荣宠,真的会有作用吗?实在是大清死在蒙古的公主太多了。总不至于在宫里就养得好好的,一嫁人就成脆皮了。

实在是由不得人不去阴谋论。

四爷在前头也是时常叫驸马们坐陪,宴饮时更是不会忘了他们。此时他刚刚结束一场酒宴回来,身上还带着席上的酒气,更衣后坐下休息时听她这么问,想了下才回答她:

“朕也不知道。”

李薇有点讶异,她没想到他会在她面前直陈说不知道。

四爷端着茶时不时的抿一口压压酒气,整理了下脑中的思绪,从头给她说。

说起大清对蒙古下降公主这个做法,在一开始确实是还起了一点作用的。但要知道大清下降的公主肯定做的是正室,生下来的儿子那就肯定是朝廷册封世子的唯一人选。长久以往下去,蒙古各族首领身上都流着大清公主的血。

长此以往,这些出于大清公主的部族首领还算是纯粹的蒙古人吗?他们是会更亲近大清,还是把本部族的利益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蒙古人当然不会干站着让人欺负,渐渐的大清公主再嫁蒙古,生孩子的越来越少,再后来连活下来的都很少了。

大清肯定不能因为公主之死存疑就跟某一蒙古族打起来,哪怕他们只挑其中一个来杀鸡儆猴,剩下的蒙古族也有可能因为唇亡齿寒而跟大清对上。所以只能这么含糊着过去。

不过大清也不是只有嫁公主一个手段来控制影响蒙古,就像大清当年还在草原上时,各个王帐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大汗自己的兄弟、儿子也时常打成一锅粥。

四爷淡淡道:“他们既然不要大清的公主,那也不必留着他们的台吉之位。”

早年十三爷的两个妹妹抚蒙不久后就去世,到现在来拜见四爷的蒙古王公中,就已经看不到那两位驸马的身影了。蒙古王帐里的权利交接是十分迅速的。

敦恪公主,李薇还帮她准备过嫁妆。四爷前年就已经给敦恪公主的驸马安了个罪名,剥夺了他的和硕额驸之爵,虽然还是台吉,但穷台吉与富台吉,有多少奴隶,占有多大的草场,这可就难说了。

温恪公主的驸马,四爷也已经打算找机会把他给抹了。

但他们是宁愿公主们都好好的活着,也不愿意事后再去报仇。所以四爷才会这么努力的给公主们加恩。

“只是朕也不知这样有没有用。这世上如蒋陈锡一般目无君父的人有多少?”四爷摇头,“朕看不穿人心,又不能坐视公主陨命,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削弱蒙古王公的实力,把他们的部族拆得更多更小,消耗他们的奴隶和战士。

只有他们弱小的必须要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