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恶女传说 >

第1章

恶女传说-第1章

小说: 恶女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剃度 。。。 
 
 
  冬日的乡间是闲适而美丽的,地里的庄稼都收了上来,离明年下种时候还远,田间地头都是一片空荡荡。孩子们在田野间玩耍,平日早起晚睡的女人们此时也闲了很多,往往要到太阳都升了起来才揉着眼睛起床,做饭洗衣之后就再没别的事情,多有聚到外面闲磕牙的。
  劳累了一年的男人们不再去管女人们的闲磕牙,也聚在一起或喝酒或小赌一把,尽情享受着这一年里最难得的农闲日子。
  这样的闲适安静,让人只觉得慵懒舒适。但在村口的一户人家里面,此时突然传出的咆哮似乎连飞过上空的鸟都惊了一下,翅膀颤抖地往下看。
  
  发出咆哮的很明显是这家的主人,他双手捏在一个年轻妇人的肩膀上,平日温文尔雅的脸上此时写满了焦急和不相信:“你再说一遍,姐姐她真的不见了?”妇人嫁过来已有两年,这还是头一次看到自己夫君这样焦急,眼里差点流下泪,但还是回答道:“是,今早我做好早饭去叫姐姐的时候,她就不见了,相公,这可怎么办?”
  一紧张妇人就开始绞起手来,看她也一脸紧张焦急的样子,男人放下握住她肩头的手:“姐姐她竟然要出家,算了,你在家看孩子,我去观音庵寻一下。”妇人那已出眼眶的泪又忍了回去:“可是相公,这都一早上了,姐姐她只怕已经剃度了。”
  
  男子转身,咬牙切齿地道:“剃度了就还俗,难道我还养不起个姐姐。”看着男人脸上的狰狞,妇人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可是你定拗不过姐姐的。
  男人的身影已经消失,妇人站在恢复安静的院里,直到房里响起婴儿的啼哭这才快步走进房里去哄孩子。
  男人的匆匆离去让正聚在村头茶棚里喝茶的人眼里一亮:“那不是秦秀才吗?他怎么这么慌张,出什么事了?”有人摇一下酒壶,往自己杯里倒了酒才说:“你们还不知道吧?秦家大姐这段时日都说自己要出家,看这样子,只怕是走了,秦秀才去寻她的。”
  
  出家?这个消息如同一个鞭炮在人群里炸开,有人啧啧一声:“她出家也好,不然就她那名声,谁敢娶?”哧,旁边有人笑了出来:“只怕你是怕自己压不服吧,况且人家也看不上你这个老光棍。”
  被说的那人也不生气,只是喝了杯酒就说:“去,你也别说我,你不也成天在秦家门口晃悠?不然那额头上的疤是怎么来的?”有疤那人不自觉地摸了下额头,这是秦大姐用菜刀砍的,从没见过那么美貌但性子也那么烈的女子啊,可惜现在这个女子就要去侍奉佛祖了。
  
  短暂的沉默过后,有人小心翼翼地问:“那个秦家大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老听你们说她有多凶多凶,可全村这么多的女人,没有一个长得像她那么标致,说话那么和气。”说话的是个年轻小伙子,别人推了他一巴掌:“你啊,才跟你爹从外面回来没几年,当然不晓得,这个女人,哼,十三岁就敢拿着菜刀把秦家大伯从家里赶出去。”
  这一开了话头,别人也七嘴八舌地开始说起来。说起这位秦家大姐,那话可就长了,她闺名芳娘十三岁那年没了父亲,一向游手好闲的秦家大伯见自己弟弟死了,没有半点哀伤反而高兴无比,弟弟留下来的田地家产自然是归了自己。
  
  几个侄子侄女里面,小一点的侄女就把她卖到城里人家做丫鬟,芳娘虽然定了亲,可她一张面皮长得好,想办法退了亲,到时寻个有钱人家把她送去做妾,又是一大笔钱财。
  剩下一个侄子也翻不起天,每天给点吃的养大了,等十三四岁就让他去外面做伙计养活自己,到时也老而有靠。
  
  秦大伯算盘打的精,等丧事一办完就急不可耐地对众人表示要搬进秦家,照顾他们姐弟。这在乡间也是常事,众人还有说秦大伯好心的。谁知秦大伯话音刚落,芳娘就说多谢大伯的好意,只是二十年前已经分了家,况且祖父去世之前也说过,弟兄们各是一家,以后再无瓜葛。
  见芳娘如此说,邻居们也有记起当初秦家祖父还活着时说过的话,于是各自散去。秦大伯那里甘心,还要再说,不料芳娘竟拿出一把明晃晃的菜刀来,说大伯打的什么主意她是清楚明白的,大伯今日要敢进了这屋做了这家的主,那就先问问过不过得了这把菜刀。
  
  秦大伯本以为芳娘不过弱质女流,纵然聪明伶俐些也不会太过,刚要伸手往她脸上打一巴掌,就被菜刀劈了下来,差点劈掉一个大拇指。秦大伯好吃懒做,手上哪有几分力气?又看看侄子侄女们都站在芳娘身后不发一言狠狠地瞧着他,晓得今日这便宜是占不到了,只得发几句狠话就走了。
  秦大伯这一走,芳娘这凶悍名声就传了出去,也有几个小痞子想去占占秦家的便宜,谁知都被芳娘轰了出来,这样芳娘的名声越传越厉害,她原本的婆家也借此退了亲。
  
  退亲之后更是各种议论都有,芳娘却像没听到那些议论一样,白日里带着弟弟在田里耕作,做饭洗衣的事就交给了年方九岁的秦家小妹。到了夜间姐弟三人就在灯下,秦家小弟念书,芳娘做些针线,秦家小妹也学几个字,免得做那睁眼的瞎子。
  秦家小弟是个聪明的,把秦家家传下来的半柜子书念完时候,文章也做了出来,三年前进了学,这时才有人上秦家议亲,当然议亲的对象绝不是芳娘,而是她的弟妹。
  
  给弟弟娶了妻,把妹妹嫁了出去。秦秀才娶的娘子是个温柔和顺的人,知道这位大姑子恩情重,服侍她如同服侍婆婆一般。众人都在想芳娘也算苦尽甘来,若有合适的人,只怕还能出嫁。
  毕竟她虽已经二十三岁,可是这年纪做人家填房也不算老,谁知竟得了她要出家的消息,怎不引人议论纷纷?
  观音庵只是座小庵,里面只有几个尼姑,秦秀才一张脸都红了,双手在上面如同擂鼓一样:“开门,快些给我开门。”叫了许久才有个小尼姑来打开一条缝,看着秦秀才道:“秀才,你姐姐说了,她心事已了,该了断尘缘,以后你和你娘子好生过日子去。”
  
  说完又要把门缝关上,秦秀才趁这个机会把门使劲一推就挤了进去,嘴里喊着姐姐。这样的变故让小尼姑瞪大了眼,刚要去追他门口又走来了个人,这人穿着华贵,气质高雅,一看就是那种手里有钱的施主。
  
  看见这人来,小尼姑也顾不上去追秦秀才,只是打了个问讯道:“这位施主,小庵今日有事,改日再来烧香。”来人微微一笑,伸出一只芊芊玉手把门推开,款款地道:“我今日不是来烧香的,是来找我儿媳妇的。”
  儿媳妇?小尼姑的眼眨了又眨,这庵里总共不过四五个尼姑,况且大都粗鄙,而看这人通身的气派,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这里哪有她的儿媳妇。
  
  来人唇又勾起:“我儿媳妇姓秦,闺名芳娘。”说着这人就走了进去,小尼姑的嘴巴一下张大,秦芳娘,那个远近闻名的凶悍女子,今日就要剃度的新尼姑,竟是面前这位太太的儿媳妇?
  观音像前,秦秀才满脸激动地拉着已换上僧衣,长发披到腰间的芳娘:“姐姐,做弟弟的究竟做错了什么,你打我骂我都可以,求你千万不要出家。”说着秦秀才想起那些姐弟三人当场互相扶持的日子,那泪就往下落,没了姐姐,这日子可怎么过?
  
  庵里的老尼手里拿着剃刀,地上还有一缕剃下来的头发,面上神色左右为难,芳娘来自己庵里那当然好了,她名声大,到时还可以说是佛力无边才让她出的家,那时香火银子可就多多地往自己手里来。
  可秦秀才这样哭泣,谁看见了都会伤心,这到底要怎么劝?为难之时,一个温柔的声音响起:“媳妇啊媳妇,你不说一个字就跑来出家,到底我这做婆婆的哪里对不起你?” 

作者有话要说:开新坑,好哈皮。话说感觉人都快闲废了,今后俺会努力,保持双坑日更的。




2

2、交易 。。。 
 
 
  虽然声音十分甜美温柔,可殿上所有的人听到这话都像被雷击中一样,老尼姑悄悄看一眼芳娘,皱着眉头开始想这芳娘定过亲没有?不是定亲后被退了吗,以后再没听说定过亲,这从哪跑来一个婆婆?
  芳娘秀气的眉微微一蹙,看向面前笑容和蔼、衣饰华贵,从那细致的脸再看到那双雪白粉嫩的手,虽然这妇人看起来也有三十多了,可自己曾经的婆婆陈大娘绝对比不上她半点。
  
  陈家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户,当初聘礼里有两只银钗退亲时候都还了回去,哪像这妇人发上戴的一色赤金?可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和自己家千差万别的人又怎会开口说自己是她儿媳妇?
  芳娘在打量妇人,妇人也在看着芳娘,传说中的美貌只怕是有些夸大了,但在村姑里面也算得上出挑。一张脸不像普通村妇一样那样黑粗,而是白净细腻。再往下看,妇人的眉不由皱了下,看见一双骨节粗大,布满老茧的手,就跟自家三等仆妇的手一样。
  
  不过只要有张好相貌就成,再加上那传说中的名声,更何况自己现在也算孤注一掷,妇人脸上的笑容更和蔼一些:“怎么,婆婆亲自来接你你还要执意出家?”
  说着妇人就要去牵芳娘的手,芳娘轻轻一抽就把手从她手里抽出来,仅仅只是一瞬,芳娘就感觉出来那妇人的手十分滑腻,这样的人和自己是天差地别的,这样人家怎会看上自己一个村姑?
  
  芳娘后退一步看向那妇人:“从没和夫人谋面,更不曾通过书信,这儿媳一说不知夫人从何说起?”果然是个聪明伶俐又有主见的女子,妇人心里更加满意,这样知进退的聪明人对自己更好。
  妇人眼珠一转:“岂不闻千里姻缘一线牵,我久慕秦家女子美名,心里早定下你为儿媳,谁知今日我特地来下聘,竟听说你要出家,这样好的儿媳怎能出家,这才急急来此。好媳妇,你也别在此剃度,快随我走吧。”
  
  妇人说一句,芳娘的眉就皱紧一分,等她说完又来牵芳娘手的时候,芳娘依旧没动:“承蒙夫人厚爱,只是小女已发下终身侍奉佛祖之愿,夫人的厚爱小女只有推辞。”秦秀才已经忍不住了,不管这妇人想的什么,姐姐不出家才是最要紧的事,嚷了出来:“姐姐,不管怎样先回家,不要在这里了。”
  芳娘看秦秀才一眼,秦秀才虽然现在在村里也算是有头脸的人,可是被姐姐这样一看,头就不自觉往下低。这一眼被妇人瞧在眼里,心里更加笃定芳娘就是最适合自己的那个人,不顾芳娘的推阻把芳娘的手紧紧拉在手里:“舅爷说的对,有什么事先回家再说,这里总是出尘之地,哪能用红尘俗事取扰?”
  
  老尼姑在旁看了许久,心里已经做了决定,上前道:“秦家姑娘,既然你尘缘没断,就随他们前去。”芳娘看着面前笑吟吟的妇人,还有在旁急的不行的弟弟,再加上老尼姑的这句话,眉微微扬起:“师太,庵中可有静室,我想借用一下。”
  
  秦秀才啊了一声,没想到姐姐要出家的念头还是没有打消,芳娘并没看他,只是看着面前的妇人,这人绝不是无故来此,心里打着什么主意虽不清楚,但要这样就能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