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医行大唐 >

第204章

医行大唐-第204章

小说: 医行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到攻击的魏博节度使罗弘信一边向朝廷上奏表,一边和宣武军展开了作战。可惜,战斗力差距很大,罗弘信的军队节节败退。宣武军占据相州等于把魏博生生截为两段,魏博节度使罗弘信的军队一部分退到东北方的魏州,一部分则是在新乡之北南下逃到了怀州。

。。。。。。

东都洛阳。

城北一个防卫森严的大帐中,庞诩手中拿着一个细长的小木棍正在指手画脚,木棍对着的正是一张军事地图。

“集聚兵力于怀州,新乡半日可下,两日就可到达相州城下,随后。。。。。。只要昭义军境内展开大战,我军就会全线渡过黄河,援军源源不断。抓住双方疲惫之机,再加上东侧的天平军、南侧的淮南、宣武军之东的徐州军同时响应;灵州与夏州两军会在背后给河东军重重一击。突袭两军疲惫之师,胜败在此一战。只要胜了,朱全忠和李克用将再无还手之力。最后,若战事不利。我军仍旧可以全线退守怀州一线。”

庞诩的身旁站着一名年轻人,他白皙英俊的脸有些潮红。能够得到左睿的参军事庞诩的指点,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荣耀,哪怕身为宰相的公子,杜晓面对这个传奇人物也是毕恭毕敬,一副学生的好学模样。

“渐离先生。。。不是说讨伐河东吗?却为何还要对付宣武军?”

“河东自然要讨伐,宣武军对朝廷忠心吗?朱全忠的势力越来越大。周边有他不想要的地方吗?若不是朝廷派兵在年前攻击新乡,朱全忠恐怕已经战胜徐州军,搞不好徐州已经归属于他。现在机会难得!大将军已经得到陛下谕令。无论是李克用也好,朱全忠也罢,一个都不能放过。明远你要明白,事可为。事不可为总在一念之间。河东与宣武军没有调和的可能。朝廷又如何能够和这两镇调和?”一番长篇大论,庞诩意味深长的看着杜晓。

杜晓仍旧有疑问:“小子也知道这两镇会威胁朝廷,可对两镇同时开战,恐怕胜机会小上很多。为何不先协助宣武军讨伐李克用?随后再对付宣武军,这样岂不更有把握些?”

庞诩微微一笑,他没有回答杜晓的问题,而是反问道:“宣武军与河东军哪个更强一些?”

“宣武军应该稍强,军队人数和作战力相对均衡。河东军的骑兵很强。步兵相对较弱,加上河东军要过太行。人员与补给相对困难。这样算起来,只要不出现意外情况,朱全忠不出昏招,最后的胜利应该属于宣武军。”杜晓可不是白白跑来东都,之前他做足了功课,有陈墨那样的老师,他对时局很了解。

“朝廷若是协助宣武军,设想一下,以朝廷和天成军的战力,再加上宣武军,共同对付河东军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庞诩再次问道。

杜晓回答的很干脆:“轻而胜之。”

“若如此,击败和消耗了河东军,宣武军与朝廷的兵员物资岂不同时被消耗。若。。。朝廷隐藏力量,朱全忠会看不出来?”

“当然看得出来。。。”杜晓的脑子突然清晰起来:“小子明白了,朝廷的意思是让势同水火的双方展开大战,消耗双方的力量,随后朝廷突然出手。这样朝廷想打谁就打谁,加上周围的布置,就是灭不掉宣武军与河东军,也会让他们多少年缓不过来,这样。。。。。。”

庞诩哈哈一笑:“明远明白就好!整个计划的关键在于淮南和徐州,宣武军暂时退出南线的争夺,扬州的孙儒又不安分了,这会牵制住徐州军和淮南的杨都统。好在,现在河东军就要展开攻击,宣武军的主力正在向昭义军集聚,徐州与淮南军可以夹击孙儒,时间还足够。大将军就要到了,若是子涵能够到来,此战的胜机会更大,全功在此一役!”

“子涵兄真的会来吗?”杜晓眼睛一亮,满脸渴望。

“就看陛下是不是放人了,这次的计划本来就是。。。陛下和子涵所定,子涵若是能来就会极大鼓舞士气。天成军自成军之日就未曾离开过子涵的影子,他这个掌书记可是定海神针,若能来与我相协,再有大将军坐镇,此战应无悬念。”庞诩一脸向往,此战若真的胜了,他庞诩将名震天下不说,史册上注定会留下浓重的一笔,他岂能不激动万分。

杜晓更是感慨万千,陈墨果然没有忽悠他,他这次东都之行学到了太多东西。尤其是军事上,庞诩这个老师很有见地,让他明白那些诗赋、明经、墨义根本毫无用处。勾心斗角、计算生死和诗文唱和、风花雪月完全不是一个等级,在京师一辈子也学不到这些东西。在京城和那些文人墨客唱酬,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在无病呻吟,他之前的日子纯属是在浪费生命和青春。

陈墨一个村医为什么不懂那些却能走到今天?他的算无遗策根本和修德、修心无关,只关乎一个基础的文字教育和经验,人需要头脑灵活,要经过历练才能够有运筹帷幄的机会。

五月,李克用手下大将李罕之、李存孝兵围磁、洺二州。

就在战争开启的同时,东都洛阳的天气也热了起来,一队天成军骑兵风驰电掣,带着滚滚黄尘进入城北的行营。一名身穿普通铠甲,面部围着麻巾的军官在庞诩的大帐前翻身下马。

随手就把手中的马鞭扔给身后的军士,大汉直接进帐:“先生,我来了!”

正在独自研究地图的杜晓愕然的回过头,进入大帐的大汉看到大帐内只有一个年轻人也愣了一下。

作为天成军的参军事,庞诩的大帐不经过通报没人敢进,这名大汉就这样径直而入,杜晓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

“你是杜晓杜明远吧?二弟的书信中提起过你,还说你很有前途,这次特意让你来历练一番。”大汉说着话已经摘掉了麻巾,一时间,大帐中尘土飞扬。

“。。。是大将军?”不用看,杜晓猜出来了。

“正是左睿!”

剑眉朗目,一副舍我其谁的强大气势扑面而来,不是左睿会是哪个?



302昭义军的吸引力

(感谢;逝去…独舞,毫无长处两位的打赏!)

含象殿中,陈墨平静的在等待。

董贵妃的再次有孕让皇帝充满了惊喜,同时更加谨慎,最近根本就不让董贵妃再出门。除了孟太后、陈墨等有限几人,其他人根本不准许进入含象殿,十二娘与另一名女医更是成为了董贵妃的专属女医。

听不到婴儿的胎心皇帝是不甘心的,当皇帝心满意足的出来,陈墨已经喝水喝饱了。

佟昭容在年前诞下一个女婴,而自诞下这个女婴,皇帝再未临幸过佟昭容,不再宠幸的意思已经很明显。而另一位最具皇后竞争力的何王妃马上面临临盆,让皇帝不得不两头跑,而且跑的很开心。

“朝廷也到了征讨李克用的时候,陛下该发兵了。”

皇帝刚刚坐下,酝酿已久的陈墨就开始按照计划行事。

“谁去?怎么也要有一个领军人物,没有名气的不行,没有经验的就会搞砸,要不大郎亲自跑一趟?”皇帝一脸阴阴的笑容,根本不像在征求意见,倒像是把陈墨推入火坑。

“微臣经验丰富不假,领军亦没有问题,问题是。。。。。。”

“怕死是吗?”皇帝戏谑道。

“不是微臣怕死,是陛下怕微臣死。”

“那你就别去了,看看让谁去合适?”

陈墨想想道:“样子怎么也要做出来,必须以朝廷大臣为统帅。朱全忠还挺会算计,就是这个人选有些难度。。。级别不能低,还要胆大心细。还不能派最强的士兵,太危险了。”

皇帝道:“户部张浚不是上蹿下跳很厉害吗?让他去。”

陈墨摇了摇头,皇帝早就知道张浚不可信任,不是和朱全忠私通吗,这次就派你带领老弱病残去送死:“此次虽是去搅局,可总要保住自己,怎么说也是朝廷的士兵。不能全军覆没,张使相去的话恐怕要走到秋天才能到昭义军境内。微臣认为吏部侍郎徐彦若徐侍郎不错,有胆色。也有头脑,能够周旋一番。”

别看张浚敢与杨复恭叫板,那是因为被逼无奈,实际上张浚的胆子很小。更没有领军经验。历史上就是他带兵去征讨李克用。以京兆尹孙揆副之。授孙揆昭义节度使,华州韩建为供军使,朱全忠为太原西南面招讨使,李匡威、赫连铎为太原东北面招讨使。

这是一次悲剧性的出兵,各镇之兵拖拖拉拉,加上杨复恭等人拖后腿,张浚领兵到了昭义已经是秋季。半路上,赴镇的孙揆就被河东军俘杀。随后各镇兵马一触即溃。张浚手下未曾一胜,朝廷除了自己全军覆没。什么也没得到,只是对李克用起到一些骚扰作用,后来还是朱全忠征服魏博才把河东军赶回太行山以西。

历史不同,魏博提前被朱全忠打通,出兵的日期和局面也变了,这次出兵是混淆视听的诱饵,张浚完不成这个任务。而徐彦若曾经领过兵,而且头脑灵活,胆子也大,还真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皇帝想了想:“那就让徐彦若做河东行营都招讨宣慰使,司储郎中张衍为副,任昭义节度使,董怀玉为供军使殿后。李匡威、赫连铎为北面招讨使,朱全忠为南面招讨使,王镕为东面招讨使,这样如何?”

陈墨道:“陛下的安排很合适,另外不要忘了除去李克用所有官职,也好让他拼一把。”

“会是一场大战吗?”皇帝仍旧有些担心,他担心朱全忠与李克用打的不够热闹,场面不够宏大。

“当然会,昭义军的吸引力足够!”陈墨很肯定。

历史上朝廷被朱全忠当了枪,这一次朝廷没派出那么多兵,这些军队纯属凑热闹。也就是喊得响不办事,朱全忠只能拿李匡威、赫连铎当枪。而这两人根本就不会听从朱全忠服调遣,只想保住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两个人是同盟,岂会让朱全忠轻易玩弄于股掌之间。昭义军的吸引力足够,无奈之下,打开通路的朱全忠只能自己动手。

“这就好,只要大战展开,大军雷霆一击,想来李克用和朱全忠会被严重削弱,随后吗。。。。。。”皇帝开始幻想,幻想那一天的到来。

“陛下,一旦我军击溃河东军与宣武军,我们是先取河东还是进军宣武?”

皇帝纳闷了,陈墨不是已经计划好了吗:“大郎不是说。。。击败河东与宣武军立刻就拿下河中吗?只要拿下河中就能断了河东军进入京师的可能,以后就可以专心对付宣武军吗?”

“计划赶不上变化吗?”陈墨笑颜以对:“陛下,河中什么时间拿都没有问题,李克用回了河东需要好好向养伤,隔着山短时间出不来。现在朱全忠最强,所以,微臣现在认为还是痛打打落水狗更合适一些!”

“痛打落水狗这词用得好,只要徐州、淮南尽力,加上北侧的天平军就是四面围攻。到时忠武军估计也不敢动,收回宣武就等于除去最大祸患,随后再取河中,李克用相翻天都不可能。。。。。。”

“陛下高瞻远瞩!也算是能文能武的一代明君了,微臣之敬仰如滔滔黄河之水。。。。。。”

“别忽悠我了,这可是你的计策,各种变化那厚厚的计划书中全有,这次就是想方设法获得一次大胜,让朝廷的威严遍及天下,海内皆服。。。。。。”

皇帝很嘚瑟很嘚瑟,说起那些写了五天的计划书,陈墨也不知道自己写了有多少?说起来都是眼泪,也是恨,恨的直咬后槽牙,被玩的一个通透,还不敢说出来,郁闷的无以复加。

半个时辰,皇帝终于嘚瑟完,陈墨的耳朵也要磨出茧子了。

“噢。。。对了,这次大战要赶紧结束,十一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