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医行大唐 >

第146章

医行大唐-第146章

小说: 医行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司徒。。。杨将军说。。。公务在身,神策军是陛下亲军,不能失了威仪,他。。。恕难从命。”牙将说的磕磕绊绊,脸色很难看。

不能失了威仪,难道让我大庭广众之下颜面扫地?

这可是自己的地盘,杨守立以为他是谁?竟然如此不给自己留脸面,李昌符立刻脸色铁青,他厉声道:“告诉杨将军,说这是我的车驾了吗?”

“末将说了。。。可杨将军。。。”牙将的声音很低,他可不敢说谎,李昌符这个人喜怒无常,还要担心自己的小命。

“不同意思是吗?”李昌符火往上冲,这个杨守立如此不知好歹,竟然敢这样欺辱自己:“给我把他们冲散!”

“是,司徒!”牙将哪敢不执行李昌符的命令,他在扭过头的同时赶紧问了一句:“司徒,若是。。。神策军动刀枪怎么办?”

“能不动就不要动。。。实在没办法就给我还手。”已经这样,李昌符其实被逼无奈,李昌符明白牙将的意思,这种冲突会引来更大的冲突,一旦动了刀枪难免要出人命,牙将在担心后果,也在提醒自己要克制。

牙将领命而去,李昌符感到自己越来越憋屈。养着这些人,养着皇帝,给他们提供住处粮饷,还要受这样的气,凭什么?

就在李昌符心中不忿的时候,前方传来一阵呼喝声,紧跟着,整个前面的队伍乱了起来。

“司徒快撤,打起来了!”还是那名牙将,他回来了,而且边跑边喊。

我凭什么撤?这是我的地盘!李昌符彻底火了:“给我打,狠狠的打!”

李昌符带的人很多,杨守立带的人同样不少。李昌符的手下是强悍的牙兵,杨守立带的是神策军天威士兵加自己的牙兵,双方可以说势均力敌,一时间,整个大道人声鼎沸,惨叫声连连。

最初的打斗只是拳脚向加,用上带鞘的战刀。随着冲突升级,杨守立的士兵抽出了只横刀,李昌符的士兵也不示弱,双方的斗殴开始急剧升级。。。。。。

凤翔府城本来就不大,打斗的声音立刻响彻整个城内。

光启皇帝一直在李昌符提供的行宫内修心养性,每天上午进行一个临时的朝会,他这个皇帝的责任就算尽到。光启皇帝最近身体还是有些不太好,这也是迟迟不动身离开凤翔的一个原因,好在有杜怀山和孙解在身边,用药加上调养已经好多了。除了身体原因,另一些不愿离开的原因,光启皇帝也是无法说出口,朝臣们不同意离开,好像大将军李茂贞也不愿离开,这里面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皇帝的身体问题,也不是京师宫殿修缮没有完工的问题。

刚刚举行完朝会,屁股还没坐热,一阵乱糟糟的声音隐隐传来。

身边有大量军队,光启皇帝相信李茂贞,也相信张造,至于龙武左军大将军魏玉霆更不需要担心。光启皇帝不担心什么兵变,只是在这个声音有些异常,他懒洋洋站起身。

“来人,给朕取问问是怎么回事?怎如此喧哗?”

一名内官答应一声跑了出去,也就在这名内官刚刚出去,另一名内官跑了进来:“陛下,寿王殿下和长公主殿下来了。”

“让他们进来吧。”

自己的弟弟和妹妹,怎么也要见,何况这两人是光启皇帝最亲近的人。

李杰和遂宁公主与光启皇帝一母同胞,私下里两人也不怎么见外,进屋施礼后李杰直接就说起了外面的情况:“五郎,听说是李司徒和天威军都头杨将军因为让路发生了争执,现在打了起来。”

“终于还是开始了!”光启皇帝叹了一声。

李杰稍稍一愣,随后明白了,该除去的人终究要除去:“五郎早已知道,看来此事不能善了。”

219这是动脑子的问题

无论怎样,臣子们相争皇帝总要做出一个样子。

光启皇帝派出宦官开始对双方进行劝解,谁知道,就在皇帝派来的宦官正在两面奔跑的时候,杨守立的士兵首先动用了另一种武器——长枪。

街道不算宽,双方的混战以刀对刀,在实质上来说并不会带来太致命的伤害。可是长枪不同,长枪占据着长度优势,只要伸出去,这种人挤人的战斗中根本避不开。

“给我用弩,射他们。”手下没带长枪,但带着弩,吃了大亏,伤亡惨重,李昌符被彻底激怒了。

牙兵应声而去,不久后,一阵更惨烈的叫声响起。

几名宦官本来在心惊胆颤中来回奔跑着进行劝解,当长枪运用起来,他们已经吓得靠了边。现在,弩箭飞起来,几名宦官也不敢在劝了,几人撒腿就撤了出去。

作为挑起事端的始作俑者,杨守立早就有准备。看到对方使用了弓弩,他立即下令让自己的士兵开始退后,随即发出了求援信号。

杨守立的求援让李昌符突然意识到自身的危险,李昌符的军队驻扎在城外,凤翔府城内的军队几乎全部是皇帝的嫡系,一旦杨守立来了援军自己将成为瓮中之鳖。

“冲出去,给我冲出城去!”

接到命令的李昌符手下士兵一阵狂射,随后直接冲向正南的大安门。

杨守立的手下这时候已经拉开些距离等待援军,看到敌军准备突围立刻开始封堵。

争道转变为一场亡命的厮杀。

李茂贞早已得到消息。但他没有动,一直派人在默默观望。

“义父,我们何不趁机结果了李昌符?”城东的一处军营中。李继筠、李继鹏陪在李茂贞身边,李继筠首先提出自己的不解之处。

“为什么要现在杀他?”李茂贞反问道。

“义父,不杀李昌符,他造反来进攻凤翔怎么办?他手下可是有近四万余军队!”李继筠继续提出疑问。

李茂贞继续反问:“李昌符进攻凤翔,他拿得下吗?”

“拿不下,但。。。现在杀了他岂不更省心。”

“现在结果了李昌符还不容易,问题是这只是军将之间的争斗。杀了李昌符于理不合,会让人说我们忘恩负义,会说朝廷背弃信义。所以。。。想要取得凤翔就要刺激李昌符。让他有一个被杀的正当理由。”

看看两人,李茂贞眯着眼睛继续:“凡事都给我动动脑子,承业不是和那位陈观察关系不错吗?你怎么就不向他学学,多动动脑筋?陈观察是怎么取得京师杀掉朱玫的?是怎么相助左大将军。让他逐步强大。并取得了静难军节度使的控制权,还在潼谷关战胜王重荣,在庆州战胜王行瑜和保大军东方逵,还让陛下承认左大将军的合法性?他是怎么做的难道你们看不出来?”

李继筠稍稍思索:“义父的意思是。。。是需要大义的名分和理由吧?陈观察的能力的确很强,还得到陛下和诸位臣公的赏识。我们想要取了凤翔也需要一个大义的名分,义父是。。。让李昌符犯错,只要犯错就给他一个谋反的罪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光明正大杀掉李昌符并占据凤翔,诸位臣公和陛下无话可说。凤翔百姓也没有抵触。”李茂贞印证了李继筠说法:“凡事都要讲究一个策略,打打杀杀只能解决战场问题。有些时候多动脑子没坏处,都记得了吗?”

李茂贞不愧是神策军大将军,他的逐步强大可不仅仅是依靠骁勇善战。田令孜掌权他一直在处在军队的顶峰,现在田令孜失势,他仍旧站在顶峰,这可不是侥幸,李茂贞有自己的生存之道。而现在,也该到了一飞冲天的时候。

李继筠、李继鹏连连拱手称是,李茂贞对他们就像自己的亲儿子,这种提点对他们可谓受益良多。天下纷乱,只知道冲杀的大将只能当枪,只有智者加勇者才会是历史舞台的强者,李茂贞无疑是一个强者。

。。。。。。

。。。。。。

李昌符突了出去,即使是出了城,杨守立也没放过追赶,这让李昌符损失惨重,身边两千名士兵仅仅剩下五百余人。

损失的都是能征惯战的牙兵,李昌符恨得咬牙切齿。

凤翔府城内的临时行宫,光启皇帝在斥责杨守立。

杨守立很恭顺,皇帝的脾气很大,但这种大发雷霆怎么看都是息事宁人的意思。这让杨守立明白了,皇帝本身真的不想留着李昌符,一直不肯出声的诸位臣公也是这个意思,根本就是一个过程。而实力最强的神策军大将军李茂贞也只是斥责了杨守立几句,怎么看,李茂贞嘴里的严惩不贷好像都是一种形式。

一阵严厉斥责之后,神策右军大将军张造做起了和事佬,龙武左军大将军魏玉霆也站出来。

都在说情,都在体谅杨守立,作为皇帝亲军,这种行为好像不太过分,皇帝亲军就应该有皇帝亲军的样子,不能失去皇帝陛下的威仪,不能让地方官压上一头。文官们也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提出各种建议,什么对错都无关紧要,关键问题是,所有的话题都是对准杨守立微不足道的惩罚问题,没有人提起怎么去安抚凤翔节度使李昌符。

全部在针对李昌符,杨守立彻底明白了,李昌符自己不来请罪,一切都无可挽回。

临时朝议,戴罪立功,罚俸,这是满朝文武商议后,皇帝给予杨守立的惩罚。

令所有人不解的是,诸位大臣和武将离开皇帝的临时行宫,皇帝则独独留下了李茂贞。

紧跟着,让杨守立感到震惊的是。李茂贞果断调兵京城,皇帝在神策军士兵严密护卫下,带着所有皇族和身边的宫女、内官离开了临时行宫,竟然住进了一处城内的军营中。

一切都明了了,皇帝在整治京师的后路。这个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属于最不稳定的一号人物,朝廷不能留着李昌符。皇帝在配合李茂贞,当然也是在拉拢,满朝文武默认了,就看李昌符什么时间被安上那个罪名了。

220受够了的后果很严重

心情决定着行为,李昌符终于受够了。

六月六日,李昌符和杨守立在街头互殴,在冲出凤翔府城之后,李昌符没有回过头向皇帝请罪,也没有向皇帝诉苦,他直接在六月七日带兵来到凤翔府城下。

“戴罪立功”的杨守立现在就负责防守凤翔府城的南门,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李昌符也不客气,直接就开始进攻。

凤翔府城太小,这个名叫大安门的城门并不结实。

李昌符怎么也想不到,凤翔府城的城门竟然被他的破攻城车轻松攻破,神策军的防守竟然如此不堪。

凤翔士兵蜂拥入城,意料中的一场攻城战竟然成了巷战。敌军入城自然要抵抗,以杨守立为首的军队“拼死”抵抗,顷刻间,城南到处是士兵在拼杀,喊杀声震天动地。

混乱的厮杀让李昌符终于有了些意气风发的感觉,皇帝怎么样?神策军又怎么样?还不是让自己打的狼狈不堪,如果。。。快一些,说不定还能把皇帝活捉。

喊杀声响彻凤翔府城,正在感觉解气的李昌符突然发现凤翔府城内升起一股浓浓的烟气。

起火的位置好像在城中心,那里应该是皇帝的临时行宫和李昌符的府衙所在位置,李昌符有些纳闷,难道城内的朝廷军队在火并配合自己不成?

“李昌符造反了!陛下行宫被烧了!”

依照这种厮杀,士兵好像没有到达那个位置。皇帝行宫怎么会失火?

喊叫声让李昌符警觉起来,他嗅到了阴谋的味道,但一切都晚了。

城外响起隆隆的马蹄声。李昌符突然想起来,神策军在城外还有军队。

光启三年六月七日,凤翔节度使李昌符攻破凤翔府城大安门,火烧皇帝行宫。

一个人的智慧有时候总是和他的印象如此相似,李昌符给人的形象就是一个志大才疏的鲁莽之辈。不知道妥协为何物的人总是这样多,这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