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落魄嫡女升职记 >

第69章

落魄嫡女升职记-第69章

小说: 落魄嫡女升职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施巧附耳细听。

“我曾经对娘娘说过,御男之术——六识,其实御男之术分上下两部,上部是三技三色,下部才是六识。所谓三技,就口舌之技,私阴之技,体位之技,三色则是音色、香色、裸色。”后面的,袁瑶俯身在韩施巧耳边秘传技法。

不说韩施巧,就是袁瑶也觉得从头到脚一片滚烫通红,头发丝都快滴出血来了。

说完,两人都松了口气。

袁瑶将手上的银镯子脱下掰开,里头竟然是空心,数粒药丸滚了出来,“这品香就叫香色,阑珊坊秘制的香药,可催情,能助你事半功倍。但用药终非长久计,到底还得看你。”

不用袁瑶说,韩施巧也知道,只是这等手段,让接受了十多年淑女教条的她一时真接受不了。

罢了,袁瑶又道:“这些都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如何放下矜持,放下自尊。”

韩施巧觉得袁瑶是说到她心坎里去了。

袁瑶见她犹豫不决,本还想再劝两句,却忽然被香色浓郁的气味冲了鼻息,一时忍受不住干呕了起来。

韩施巧先是一愣,后又赶紧给袁瑶斟茶。

好一会,袁瑶才摆手示意不碍。

韩施巧的目光倒是移不开了,看着袁瑶,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的,“瑶……哥儿,你可是……可是……有了……二公子……的孩子?”

袁瑶拭拭嘴角,片刻后方点头。

韩施巧只觉心头涌上滋味万千,不知该作何表情才是,道:“那就好,那就好……”一叠声的。

“在这呆太久怕是会引人生疑吧,你先回,我想想,再想想。”韩施巧掩饰不住的失魂落魄。

袁瑶的确是不能在偏殿呆太久,能说的她都说,今后如何就看韩施巧能不能舍弃那些束缚她的教条了。

回来时,袁瑶捧一叠的赏赐,彩萍、广袖和桃红她们自然是不敢当面问袁瑶都去了哪里,见了谁,但回了府她们却是会分毫不差地回自己主子的。

暖阁里,韩施巧依然没离开,她想起那春花烂漫的季节,如似踏着一池碧波而来与她隔水而望的少年。

她记得,那时他正是金榜题名墨上新,年少得志之时,那份流光溢彩的风姿令她立时便倾心了。

她能从他同样惊喜的眼中,看到与她相同的情愫来,两人一时忘情相对。

“那里来的登徒子,好生无礼。”是瑶哥儿的这一声喝,让他们惊觉都失仪了。

她忙忙垂下头来,低声道:“瑶哥儿,不得无礼,想来这位就是霍家的表哥了。”

瑶哥儿淘气地打量了他一番,“霍家表哥可是走错地方了?”

他却笑着对自己道:“确是走错了,不过得怪你们,是你们的琴声引的我来。”

“怪我们?”瑶哥儿气就上来了,“好个乌鸦落猪身上,光见别人黑,瞧不见自己黑的。”

“瑶哥儿。”她那时真想堵了袁瑶的嘴的。

难为他当时便有了气度,只见他又笑了,道:“倘若我是乌鸦,那猪岂不是……嗯?”

当时瑶哥儿气得跳半天高,拉着她便要走,不要理睬他。

他急急道:“姑娘,方才那曲名何?”

她不由得愣,并非她不想告诉他,而是当时她还真不知瑶哥儿弹那曲子叫什么,只听瑶哥儿说是佛曲。

瑶哥儿自然也不会告诉他,“哼,就不告诉你,你想去吧。”

走远了,依稀听到他说:“如木鱼念珠,又似梵音浩然。”

原来是他喜欢佛曲。

回头她缠着瑶哥儿学了那曲子,才知,原来是叫《那罗法曲》,可惜只是残谱。

后来翻找了不少古籍,才找全了曲谱。

得知他参加了佛光会,她也毅然去了。

一曲《那罗法曲》技惊四座,可她只想听的他赞许。

可不想他却道:“比那日流畅精进了,只在意境上似乎……罢了,小小年纪这般技艺已是难能可贵了。”

为了他所说的意境,她拼命领会,只是她如何都学不来瑶哥儿生涩中落指的清淡,弄弦时的波澜壮阔。

后来在周家她又见过他好几回,两人恪守礼数发乎情止于礼,直到他外放去了。

就是这时袁家出事了,姨爹姨娘相继而去,瑶哥儿下落不明。

她曾想过去找的,只是她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姑娘如何去找?她只得四处托人,父母得知后,训斥她莫要多管闲事祸害了家门,并勒令她在家安心等来年的采选。

她第一次顶撞了父母,道,寻不回瑶哥儿,她死不待选。

年末之时,她终于得了他回京的消息,还有瑶哥儿的下落。

虽然她抗争过,可到底还是进了这深宫之中。

她怨过父母,怨过他,怨过祯武帝,怨过命,唯独瑶哥儿她从不敢怨。

因佛光会上那句“比那日流畅精进了”,她便知晓霍榷是情错付了。

那日抚琴的人,是瑶哥儿。

常言,命中有时终须有,果然该是瑶哥儿的还是她的。

韩施巧用力地吐了口气,似要将那些年的回忆全部吐出。

“回禀娘娘。”一声禀报打断了韩施巧的思绪,是婉侍肖姑姑。

肖姑姑近来低声和她道:“方才太医院传来消息,皇后又有喜了,而且月份不小,可见皇后这回的谨慎。”

韩施巧一窒,这对她来说绝非好事。

王皇后为避免她有孕之时,皇帝身边有人独大,必会先铲除异己,扶持自己人。

难怪淑妃会“不好”了。

看来以色侍君刻不容缓了。韩施巧终于下了决心。

韩施巧理理衣装,再回正殿,看众人的面色便知,是都知道了。

镇远府女眷不敢多留,申时便要告辞,少不得又是一场泪别。

婉贵妃握住宋凤兰和霍韵的手,泪流难止地嘱咐道:“家中少时便送我到这见不到人地方,虽是富贵却不能在父母膝下尽孝了,只盼你们能代我尽一份孝心了。”

宋凤兰心里记挂着自己的姐姐淑妃,却总寻不到机会去见,便有些心不在焉地按礼应下了。

霍韵知道霍夫人在为她找人家了,想到就要远离父母一时也感同身受,不敢哭只能强颜道:“定不付娘娘所托。”

出去时又是坐的肩舆,只是不再是来时的原如,是穿御花园而过的。

袁瑶跟在舆边,不时回霍夫人的话。

就在她们一行穿过了御花园后,从梅林中走出两人来,望着她们走远。

只见那头戴乌纱折翼巾,身穿明黄金织盘龙的圆领窄袖袍的男人,道:“子隐说的,就是她?”

子隐,正是司马空的表字。

就见司马空在男人身后走出,躬身回道:“启禀皇上,正是这女子。”

祯武帝拈须不语看了许久,带着司马空转身又去了。

而此时宁寿宫中,太后正对王谂道:“这回可要干净利索些,别又擅作主张,招惹些不必要的。”

太后说的是韩施巧的事儿,王谂自然是知道的,可当日韩施巧能一下子便翻找她埋的何香,想来定是知道了她的手段,这般把柄在被韩施巧握着,她坐立难安。

“太后,这回皇后娘娘腹中怀的还不知是男是女,且如今二皇子已长大成人,皇后想要自己的孩子也是人之常情。”

“住口,”太后喝住了王谂,“你懂什么,女人一旦有了自己的孩子,是公主就罢了,要是皇子,就只一心为了她的孩子,岂会让他屈居人下的。再想她辅佐二皇子就难了,而且我们王家也没机会再等那么小的一个皇子长成。”

王谂缓缓接过李尚宫手中的小瓷瓶,道:“是。”

正文 82

回府后;各个院子的主子都在问同一件事儿;“你可问清楚了,那是那个宫里的叫她去的?”

不管是彩萍、广袖还是桃红,都答:“奴婢悄悄问了几位小太监;都说那是贵妃娘娘身边的女官。”

得这消息后,霍夫人和宋凤兰倒是没什么动作,只霍韵来找霍夫人了。

霍韵吃了霍夫人让人端来的莲子汤;状似无心道:“娘;可是听说了?”

霍夫人自然是知道她的是那件事,却只道:“这事儿你莫要理睬;只管在房里准备着,等这阵子过去了;你下帖子去请三五个要好的小姐妹们来,娘给你办个围炉会。”

这用意不言而喻了,霍夫人这是要放风声出去选婿了。

儿女婚姻自古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霍韵亦是如此,心中到底意难平却也不敢违。

霍夫人虽让霍韵不要管袁瑶的事,但自己却暗暗让人留意了寿春堂,见来报的说,霍老太君打发人到前院去请霍荣了,立时便明白霍老太君的心思了。

霍夫人心道:“我去试探侯爷终归不便,老太太去问就没有更合适了的。”

试探什么?

袁瑶在宫里被人独自叫走,去领娘娘们给侯府的赏赐,这种话别人信不信,她们不知,但她们几个娘们儿是不信的。

她们这些个成日里在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女眷都能看出苗头来,不信霍荣是不知道的。

在宫中这般私自动作了,可非同小可,故而她们想知道霍荣的意思。

这会子,霍荣正在外书房和霍榷说话,“想来她也是念恩的,只要她有这份心,就不怕她会被太后所驱使,走了歪道。”

霍榷道:“她真不是那样的人,倘若她真有些什么私心,也不用等到这时候了。”

这时门外传来说话声,不时就有人进来报道:“侯爷,老太太请您过去。”

一时,父子俩心里都有数了,霍榷起身送了霍荣,便回漱墨阁去了。

虽说霍老太君经霍林氏的调养,恢复了不少,可到底还是老了,折腾了一日体力还是不支的,霍荣进来时她已经在炕上眯着了,是彩萍唤醒的她。

见霍荣,霍老太君也是想了好一会子才想起自己是因着什么叫的霍荣来。

霍老太君让彩萍拿药油来,抹了些提神,非要把今日的事说了,不然她就是睡了也不安稳的,“今日在宫里,袁氏被人叫走了好一会。是谁叫的去,又见了谁?你可心里有数了?”

霍荣点头,道:“这些儿子都知道,她去见惠妃了。”

“惠妃?”霍老太君一下子想不起来。

霍荣耐心解释道:“就韩家的女儿。”

霍老太君恍然,“就当初榷哥儿非要娶的那位?”

“正是。”霍荣回道。

“虽说韩家和我们府门不当户不对,但那姑娘我觉着就挺合适榷哥儿的,以后阿杙封了世子,这样的妯娌才好相处。不像如今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霍老太君再度旁敲侧击的,霍荣不是没听出来,这已经不是头一回了。

霍榷虽是次子,可也是嫡子,一样具有袭爵的资格。年纪轻轻便金榜题名,倘若再让她娶个权势大家的女儿,长子霍杙的劣势便越发明显了,故而当初霍老太君是鼎力支持霍榷娶韩施巧,那怕他拖到弱冠之年,她也纵容着。

霍老太君这里头的用意,自然都心照不宣的。

谁也不知霍荣对请封世子,到底是怎么打算的,只听他故作不懂道:“那惠妃是袁氏的表姐,姊妹两打小就亲厚,袁氏今日就为的她去。”

霍老太君叹了口气,久久不语,看看霍荣后摆摆手示意她累了,让他去吧。

而就在整个侯府的人都在关注寿春堂之时,漱墨阁来了一个丫头。

那丫头自报家门,说是乔明艳的丫头,来还斗篷了。

袁瑶看了,正是那日在寿春堂给乔明艳披的那件羽缎斗篷。

乔明艳也是个谨慎的,教过那丫头了,让她站上房门外就把斗篷给还了,完了就走,让屋里屋外的人都清清楚楚,和袁瑶没多半句。

这乔明艳这会子来还斗篷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急于和她袁瑶撇开关系,两清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