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大明朝之舞醉迷殇 >

第6章

穿越大明朝之舞醉迷殇-第6章

小说: 穿越大明朝之舞醉迷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为了骗阮大人的,我们同住一个屋檐下,你何时听说过我与谁定亲了?”他的眼神里全是肯定。

“你说的是真的吗”我抬头定定地看着他。

“当然是真的了,走,我带你去看星星”他不由分说地抱起我就往外走,我的心里溢满了幸福的感觉,真希望就这样静静地永远靠在他怀里。

已经是十一月的天气了,夜里有些冷,慕容俊南抱我坐在一个大树下,指着远处的天际道“快看,那是什么”

啊,流星雨,我立刻闭起眼睛,双掌合十放在胸前。传说流星是天上的神佛降落在人间的许愿石,只要对着它虔诚的说出自己的愿望,就一定能够实现。

“小蝶,这是”慕容俊南不解地看着我。

“我在许愿,可惜每次只能许一个愿”我有些遗憾的说着。

他沉思片刻,然后爬到我们身边的樱花树上,欣然望着我道“那我再给你下一场花瓣雨,你就可以再许一个愿啦”

抬头,缤纷的花瓣已经从树枝上缓缓落下,像极了一个个优美的小天使,慕容俊南,这个总是能给我制造出不同的惊喜的男人。

起身,我站在花瓣纷飞的树下翩翩起舞,这支舞,我只为他一个人而跳。

剑煮酒无味饮一杯为谁,你为我送别你为我送别。,胭脂香味能爱不能给,天多长地有多远。你是英雄就注定无泪无悔,这笑有多危险是穿肠毒药,这泪有多美只有你知道,这心没有你活着可笑。这一世英名我不要,只求换来红颜一笑,这一去如果还能轮回,,我愿意来生作牛马,也要与你天涯相随……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开始,蝶舞就要开始闯荡江湖了,哈哈!

19

远走他乡 。。。

不知不觉中,已经入春,转眼间来明朝也有大半年了,我永远不会忘记在这里我依然有个让人羡慕的家,家里有我爱的人,当然也有爱我的人。

“小蝶”慕容俊南在身后唤我。

奇怪,这个时候他不是应该在上朝吗?

“今日你怎么没去上朝”我心中隐隐有种不好的感觉。

“昨日皇上下旨,罢朝三日”

莫非宫里出了什么大事,我马上就想到了容妃,按日子算来,他的皇儿也该半岁多了。

历史果然是无人可动摇的,它既非巧合,也非偶然。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只是不知为何,明知结果会是如此,心中仍是十分伤感。

慕容俊南将我拥入怀中,那一刻,我真切的感受到,他于我,已不是单纯的兄妹之情。

我坚信,即使到处都是不幸,但我依然会是最幸福的那一个。

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快乐而又短暂的,我以为从此以后,便再没有什么人和事能把我们分开了,没想的,命运却又一次和我开起了玩笑。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闻慕容德康之女慕容蝶舞,秀外慧中,颜色无双,特赐为丽妃,择吉日进宫,钦此”

哼,丽妃,已经病入膏肓的人居然还有心思纳妃,不知又是谁在背后搞的鬼。

金黄的圣旨从我手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身子突然像被吸空了一样,重重的跌了下去。

“蝶儿”我听到爹娘急切的呼唤声。

看来我的幸福终究敌不过命运的无情,一张薄薄的圣旨,就能将我满心的希望摧毁的一干二净。我真的错了。

不,决不能进宫,若是进了宫,就真的什么也没有了。还有一年,史书上记载朱由校是天启七年病死的,只要等他死了,我再回来,一定可以的。

但是我要怎么走呢,难道直接告诉他们一年以后熹宗就会驾崩吗?没有人会相信我的话,若是被人发现,说不定还会连累府中上下,看来只好诈死,才能顺利脱身了。

浓浓的烟雾从我的房里冒了出来,火势迅速蔓延开,院中有人看到火光,随即大喊道“不好啦,小姐房里走水啦”

众家丁闻声后立刻赶来扑火,我躲在角落里不敢出声,生怕被人发现,可是我真的想最后再看一眼我的家人还有那个我深爱着的人。

不一会儿,父亲,母亲,慕容俊南及各房丫鬟都匆匆赶来了,母亲撕心裂肺地哭喊着,我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平时极少表现出的情绪也在这一瞬间彻底崩溃了,唯有慕容俊南想要冲进去救我,却被一群人硬生生地拉住了,这些足够了,只要知道他们都是爱我的,就算死,也是值得的。

“小姐,你真的要走吗”黑暗中走出来的影子差点没把我吓死。

“润雪”借着微弱的月光我看清了来人的脸。

“小姐能带我一起走吗”

“对不起,润雪,我答应你,我一定会回来的,帮我照顾好他们,好吗”我拉起润雪的手,含泪嘱咐道。

我对前方的路一片渺茫,做出这样的决定,也实在是情非得已,既知如此,又怎能带着她和我一起冒险呢。

润雪朝我顺从的点点头,然后转身离去。在我落难的时候,居然还有人肯陪我共进退,慕容蝶舞,生亦如此,死又有何惧呢?

20

出来乍到1 。。。

回到明朝的这段日子,是我这一生最难忘的,曾以为那里会是我永远的归宿。谁承想,终有一日,连这唯一的栖身之所也要离我远去。

也好,就这样无牵无挂地去闯荡江湖,这不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吗!

中国这么大,到底要去哪里好呢?苦思冥想了好半天,终于决定,还是去我现代的老家—江南好了。我是苏州人,又在南京读过几年书,对那里,应该陌生不到哪里去。

打定主意后,我便开始启程。等到真正开始上路,方才体会到,这条路远比我想象中要艰辛的多。

身为南方人的我不会骑马,所以只能靠走的。才一天走下来,已经是满脚的水泡,这漫长的两千多里路,照这样的速度走下去,怕是等到崇祯皇帝驾崩,我也到不了啊!

好在天黑前,总算是遇到一户农家,索性就在此借宿一宿吧!

“请问有人在吗”我推门,却是在里面锁上的,于是我只得冲着里面大喊道。

喊了多时,也不见有人出来,看来这户人家定是有事外出了。我正准备离开时,从里面传出一声大叫,接着像是一个老汉在痛哭着叫老伴的名字。

我又是一阵喊叫,却只听得见里面的声音,不见有人出来为我开门。我担心屋内出了什么不好的事,也顾不得再叫了,绕到一处矮墙边,双手攀着上面翻过了院墙。

这户人家真是穷的可以,院子里除了一间破瓦房、一棵老槐树、一口井,还一只老母鸡,别的什么也没有了,听声音好像是从瓦房里传出来的。

我三步并作两步走进瓦房里,只见一个老汉趴在薄木板支成的矮床边,哭的伤心欲绝。

“老伯,这是”我小心翼翼的问道。

那老伯看到我,作一脸惊恐之状,像是受到了极大地惊吓。虽然我是不请自入,可外表到底也是斯斯文文,他的反应是不是太夸张了!

“老伯,你别怕,我是路过的,听到哭声,才进来的”我赶紧上前解释道。

老伯像是相信了我的话,指着床上躺着的老妇人痛哭流涕道“我老伴,她,她死啦”

啊?死啦?不会这么巧吧?我一来她就死了!

“老伯,麻烦你起来让我看看她”我知道医学中有一种被称之为假死的症状,仔细去却不难发现端倪。

我上前先探探老妇人的鼻息,果然没有气息了,我又试着将两指放在她的咽喉处,却意外发现,还有一口气凝结于此。

见我这样,老汉急道“我老伴儿都死了,你还要冒犯她,真是禽兽不如啊”

这都什么跟什么呀?我是在帮她唉,莫非他以为我是色狼啊,这老伯,想象力未免也太丰富了吧!

“快扶她起来,她还没死,若是你不按照我说的做,说不定她可真要死了”我没好气地说,看在他一把年纪了,小女子我不跟他一般见识。

作者有话要说:不管亲爱的友友们送来的是鲜花,还是石头,我都照收不误,不过也请大家多多发表自己的宝贵建议哦!

21

初来乍到2 。。。

毕竟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这点问题对我来说还是轻而易举的,按照我的方法,老妇人很快苏醒过来。

看着他们二老虽已近白头,却仍是如此真爱对方,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远在京城的慕容俊南,不知他是否也会如此珍爱我呢?

老婆婆刚微微睁开眼,就盯着我与老伯看,半天才开口道“小兄弟,是你救了老婆子吧”

“是啊,还是您慧眼如神,刚才老伯还当我是坏人呢”我半开玩笑道。

“你这个老家伙,真是不明是非,要不是这小兄弟帮了我一把,这会儿我就要真的到阎王爷那报道了”老婆婆大口喘息道。

老伯似乎很怕他的妻子,一边向我赔不是,一边抹着眼泪自责不已。

我不忍看老伯如此自责,只好安慰道“老婆婆,你也别怪老伯了,他心里肯定比谁都难受。

老婆婆感激的拉我坐在她身边,向我问长问短,却没给一旁的老伯半分好脸色。

“婆婆,你看老伯对你多好呀,你就别再难为他了”我斜瞄着一旁闷不做声的老伯道。

“小兄弟,别说我老婆子不待见他,那也是有原因的”

“哦?难不成老伯做过什么让您至今还记恨的事儿”我更加好奇道。

老婆婆拉着我的手,给我讲起了她年轻时的一段往事:那时我才十六七岁,正是青春年少,待字闺中。一日,一个赶考的书生在上京的路上,遭遇山匪抢劫,他势单力薄,哪里是山匪的对手,就这样他的盘缠尽失,最后不得不落得潦倒路边。天底下就是有如此巧的事,那日我随丫鬟去寺里上香,正好碰到了那落魄书生,我见他生得相貌堂堂,又一身有学识的样子,便把他带回了家中。爹爹是个粗人,也颇为敬重读书人,便赠他盘缠赴京赶考,临走前,他向我和爹爹保证,金榜题名时,便是我俩共结连理之日。”

“那后来呢?”我心急道。

“后来他果然不负我与爹爹期望,金榜题名,可他却因贪图荣华富贵,做了当朝太师的东床快婿,可怜我仍是一片痴心地等着他回来,一等便是十年哪!”时至今日,我仍然能从老婆婆的眼中读到那份失望与落寞。

“那后来呢,他真的再没来找过您吗?”我还是宁愿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我更期望那个书生能尽早悬崖勒马,荣华富贵再好也不过是过眼云烟,稍纵即逝,只有矢志不渝的爱情才能流传千世万世!

老伯看了我一眼,接着道“十年后,那书生已经位列三公,早已不是当年那质朴善良的贫苦模样了。有一年他回乡省亲,再次路经故地,才猛然间想起那个被他遗忘的女子,良知未泯的他,想要登门向那女子谢罪,故地重游时,先前的商贾富户,如今已是残垣断壁,满目疮痍,他也终于见到了当年有恩于她的女子,却发现因自己当年的一句承诺,害她蹉跎了十年的大好青春。他想要弥补自己的罪过,便提出要带她回京,可是那女子死活不肯,就在他临走时,女子站在村口,满含热泪吟咏道:

公子王孙逐后尘,

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

“那女子真是可怜,那书生真是忘恩负义,薄情寡性”,我为那故事中的女子愤愤不平道。

“是啊,那书生终是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辞官归隐,至此便再未涉足官场”老伯感叹道。

奇怪,为什么老婆婆和老伯都知道这个故事!按理说,这是老婆婆的伤心往事,她是不会再告诉后来的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