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清穿物语 >

第58章

清穿物语-第58章

小说: 清穿物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种观叶植物。如绿萝;紫竹;金边淡叶竹;小叶长春藤;金边和绿边的吊兰;小叶薜荔;扶芳藤等;这个年代对这些观叶植物并不重视;只把它们当作草一样看待。袁先生觉得它们和农舍很是般配。

进了厅堂;迎面是一木墙;墙后开着一溜的玻璃窗;门两侧也是玻璃窗;房间里透光性极好。那木墙上有一横匾;上面书着篆体大字‘宜稼草庐‘。

袁先生点头;原来这厅堂还是起了名号的。

木墙上贴着一幅水墨梅花图。下面是一套胡桃木清漆中堂家具;倚墙是一个翘头条案;上面陈列着七只从大到小圆腹扁足鼎。

说起这鼎;也有个小故事;这七只鼎应该是出土于楚墓;和中原厚重的鼎相比显得很不同。七鼎是诸侯的身份象征;但在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了;各国贵族都给自己加封了。

但这七只鼎并不为当时主流社会认可;因为;在它们之前;从没见过这样的式样;所以就被视伪品;放在那里很长时间无人问津。这次被三胞胎看见;用一百两银买回家来。把老乐心痛的直说他们烧钱。那古董商也很高兴;认为自己终于把这滞销货出了手;而且还小赚了一笔。

三胞胎告诉梅兰妮她们;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座战国楚墓中曾出土了一样风格的七只鼎。这是楚式鼎;如果在拍卖会上;一个都要上百万。

条案的两头放着两个高几;一个上面是一只大瓶;另一个上面放了一面铜镜。条案前是两张官帽椅和一张方桌;桌上放着一个座钟。钟两旁是青铜蜡烛台。

下首左右各并列着三张同样式官帽椅和间隔的两张茶几。堂物左右各有一个次间;用博古架和圆门隔开。博古架上放着各种瓷器;粗一看不起眼;细看;这些影青;哥窑瓷;定窑瓷;汝窑瓷等间放着几盆观叶植物;如文竹;人参榕;水竹;竹蕉;椒草;(很多植物是安托尼从东南亚引进);越看越有味。袁先生对这主人的审美很认可。

西面的次间里陈列一架十六扇的蜡染屏风。屏风后是一个大木炕;华家的床到了;所以他们把木炕放回来了。炕上垫着蓝印花布的薄褥;放着一个方矮几;上放着一个豇豆红釉大盘;里面放着几个佛手。几旁放着几个方形;长圆的羽毛垫。木炕的两端贴墙立着胡桃木架;上放着各色紫砂壶间放着小件哥窑瓷器和紫砂小盆栽。地上立木架;架着着蓝釉大火盆。

东次间里放着一张圆桌;桌下放着圆木墩;桌上放着一只广口胖圆矮哥瓷瓶;里面插着一瓶小苍兰(梅朵从教堂採来)。幽香满屋。袁先生想问这是什么花;可是老乐从不关心花花草草;所以说不上来。只说是香花。

墙角立着高几矮几;上放着几盆绍兴兰。

顶上吊着四方玻璃灯笼;地上是砖红色的地砖。

从东北的角门出去;是两间退步;一间是茶水房;墙上是一周吊橱;下面是一周桌橱;橱顶是黑色大理石兼当了桌面。也有水池和水龙头;也排了下水道。老乐把水龙头拧开;水就流出来了;袁先生惊奇的不得了;象小孩一样;开开关关;好一阵子。旁边一张黑色大理石面的方几上;放着风炉等烧茶工具。整间房间光线充足;干净明亮;外面并没有杂物;只有两三盆盆栽。袁先生在里面流连许久;问了些许问题。

隔壁这间是派什么用场?

老乐回答说是厕所。

袁先生看着明亮的玻璃大窗奇怪了;推开了门;袁先生看见迎面的一架子放着说不出名的各色植物。满目绿色。

转过去;一面是两间木制小隔间;一面是洗手水池;和黑色大理石桌面的桌橱。墙上是一面大玻璃镜。水池旁放着肥皂;他认得的是香胰。一个木盘里叠放着一叠的棉麻方手巾。那小隔间无疑就是马桶间了。

苏州人有一个说法;看一户人家干不干净;就看厨房。整不整齐;就看厕所。

袁先生推开小隔间的门;里面的景象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白瓷的抽水马桶是他第一次见到;在老乐的师范下;他学会了使用。放了几次水。觉的太新奇了。这家主人的品位比李渔都要高!

袁先生原是来看建筑材料的。小林向他推荐了新的地砖。他来看实样;没想到;见到了这样一个奇妙所在。

小林站在退步的前廊;看着涂了草筋泥的厅堂;见外面的墙上挂着竹藤编的小篮小筐;方的;圆的;长的;扁的;各种形状。里面的植物已经发了芽。房后种上了几株红芽香椿树;和枣树。

小林问老乐;〃你们房顶上的草都活了过来吗?〃

老乐兴奋地;〃可不都活了;这会儿郁郁葱葱的;长势很好。〃

袁先生奇怪的问;〃房顶上的草?〃

小林指着不远处的主屋;那屋顶上果然绿色。

老乐解释说;〃屋顶上种草;夏天屋里要比别处凉快;冬天;屋里要比别处暖和。〃

因为没比较;所以那两个也说不出什么;要信不信的。

袁先生倒是愿意参观一下那幢看上去不起眼的房子。

老乐解释说;〃那是内院了;我们东家奶奶孀居在家;不方便见外男。〃

袁先生方知主人是个寡妇。

老乐对小林说;〃你不来;我也要去找你;这是我们奶奶新绘的图纸;她打算从这里到主屋之间建玻璃暖房。〃

小林看了图纸;〃你们奶奶心思巧;我正想;主屋和厅堂之间没有廊子相连;雨雪天气怎么办。她算在了这里。〃

当下两人定下了时间。就在下月。

袁先生也当场定下了地砖。老乐笑着应了;又是一笔生意。

袁先生对马桶和自来水很感兴趣。

老乐说明这其实是个很大的工程;带他看了地下污水池;水塔;和压水设施;正好小甲在让驴子压水。几个人看了一会儿;袁先生可能估计自己没有这个实力建造这样一个系统工程。所以;没有再谈这个问题。但这次的参观;给了他极大的震撼。

老乐也说的很明;〃这是一个洋人为我们奶奶设计的屋子。〃

小林表示;〃洋人的设计和我们的很不一样;教堂那里的房子也和别处不一样。〃

075 参观(下)

袁先生看完了厅房;小林得到了新任务;老乐拿到了新订单。事情到此也可以告一段落。但是袁先生意犹未尽。

老乐只好请他去花厅坐坐。

花厅是非正式招待客人的地方。老乐不是这家的主人;来的也不是主人的朋友。所以;不能用厅堂。

华家的花厅;就在大门西侧;门厅的旁边;是个套间。是南排屋中的一套房间。位于排屋的东端。

袁先生站在花厅门前;看着整条走廊;有点呆了;长长的廊子;外墙上面全是玻璃窗;平顶;看不出是什么材料建造的;因为所有的地方都用白色的涂料刷了一遍。走廊显的雪亮;十几间的房门;每扇门旁的壁上嵌挂着一个铜制灯台;都是墙里伸出只手握着洋式的几何型的灯台。

小林在一旁介绍建筑结构和材料。

正屋是不能参观;那着些房间可以看看吧?

老乐带他看了一间四个孩子的房间;推进门;整齐划一的叠被;给了他很深的印象;这么干净的下人房。房间里可以用窗明几净来形容。连看了两间;都一样的摆设;一样的整齐。

袁先生注意到;唯一不同的地方是每张床头的墙上贴着一张画;这张画是中国画法的;但是西洋的挂法;画直接镶在木框里。贴挂在墙上。都是动物画。袁先生一眼能认出这是狐狸;那是小狗;驴子。。。但这些动物和以往见过的很不一样。

象什么呢?袁先生沈吟着;有点象小孩。

老乐见袁先生看着这些画;笑着说;〃这是童画。〃

〃童画?〃袁先生问道。

〃可不是吗;这是小孩给小孩们画的像;那张小驴是说那个孩子有点憨犟;牛的这孩子很勤劳。狐狸当然是有点狡猾了。〃

袁先生来前;小林介绍过华家的;他也知道有一群流浪儿被招安了。看见这些画;他笑了;这不就是主人给下人起了个外号吗?

〃这些孩子乐意啊?〃

老乐笑道;〃怎么不乐意;吵着让几位少爷给他们画;没画到才不乐意。〃连天香都吵着要呐。

家里的孩子们都喜欢这样的画;老乐指着走廊里挂着的一组画;那幅画是同样的画风;画着三只狐狸拿着一个空鸟笼骗一只狼手里的金元宝。连小林看见都大笑了。

老乐进一步做解释;〃我们家奶奶说;有童趣的人才看得懂童画。〃

〃童趣?〃袁先生被这词饶晕了。这是哪一国的语言?

〃是的;我们家奶奶说;每一个人小的时候都有童趣;长大了;我们就把这些忘记了;多和孩子们在一起;就又能记起一些。〃

〃你们奶奶真是有趣。〃

小林笑这说;〃那是当然;身边有那么多孩子;记得的童趣肯定比旁人多。〃

正厅是用中国古典设计;花厅就用了西洋风格。

房间里以一个大方茶几为中心;围着一圈三人沙发;双人沙发;单人沙发;和几张形状不一的小茶几。这种棕丝的沙发比现代沙发要硬;但相比古代的椅子;且要软了。沙发上还放着软胖的靠垫;里面装着羽毛。靠着墙的沙发上面是几副西洋画;画的都是瓶或罐里插着花;旁边在有些水果什么的。其实就是静物画。

小林见袁先生凝视着那画;对他解释道;〃这是油画的里面画的是玫瑰花;百合花;郁金香;雏菊;勿忘侬;紫罗兰;风信子和满天星。这都是西洋人喜欢的花卉。这些是洋人画的。〃他指着那些弯弯曲曲的签名。

袁先生看着这些美丽的写真;〃这家主人好象和洋人有来往。〃突然想到小林的身份;不禁有些尴尬。

小林不以为然;〃他们家在京城时和西洋人做邻居。来到苏州又住在神堂旁边;过去他们和安托尼神父走得很近。他们家小孩喜欢西洋的东西。你看那边的橱架上。〃小林指着房间中的博古架。屋角的洋式柜上放着西洋坐钟。矮橱上各放了一只精致的西洋大帆船模型;墙角的圆几上放着一只陈旧的天球仪。

这间花厅是两间房间打通的;外面这间还放了张桌子;上面放了套茶具。旁边放着小点的几;上放着一个盛水盆;旁面立着一个浇水壶。这是一套欧洲风格的洗手器具。房间里还有两个小架橱;里面放些瓶瓶罐罐;装着些零食茶叶之类。房里的家具都是洋式的;和本土的家具不一样;也有种说不清的时髦。在两间房间相连之处;做了到顶的多宝格;上面放着几盆绿叶盆栽;和一些海外风味的物件;如青铜的人物雕塑;石雕;印度风格和伊斯兰风格的银;铜器具等还有八音盒。

小孩们对八音盒这种东西有天生的好奇心;经常溜进花厅来玩它们。老乐向梅兰妮提出锁门的措施;结果没被采纳。所以他只好加强教育孩子们。

里面那间是饭厅;一张十二的人西式的餐桌;十二把西式靠背椅子围绕着;东墙立着一个传统的欧式的装饰橱;橱下部是木门和抽屉。上部是玻璃门的架橱;里面放着许多装饰盘。把盘子放在架子把立着;盘面上画着画。这样的形式是袁先生第一次看到。那些青花瓷在苏州人眼里就是日用瓷;这家人把它们当成了宝;还用玻璃橱装起来。那画着一束莲的青花盘;哪家没有几个?那六角瓶;画的是萧何月下追韩信。那个球瓶上面是八仙过海。棒捶瓶上是柳毅传书。茶罐上是竹林八贤。圆青花大肚罐上是游园;双耳瓶上的是卓文君听琴。袁先生看着那橱里的众多的青花瓷器笑了。进了这家门后;他第一次找到了一些优越感回来。

这房间的南墙外面是园外了。苏州人没有这样建房屋的;把屋墙同时当作园墙。南窗是要开的;每间房间有两扇窗。袁先生注意到;南窗的外窗是木板的;朝外推开;板窗后面是铁栏栅;在后面是玻璃窗;朝房里拉开。黛兰色的布窗帘在窗户两旁扎束着。

袁先生心里猜测着女主人;眼睛环视着房间。

房间的北面开门;开窗;北门窗外是那条走廊;房间的北墙上有一条两尺宽的玻璃顶;房间里的采光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采光了。是明亮;房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