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清穿物语 >

第16章

清穿物语-第16章

小说: 清穿物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绣好作品;都要经过绘画和色彩的学习训练;梅爸没少在这方面投资。

梅兰妮说;‘唐诗三百首;我也读过;就是没记住。宋词;我也知道一;二。‘她使劲想;想念出一;二句来。可是半点也想不起来。

楚源说;‘女子多读了诗书;气质都会好;‘腹有诗书气自华‘。‘

梅兰妮听了这个建议到很以为然。

这三人正谈的上劲;秦炼他们捧着书;拿着笔砚;回转来。

齐逸买的书真的只是;;;。

齐逸说;‘趁现在没事;把它们背熟。‘

梅朵手里的书;是;;。梅兰妮知道;这是属于科技书。

秦炼手里是纸笔砚;秦炼说;‘没想到这书这么贵;这几本就花了一两银子。这笔砚纸也用了四百文呢。这个时代读书还真是大投资!‘

梅兰妮拿起本;想起梅爸也曾教她读过。可她打开这书;傻了眼;直排;繁体字;还没一个标点符号。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021 运河上 (1)

天才蒙蒙亮;梅兰妮一家人跟着张二嫂来到了码头。袁婆见梅兰妮的行李多;让小二帮着拎了两个篮子;圆篮里装着水和食物;腰子篮里装着新打的工具;上面放着包着鞋底和鞋面。梅兰妮背着背篓;挎着一个旅行包。

眼见的张二嫂踩着跳板;上了船;大着嗓门和张二哥打招呼。张二哥并没理会她;而是送一个医生模样的人下船。那医生一边说了什么;一边摇头。经过梅兰妮他们;径自去了。张二哥方和张二嫂低声交谈;不时的看看梅兰妮他们。梅兰妮和几个孩子交换了眼色。不出声;等在岸上。

张二嫂过来;对梅兰妮说;〃大妹子;真是对不住;突然间来了个朋友;因为病重;当家的答应送他去苏州他大哥那里。这舱房给了他一间;你们只好挤一间了;要不这样;我少算你些船资;七两银子如何?〃

梅兰妮问;〃不知那一位是。。。?〃

张二嫂压低了声音;〃这人你放心;是我们家的挚交;且是;病的连医生都不肯开方了。〃

这话秦炼;梅朵他们都听到了。梅兰妮见秦炼轻轻点头;便同意了张二嫂的提议。一行人上了船。船头那间舱房;已占下了;梅兰妮他们就进了船尾的那间。放下东西;梅兰妮给了小二六个铜板。小二欢天喜地地走了。

这船立刻就启程了。

舱房中间用板隔开;成了前后两间;本来这船就不大;隔开后的舱房就是鸽子笼;最多也就四平方米左右。幸好多数是孩子身型;否则;都无法睡下。

把行李靠着板墙放好后;秦炼;和梅兰妮在门口坐下;左右的舱窗打开了;晨风还是有些凉快。隔壁传来了一声声呻吟。梅兰妮突然想到什么;赶紧把食品篮提到了门边。

船还没走出常州城;两岸还是人来人往;一大早;人声;驴声;马声;狗声;。。。嘈杂一片。

梅朵靠着梅兰妮;梅兰妮教她织袜子。然后;自己纳起了鞋底。齐逸他们仨在磨墨;找出了三枝鹅毛笔;准备给那些书点上句逗。

秦炼警觉的看着四周。注意船家的举动。

渐渐地;船离常州城越来越远了。两岸的嘈杂声也消失了;人烟也稀了;但运河热闹了。船来船往的;认识的船家大声打招呼。摇橹的声音;撑篙的声音;加上隔壁的呻吟。

运河的水有一种腥味;梅兰妮觉的比八十年代的苏州河的味道略好些罢了。运河上的旅行;也是不舒服的。怨不得这时代的人都不爱出门。幸好;没人晕船。

秦炼低声的问梅兰妮;〃这船家的出身你知道吗?〃

梅兰妮点点头;低声道;〃袁婆说了些。张家祖籍是苏北盐城那块的人;后来遭洪灾;张公带着全家逃到镇江;在江边‘芦花荡‘安了家。‘芦花荡‘这地呢;〃梅兰妮想着形容词;〃反

正有点象黑社会的私运码头吧。从芦花荡有一条河直通运河。这张公有三个儿子。当时;张大是娶了亲的;张家大嫂原是他家的童养媳。扎下根后;张公带着张大在江河里行船;

四年前;张公和张大郎在长江行船时遇上了台风;船翻人亡。张婆哭坏了身体。张大嫂撑起了家计。后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找回了船只;修好后;年轻的二郎带着三郎行船养家;长江里行船风险大;再后来搭上了漕帮什么人;他们有了在运河行船的权力了;他们就专走运河南段;三年了;倒也安稳。前年有一船家愿把女儿嫁给张二郎;成亲后;张二嫂从小在船上长大;行船经验丰富;自然帮着二郎行船;去年生了个儿子;几个月后;又上了船。儿子交于张婆;张大嫂带着。张大嫂自己有一女儿;名叫妹头;方才六岁。张大嫂每日照顾婆婆;抚养女儿;侄儿;经营小客栈;操持家务;还要打理小菜园。张家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那张三呢。〃

〃张三混入了漕帮。在漕帮里吃饭。〃按梅兰妮理解;〃这漕帮就是运河上的老大。〃

几个人头碰头说的正起劲;不防;张二嫂大着嗓门;〃梅娘子;跟几个小把戏(小孩子)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几个人抬头;见张二嫂站在舱门外。

梅兰妮吓了一跳;心中不乐;这年头一点隐私权都没有;但脸上还是露出了笑容;〃能做什么呢;正教孩子认字。〃

好在张二嫂也不识字;见着几本书;也不知是什么书。〃认字是好事;几个人神神迷迷的。〃

梅兰妮把食指放在嘴上;又指了指隔壁舱房。

张二嫂做了个‘哦‘的口型;然后;用口型比划;〃我忘掉了。〃

被张二嫂打断了谈话;没再继续。

到晚了;船停在了一个村落边;梅兰妮等轮流上岸梳洗了一番;又将那四耳罐洗了;盛了井水;秦炼在岸边生起了遘火;将那水煮开。

张二嫂见了;说;〃想不到;你这大儿做这事利落的很。〃

梅兰妮心烦---什么事都要解释。但面上还是微笑;用吴语软软地说;〃我们从北地出来;一路上就用这法子煮水喝;都告诉我们;这路上再也不能喝生水;喝生水;保不齐小孩要

生病。旅途上生病;真是件麻烦的事;荒郊野外的;煮点东西也不容易;好在这大儿;还能干;也是没办法;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

张二嫂又赞了几句。

这晚在船舱里歇了;一夜无话;只是隔壁的呻吟;夜里格外响;直到五更才间断了。

由于;夜里没睡好;梅兰妮醒来时;天已大亮了。她慌忙将秦炼他们叫醒;几个人轮流上岸;到井边梳洗。回来的时候;梅朵上船时;没踩稳;惊叫了一声;人往下掉;幸好被秦炼拉住了。饶这样;还把梅兰妮吓的心卜卜跳。

这时;听的隔壁舱里一个男人发声了;〃操那;吵什么;一帮死棺材;还让不让人歇息了;一晚没睡;刚闭眼就让你们吵醒;哎哟;哎哟;等老子好了;把你们全扔下河去。〃

梅兰妮一听;火冒三丈;〃啥人吵了;〃这苏白一出口;软软的;用来吵架不得力;过去上海人曾说‘宁听苏州人相骂;不听宁波人白话‘。苏州话太软了;不利于吵架。

这难不倒梅兰妮;她改换了苏北方言;〃啥个人吵了?骂别人死棺材;也不看看你是个什么东西;说我们吵了你;你怎么不说你吵了我们一天一夜;想你生病;不和你计较;你倒好;顺竿子往上爬。这船是我们先包的;为了照顾你;让你来拼船;你倒成了烧香赶和尚了。不要面孔;想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告诉你门都没有!不看看自己是什么东西;垃圾瘪三一个。〃辣块妈妈的;还真当我们是软柿子了。讲到吵架;上海人老鬼了;过去居住条件差;邻里间哪天不相骂上几句;菜场里;公车上都是练架的好地方。

梅兰妮骂完;正等着对方发招;她好再接;对面反倒没了声息;梅兰妮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梅朵对她做了个威武的手式。

一时间;张家夫妇也听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张二嫂面带笑容的说;〃梅姐姐;想不到你说我们扬州话也是顶呱呱的。早饭煮好了;吃过后;我们就赶路了。〃苏北人都讲自己的方言是扬州话。

梅兰妮心里气还未消;一言不发;带着孩子坐在船尾;分了咸蛋;和着粥;吃了早饭。收拾了;进舱房。船也离了岸。

过了一阵子;梅兰妮低声说;〃今天我是否太冲动了?〃

齐逸仨比着V5的手式。

秦炼小声说;〃我觉得没什么。虽然;我们讲低调;也不是说;任谁都可以在我们头上拉屎拉尿。我觉的这里的人还都是欺软怕硬的;顶了他一下;定会老实些的。如果再敢嚣张;我们一起对付他。〃

梅朵说;〃格人有些流氓腔;张嘴就是粗话;是不是;这些个苦力都是这德性。〃

梅兰妮说;〃我还怕他流氓了;放眼中国;也就上海滩流氓最大;王金龙;杜月笙这些名号;七;八十年过去了;至今还家喻户晓呢。流氓不是没见识过。〃

秦炼说;〃这人哪里能算流氓;最多也就一小混混。〃

秦炼没说错;傍晚停船造饭时;张二嫂叫住了梅兰妮;亲热的说;〃梅娘子;你的扬州话说得比我都道地;你从哪块学的?〃

上海苏北人多;小时候的同窗;总会有几个苏北人;学江北话是件好玩的事。几乎班上同学人人会说。梅兰妮当然不能告诉张二嫂这些;只能说;〃我有一婶婶是扬州人;小时候常和她在一块;所以学会了几句。〃

〃你可知道;那舱房住的是常二爷;是漕帮海宁堂口的老七;和我家小叔交好。方才让我和你赔礼;早上的事;原是他孟浪了。让你大人大量;不用同他多计较呢。〃

梅兰妮讲;〃这事过去就过去了;邻里之间难免有些磕碰。〃

〃正是这话呢。常二爷这人讲义气;路子宽;人倒是不坏的;就是生病生的心烦了;你也知道;大夫都不肯用药了;。。。所以我们正赶着把他送到苏州他大哥那里。〃

梅兰妮问;〃到底是什么病啊?直听得他没日没夜的叫唤。〃心想;是不是传染病?

张二嫂叹了口气;〃是搭背。〃

022 运河上(2)

梅兰妮知道;所谓‘搭背‘;就是背上靠肩膀下生了大脓疮。这在现代都不算太严重;西医是用刀一剜;上药;搞定。

但是;梅兰妮曾听梅爸讲起‘搭背‘在古代是算很凶险的病;很多人死于此病。有个姓范的什么名人;原谅她是历史小白;就死于此病。梅爸在兴致高的时候;也会讲些古医案故事;梅妈对医学知识还是属于爱好的。所以;连带着梅兰妮也经常听上了一耳朵。

梅兰妮低头想了想;〃难道是热毒发不出来?〃

梅爸曾说过;‘搭背‘的热毒发不到皮肤表面;就会朝里面发;进入血液;形成败血病;这在古代绝对没救。

张二嫂有些吃惊道;〃梅娘子;这你也懂?〃

梅兰妮说;〃当家的在世时是医生。自然医过这病;不过;我对医是一窍不通。〃

张二嫂有点失望;但还是问道;〃你就一点想不起来他是怎样医的吗?〃

梅兰妮皱着眉头;望着运河;想起梅爸说的一个医案;就是用蚂蝗治好的‘搭背‘。

但究竟行不行?梅兰妮迟疑着;〃好象是有讲过一个方法;但行不行;我不知道。〃

张二嫂急切地;〃梅娘子;你说出来;行不行;我们看着办;〃压低了声音;〃反正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当家的曾用蚂蝗治了这病。〃

〃蚂蝗?〃

梅兰妮点点头;〃去水稻田里抓些蚂蝗;用清水洗静;把它们放到‘搭背‘的红肿处;等它们吸饱了血;换掉;再来;等二十多条蚂蝗用完了;看看他痛减轻了没有。如果减轻了;那就找个大夫看;如果没有;那就尽人事吧。〃

张二嫂顾不上和梅兰妮客气;就去船头找张二哥去了。

梅兰妮让梅朵他们分批上岸;到井边清洗。要说张二哥夫妇还是有行船经验的;每晚停船;总是靠近井边;饮用水也大多取自井水。

忙完清洗工作;天已经擦黑了。张二嫂煮好了饭;分给了梅兰妮。船家的饭菜是粗糙的;米是一种糙的籼米;菜就是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