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海寇 >

第759章

大明海寇-第759章

小说: 大明海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平度城这座城池在,李复杰再不济,怎么也能拖他们个十天半个月,甚至是两三个月应该没有多大问题吧!
  于是他并未搭理李复杰的求援,依旧领兵继续攻打莱州城,可是没成想,过了一阵子之后,平度州那边没了动静,开始他还以为李复杰拖住了福建官兵,后来感觉不对劲,派人去平度那边看看情况。
  结果没几天派出的人便跑了回来,大惊失色的说,平度城已经失守,福建官军攻克了平度城,李复杰所部全军覆没,连一个人都没有逃掉,居然全部被福建官军包了饺子。
  孔有德闻讯这才大吃一惊,发现这次来的这支福建官兵,似乎并不那么简单,于是立即派人去打探消息,看看这次领兵过来的主将是谁。
  后来打听了一番之后,孔有德得知,从福建过来的这支兵马,乃是由一个叫于孝天的总兵率领,据传这个于孝天曾经身为海贼,后来被福建巡抚熊文灿招抚,成了福建一方的大将。
  这些年来,据说此人在福建干的不错,建了不少功业,这次是朝廷里面的崇祯帝,御笔钦点,令他领兵北上,来这里平乱。
  孔有德这才意识到,这姓于的不简单,后来仔细思量了一番,忽然间想起来,这于孝天岂不是多年之前,曾经和他们东江军做过买卖的那什么海狼的首领吗?
  当初他跟着毛文龙当兵的时候,这海狼的人就曾经从南方向东江镇这边,运送过粮食布匹等物,来东江镇和他们东江军做买卖,从他们手头换取一些马匹以及辽东特产的虎骨、人参、鹿茸等物,运回南方贩卖。
  没想到当年的海盗头子,现在居然成了大明总兵官,并且奉命领兵跑来要进剿他们这些东江叛军,这就太太太那个什么了吧!真是世事无常,当年他们乃是官兵,现在倒是成了叛贼,而当年的海贼,却成了官兵,以前从来没人想过,他们居然还会有机会在战场上交集,可是世事无常,这么多年过来之后,他们居然要在战场上相见了。
  想到这里,孔有德觉得,这件事恐怕能商量一下,毕竟他们双方也算是旧识,最最起码算是有旧,他于孝天镇守福建,这登莱山东跟他八竿子打不着,他何苦要给大明来卖命,非要跟他们叛军死磕到底呢?
  于是孔有德便派人暗中前往平度那边,私下里求见于孝天,想要陈明利害,说服于孝天不要在战场上跟他们死磕,于孝天拿下了平度州,就拿下也罢,这也算是已经可以跟朝廷交代了,犯不着非要前来莱州和他战场上兵戎相见。
  但是派去的人,却很快返回了莱州叛军大营,回复孔有德,说这于孝天态度很暧昧,不阴不阳,绝口不提到底来不来莱州,只是满嘴打哈哈,让人看不出他的真实想法,但是于孝天也没有当场将他们几个拿下,事后却还是把他们放了回来。
  孔有德就有点糊涂了,搞不清楚这于孝天到底想要做什么,到底来不来莱州打他们,于是不得已之下,只得分兵派人,到平度前往莱州这边的路上设卡,准备一旦这于孝天领兵前来的话,就地拦住他们,到时候大不了他领兵过去,把这于孝天的福建兵马,给一举吃掉拉倒。
  可是他安排过之后,却十几天也没见于孝天率部前来莱州,派人去打探消息,却发现于孝天在拿下了平度州之后,居然领着手下兵马,就地在平度州境内歇兵了,叛军只要不进入平度州,他便也不把手伸到莱州这边地界上,但是零星叛军如果进入平度州,便会遭到他手下的打击。
  于是孔有德这一下觉得放心了,感觉看清了于孝天在想什么,认为他的劝说已经起了作用,这于孝天应该是已经拿定主意,不打算继续和他们死磕了,现在他拿下平度州都半个月了,可是却一直迟迟不肯动兵继续朝莱州这边进发,这就很说明了问题。
  孔有德这一下算是不再担心福建官兵的问题了,接下来他最关键的还是要尽快拿下莱州,大不了不去再打平度州,但是却可以挥师杀入青州地界之中,朝山东腹地之中继续发展。
  等他的实力变得更强一些之后,到时候腾出手,再去平度州,把于孝天这帮福建官军吃掉也不迟。
  于是孔有德转而开始把所有精力,都又放在了攻打莱州城的事情上,琢磨来,琢磨去,还是想出了一个损招,那就是诈降。
  这段时间,孔有德已经把大明朝廷和官府给看透了,大明一直都没有下定决心,对他们到底是剿还是抚,前段时间,看样子大明招抚他们的意见应该是占据上风,所以明军始终没有下定决心跟他进行决一死战,总是报以侥幸心理,结果被他练练击败。
  而且他兵围莱州城,始终也没有一兵一卒派来增援莱州城,这就更加坚定了朝廷想要招抚他们的想法。
  但是近期看来,风向似乎有点转变了,他二月初将孙元化等人释放,就是放了一个烟幕弹,表面上向朝廷透露一个他们是被迫无奈才起兵造反的表象,让朝廷的官员们感觉他释放这些人,是有想要接受招安的想法,然后趁机开始四处出击,攻占了不少城池,洗劫了大量的乡镇,短时间之内获得了大量的粮食和财物,大大壮大了他们叛军的实力。


 第一百一十五章 叛军请降

  可是孔有德和李九成他们怎么都没成想,被放走的孙元化,半道上居然莫名其妙的失踪了,而且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顿时搞得天下为了这件事沸沸扬扬,纷纷传言孙元化畏罪潜逃,隐姓埋名躲了起来。
  这件事似乎招致了当今大明皇帝崇祯的震怒,转而朝廷方面对待他们叛军的态度,开始出现了转变,这两个月来,先是命谢涟接替了孙元化,走马上任当了登莱巡抚,紧接着徐从治受伤之后,又派来了朱大典接替徐从治当了山东巡抚,对他们叛军主剿,甚至将宫中大太监高起潜也派到了山东,在青州坐镇监军督剿。
  这又千里迢迢,从福建把于孝天以及过万的福建官兵调到山东,来对他们进行进剿,这些情况,明显可以看出来朝廷在剿抚的争议上,主剿一方已经彻底占据了上风,那么接下来招抚他们的可能性就越来越低。
  这也让孔有德和李九成颇为担忧,甚至是有些感到害怕,他们这么长时间来,一直都在为接受招安,做着各种准备,准备和朝廷讨价还价,保住他们的性命和未来的地位,可是这么一来,他们逼迫朝廷招安的计划似乎距离他们越来越远。
  现在局势对他们来说,就开始变得不利了,朱大典到了青州坐镇督剿之后,立即加强了青州府和莱州府交界一带的防御力量,他多次派人去青州府一线进行探查和试探,发现沿线各县都加派了官军,官军兵力正在逐步增强。
  现在官军似乎还没有达到可以立即挥师反攻他的实力,可是随着朝廷的调度,官军的实力将会越来越强,兵力也会越来越多,如此下去,事情可就不太妙了。
  他们叛军虽然这几个月来打的很不错,逢战必胜,实力壮大的也非常快,但是毕竟他们仅仅是占据了小小的胶东一带,现如今整个登莱地区,他们还未完全控制,就算是东江镇那边,毛承禄等人起兵响应他们,试图和他们隔海遥相呼应,可是那边的情况也不见得就比他好到哪儿去。
  现如今东江镇总兵黄龙,正在率领剩下的东江军和毛承禄等人的叛军,进行反复交战,双方处于拉锯战之中,暂时毛承禄一众那边,并未取得优势,而现在朝廷这边,似乎也转了风向,像是下定了决心,要对他们进行进剿。
  他们叛军就算是再厉害,也毕竟资源有限,而且算是在异、地作战,这里是山东的地盘,登莱一带的百姓,并不支持他们。
  他们想要以此和朝廷叫板,显然无论如何都斗不过朝廷,虽说大明现在的情势很不容乐观,但是饿死的骆驼比马大,真要是把朝廷给逼疯了的话,调来个十几万大军,朝廷目前估摸着还能做得到!
  所以既然现在事情已经闹到了这一步,他们就必须要尽快继续扩张地盘和实力,拥有可以和朝廷抗衡的能力,让他们剿也剿不动,最终还是逼着皇帝招安他们。
  但是他们想要尽快扩大地盘和实力的话,莱州城就是搬不开的一块拦路石,只要莱州不拿下来,他们就没法继续朝山东腹地扩张,这里如同一个钉子一般的,钉在他们的咽喉上,让他们寝食难安。
  这些天,李九成不断派人过来催促他,尽快攻克莱州城,但是眼下城中的朱万年、谢涟、杨御蕃等人,笼城死战,守御严密,令他屡攻不克,眼下虽然他已经调来了十余门红夷大炮,还有各种火炮数十门之多,连番猛轰莱州城,可是依旧无法攻下莱州城。
  所以孔有德望着莱州城的城墙,颇有一种无力的感觉,最终思量再三,还是想出了一个计划,那就是诈降。
  想到这一点之后,孔有德于是便声情并茂的让手下一个书办,以他的口吻,给城中的谢涟写了一封信,信中诉说他的所谓的各种苦衷,以及他的各种无奈,还有他对大明的忠心,以及他眼下已经知错,表示愿意放下屠刀,投降朝廷,希望谢涟和朱万年他们,能接受他的投降。
  这封信很快便被送入到了莱州城中,呈到了谢涟和朱万年等人的面前,这些人看到孔有德的这封信之后,顿时一片哗然,其中大部分人都认为,孔有德不可信,此人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不值得信任,这次他表态要投降,十有**可能是诈降。
  而且总兵杨御蕃,更是态度坚决的认为,孔有德这厮绝对没安好心,说什么都不能相信这厮的话,弄不好这次他诈降,正是想要骗开莱州城的城门,攻下莱州城。
  现如今因为叛军的包围,莱州城对外的联络已经全部中断,他们对于朝廷的情况并不清楚,更不了解现在朝廷对待叛军是什么态度,总之前段时间朝廷似乎态度很暧昧,始终不肯派来援兵,似乎主抚的意见占据着上风。
  如果朝廷眼下还是主抚的意见占上风的话,那么这援军的来期就遥遥无期,所以他们现在根本无法把握,孔有德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忽然间提出愿意投降,接受招抚的想法。
  这也就造成了谢涟和朱万年等人,无法有效的判断出,孔有德的最终目的,对于到底该不该接受孔有德的献降这件事,他们之中产生了分歧。
  虽然杨御蕃等人,坚持认为孔有德绝不可信,不能上了他的当,决不能出城接受他的所谓的献降。
  可是谢涟和朱万年却认为,这么做恐怕不妥,因为万一要是孔有德这次是确确实实想要投诚的话,那么他们不出去受降,那么岂不等于断送了一个天赐良机,逼迫孔有德继续作乱下去吗?
  另外谢涟也认为,孔有德这个时候会突然提出投降,弄不好就是因为对莱州城久攻不下,萌生了退意,心知继续打下去,也攻不下莱州城,攻不下莱州城的话,那么他们就没有出路,所以才可能会心生惧意,想要悬崖勒马,选择投降以减轻他们作乱的罪责。
  所以谢涟和朱万年都认为,不能坐视这次孔有德想要投降,却置之不顾,只要有一点机会,就必须要试试,万一这次他们不敢出去受降的话,孔有德恐怕会借此机会,大肆宣扬,他有心投降,但是他们这些当官的却不敢受降,他继续叛乱下去,是被他们逼得。
  到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