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海寇 >

第646章

大明海寇-第646章

小说: 大明海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他毕竟不是学的金属冶炼专业,想要仅凭他记忆中一些有关炼钢的技术,就建造起现代炼钢用的平炉或者转炉,凭着他的本事,根本就不可能。
  于是他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最简单,目前最实用的方法,为此他这一两年来,都在琢磨着这个问题。
  思来想去的很长时间之后,他最终选择了土法上马,那就是采用最简单的土高炉来进行炼钢。
  中国现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不理智的时期,全国上下都大炼钢铁,在这个特殊时期之中,中国各地都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了大批的土高炉,到处都在砸锅卖铁的进行大炼钢铁。
  土高炉结构十分简单,都是就地取材建造起来的,通过回收各种生铁制品,将其砸碎放入土高炉之内进行冶炼,最终炼制成钢。
  但是这样做浪费非常大不说,也严重的干扰了正常的生产生活,乃至是影响到的经济发展,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本来于孝天也不想用这种方法的,因为土高炉除了浪费严重、对环境破坏大之外,生产出的钢材,废品率极高,许多地方的土高炉甚至只能炼出一些废铁渣,到最后什么都得不到,就算是生产出一些地条钢,也不见得质量上可以达到要求,其中含有许多有害的元素,使得钢材质量低下。
  他以前还考虑过用坩埚钢的方式,来生产高碳钢,可是这么做却也遇上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暂时他不能有效解决。
  冶炼坩埚钢需要坩埚,这种坩埚不能是普通的坩埚,必须要使用石墨坩埚,可是石墨这种东西,目前于孝天在市场上还没有找到,更不用说大量的生产石墨坩埚了,没有石墨坩埚,他只能炼铁,将铁融化成铁水,根本起不到将铁渗碳炼制成钢的作用。
  所以就算是用最简单的坩埚炼钢法,他目前也没法用,只能在找到石墨之后,才能采用这种办法。
  而且坩埚炼钢法炼钢的时候,只能生产出一锅一锅的钢水,产量很低,小规模生产也不太容易满足需要。
  最终想来想去,于孝天实在是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心中暗骂早知道有今天,他当年就去选择金属冶炼专业了,起码现在能建造起一个小型的炼钢炉,可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他既然暂时没法弄出来炼钢平炉,那么也只能采用最原始的土高炉来炼钢了。
  就算是土高炉这种玩意儿浪费大,污染大,他目前也只能这么做,生产出的钢铁质量不够好,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于是在经过一番准备之后,天启七年的三月间,在那座水库建造的同时,距离水库不远的地方,几座形状各异的土高炉。
  这些土高炉的产量,每天最多也只能出两三吨钢材,甚至连某个年代的土高炉都不如,但是毕竟却还是起步。
  现如今采用土高炉到底能不能成,于孝天心里面一点底都没有,之所以建造这么多座样式各异的土高炉,不是他闲的吃饱了撑的,而是他打算利用这一批土高炉,进行炼钢试验。
  土高炉的建造并不是很麻烦,基本上不需要使用多少钢铁,整个高炉都是粘土建造而成,内衬也是一些粘土烧制出来的耐火砖,这玩意儿肯定不耐用,可是目前对于孝天来说,耐不耐用并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是他要想办法先找到一种可以生产出钢的炉型,通过这些实验性的土高炉,检验一下到底哪一种土高炉马马虎虎能用。
  至于生产出来的钢能不能用来造枪,暂时他还不考虑这个问题,只要先炼出钢水,那就算是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
  工业的发展,牵扯到了非常多的东西,仅凭以前那样,他开金手指,铸炮造枪,生产肥皂,烧制玻璃,并不能支撑起一个系统的工业。
  但是现在他做的事情,却正在逐步的对他的工业化结构进行完善,逐步的来建立起一套比较系统的工业。
  炼钢的原理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就是通过使用高炉,将生铁进行脱碳,脱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元素,最终使之成为钢。
  而原料方面,也不是很复杂,后世炼钢的主要原料,多是一些废钢,但是目前于孝天却只能使用现成的生铁和熟铁。
  至于其它原料,主要就是焦炭和一些石灰石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于孝天目前都不缺,一些就地就可以解决,就算是就地无法解决的,也可以从外面运进来。
  而生铁熟铁目前他不打算自己冶炼,因为距离淡水城不太远的广东和福建,就有很多铁场和铁矿,可以生产生熟铁。
  现在于孝天在打了这一场仗之后,以前官府对他的限制,已经都被他彻底打破,他可以轻松的从陆上购入到足够使用的生熟铁,虽然成本稍高一些,但是对于现在的海狼集团来说,这样的成本他们还是可以承受的。
  所以目前如果从陆上采购铁矿石再用船只运到淡水来炼铁的话,除了占用大量的运力之外,还需要运来不少的煤或者木炭,这对海狼的运力来说,压力很大,也不是很划算。
  如果还采用木炭来进行炼铁的话,对于淡水周边的自然环境破坏也很大,需要砍伐大量的森林,来进行烧炭。
  而煤这种东西,虽然也可以炼铁,但是中国大多数煤矿的煤,基本上含硫量都比较高,炼出的生铁含硫量也很高,所以在中国南方,现在多还是使用木炭来炼铁,这样炼制出的生铁质量要远好于北方使用煤炼出的铁。
  所以大明在铸炮和生产兵器方面,一直都有南方的铁比北方的好的说法,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北方用煤炼出的铁含硫量太高的缘故。
  综合这些因素,于孝天所以才没有考虑,自行炼铁的事情,而是直接使用手头可以购得的生铁来进行炼钢。
  (这几章算是技术文,不敢多写,也没有详细写,大家就包涵了吧!另外喊一声,谁还有月票呀!月票榜跌没了!晕倒,这几天菊花剧痛呀!)


 第二百五十二章 福建局势的走向

  至于炼钢用的焦炭,于孝天则决定自行生产,现如今海狼在淡水这边,已经储备了大量的煤,这些煤都是这一两年来,从陆上运过来的,以前海狼对煤的需求并不大,这些煤运来之后,便都堆积在了几个大型的货场之中。
  而海狼的炮作和枪作,为了保证生产出的火炮和火枪质量,也一直在使用木炭作为燃料。
  对于木炭来说,目前海狼大量的拓荒,要砍伐很多灌木林和森林,这些砍伐下来的树木,大料拿去当建筑原料和造船,小一些的废料则就地被烧成炭,运到淡水城供工厂作为燃料。
  倒是玻璃场现在却是使用的煤,因为它不需要考虑含硫量的问题,使用煤炭比起木炭的热值要高,燃料也节省一些,炉温也会更高一些。
  但是炼钢的话,少不了要用焦炭,当然木炭也能替代,只是土高炉如果用焦炭的话,因为焦炭的热值更高,炉温也会更高一些。
  另外炼焦可以获得不少副产品,比如煤气、硫磺、焦油……这些东西之中这几样对于海狼来说,都是很有用的东西,通过炼焦,于孝天今后就可以初步的初步搭建一个化学品工业,生产出一些简单但是实用的化学用品。
  以后他还要想办法获得三酸两碱,而炼焦则是一个起步,酸碱这种化学品,对于他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许多地方都用得上,特别是硝酸,一旦有朝一日生产出来的话,且不说以后可以生产出高性能炸药,就算是只生产火帽这种火工品,对于海狼的武器工业来说,也将会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一想起这件事,于孝天就兴奋不已,这对他来说,实在是具有太大的诱惑力了,一旦火帽被研究生产出来的话,那么以后他的士兵,就再也不用继续使用这种燧发枪了,而火炮也可以采用火帽进行击发,以后还可以生产出爆炸榴弹,那样的话,他就等于获得了黑科技,在这世上就罕有对手,可以对他造成威胁了。
  虽然现在燧发枪比起火绳枪,对于受天气影响已经减轻了一些,可是恶劣天气之下,还是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发火率会严重降低。
  可是一旦他有朝一日生产出火帽的话,就可以换成火帽击发,就算是遇上恶劣天气,刮风下雨,也不会再发愁火枪的发火率受到太大影响了。
  所以于孝天在结束了福建大战之后,便全身心的都扑在了工业化发展的事情上去。
  而土高炉和水力工厂,则是他工业化发展的基石,必须要走在最前面才行。
  与此同时,在淡水河南岸,配合土高炉群,也建起了一座炼焦厂,当然这座炼焦厂,也是土法上马,采用的是非常简陋的土窑对煤炭进行炼焦。
  不过比起最简单的闷烧来获取焦炭的办法,他的这座炼焦厂还是显得要稍微现代一些,毕竟炼焦的时候,可以将一些副产品提炼出来,而不是直接抛弃掉了。
  在炼焦的时候,炼焦炉里面产生出的煤气,被他们用竹管,引到一些地方,既可以做饭用,也可以晚上点煤气灯照明,另外土高炉一旦开始投入生产的话,也可以利用这边产生的煤气,来送入到炉中充当燃料,减少对焦炭或者木炭的消耗,还可以有效提高炉温。
  起码这样做之后,土高炉的生产质量,可能会比最普通的土高炉效率上要高一些,炼制出来的钢铁质量也可能会更好一些。
  另外炼焦的时候,焦炉下面还会排出不少焦油,这些焦油也被接到罐子里面,虽然这玩意儿气味难闻,可是却可以拿去涂抹船底,这样起码可以减少船底附着物,另外也可以减缓船板的腐蚀,在没有现代油漆之前,这东西用来做这个倒是不错。
  甚至于木炭厂和焦炭厂生产出的一些焦油,经过简单提炼之后,还可以获得一些轻质的油品,这些油品不能吃,但是却可以当火油用,比起用普通的植物油或者动物油来充当火油,要燃烧猛烈的多。
  毕竟先前他们从荷兰人手中搞到的那点石油,到现在已经消耗殆尽,有了焦油之后,便可以自行补充一些轻质的油品,毕竟这个时代的海战,火攻战术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战术,少不了要使用火油。
  至于其它的化学品,暂时于孝天还没空去折腾,他想要仅凭他高中和大学时候学到的一些化学知识,想要搭建起来一个化学工业,现在还有点力有不逮,不过只要走出第一步,以后他相信凭着他的所学,迟早还是可以逐步的弄出来硫酸硝酸的。
  就在于孝天这段时间忙于折腾着炼钢和烧制水泥的时候,福建官方也终于传来了消息,因为朱一冯发动的这次进剿海狼的作战严重失利,导致福建官军实力大损,地方和沿海的卫城也遭到了海狼的强力打击,消息传到京师之后,早就被魏党视作眼中钉肉中刺的朱一冯,顿时便成了众矢之的。
  二月间朝廷便下旨,革去朱一冯福建巡抚之职,并且派出锦衣卫将其抓起来送往京城问罪,着时下山东右布政使熊文灿,接替朱一冯为新任福建巡抚。
  原福建总兵俞咨皋也因此事被弹劾,虽然俞咨皋跟魏党有所交情,但是这件事实在是闹得太大了。
  俞咨皋统领福建水师,共集兵两万余人,在南日岛之战中,几乎全军覆没,全师上下仅仅逃回陆上不足千人,其余的全部被海狼歼灭。
  这种事虽然有魏忠贤暗中替他照着,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