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海寇 >

第515章

大明海寇-第515章

小说: 大明海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据我所知,这些海盗们并不像以前的李旦或者其它那些海盗一样,跟荷兰人勾结在一起,帮着荷兰人抢劫前来马尼拉的中国商船,也没有袭击过我们的商船。
  一旦我们要是使用武力逼迫他们让出鸡笼湾的话,弄不好他们会恼羞成怒,倒向荷兰人那边,也加入到封锁前来我们马尼拉的队伍之中,甚至可能会在我们控制了鸡笼湾之后,封锁前来这里的航道,不许任何中国商人来和我们做交易,那样的话,就算是我们取得了鸡笼湾,也没有任何用处!”
  施而瓦的话顿时提醒了这些议员和商人们,于是众人又是低头相互之间一阵交头接耳的讨论,好一阵子之后,有人再一次提出了一个意见。
  “总督阁下,如果我们不能轻易对他们动武的话,那么在下认为,我们可以先暂时不占领鸡笼湾,在这张福尔摩沙的地图上,还有许多其它地方可以供我们停泊船只建城使用,虽然这些地方不如那个鸡笼湾,但是我们可以先在那边占领一个落脚点,然后和那些中国海盗们谈判。
  如果他们识趣的话,我们可以不动用武力,强迫他们让出鸡笼湾,完全可以支付他们一些银子或者物资,作为交易,将鸡笼湾买下来,请他们离开那里!
  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得罪他们,树立一个敌人,以后还可能和他们成为朋友,请他们帮我们封锁前往大员的中国船只,让他们到我们的港口进行交易!”
  施而瓦听罢之后,想了一下,露出了笑容,点了点头道:“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如果他们能明白的话,这么做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但是现在又有了一个新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给他们支付多少银子,来换取他们退出鸡笼湾呢?如果他们按照中国人的俗话说,要狮子大张口,我们又该怎么办?”
  这时候这些议员们都开始吵吵了起来,有很多人认为,施而瓦这么瞻前顾后,实在是太看重哪些中国海盗了,如果这样的条件那些中国海盗还不答应的话,那么就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了,到时候必须要采用武力,将他们驱逐出鸡笼湾,这样才能让这些粗俗的中国海盗们知道他们西班牙人是不好惹的。
  长时间和和中国海盗以及海商们打交道下来,让这些西班牙人拥有了一种强烈的优越感,使得他们变得十分傲慢,根本就不把这些中国海盗们放在眼里。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最终施而瓦只好妥协了,决定准备出兵,并且在到达台湾岛北部之后,先占领一个地方登陆,然后开始和盘踞在鸡笼湾的那伙海狼进行谈判,按照中国人习惯的计量方式,最高可以支付他们两万两白银,来换取他们让出鸡笼湾。
  如果他们还不答应的话,那么就用船队封锁鸡笼湾,和他们开战,强行攻占鸡笼湾,将他们逐离那里。
  于是马尼拉的西班牙人们,在施而瓦的命令之下,开始做起了出兵之前的准备工作。
  于孝天这个时候并不知道西班牙人在忙什么,但是他却大概知道历史发展的进程,如果历史没有发生大的改变的话,西班牙人进占台湾岛北部,也就是近两三个月的时间了。
  他在淡水城盘桓了大概一个多月之后,眼看着这边各种事务都开始上了轨道,按照他的要求和计划开始稳步朝前推进的时候,于孝天决定离开淡水城,到鸡笼湾那边看一下那边的情况。
  虽然淡水城这边,他还计划着要建立一座水泥厂,但是眼下因为粉碎的问题尚未解决,想要建立水泥厂,水泥窑并不是多大的问题,就算他并不太清楚现代水泥窑是什么样的,但是采用土法上马,建立小型的立式水泥窑,摸索着烧制出水泥,并不是多困难的事情。
  而建立水泥窑最大的问题,眼下还是在粉碎的问题上,眼下他建起了十几个小型的水磨坊,用来生产土水泥,这样的水磨坊的日产量非常低,根本满足不了正儿八经生产水泥的需要。
  水泥的主要原料,不外乎也就是石灰石,粘土,煤和石膏。
  目前淡水城周边,石灰石、粘土、石膏都已经有了,储量还相当大,但是还没有发现有煤矿的地点,所以煤要从陆上运过来。
  但是从陆上购入煤,并不是多大的难事,福建就有煤矿,甚至不用跑得太远,在兴化府就可以组织到煤的供应。
  而煤在目前这个时空之中,并不是什么稀罕物,用量很少,价格也很便宜,而且福建广东这边,并不喜欢使用煤来炼铁,因为煤炼出的铁质量不如木炭炼出的铁质量好,所以这边的铁场都使用木炭来作为炼铁的燃料,故此虽然福建有煤矿,也有人开采,但是使用者却并不多。
  从福建采购煤并不消耗多少财力,只是会麻烦一些,要消耗不少运力罢了,但是因为海狼采购煤炭的时候,不插手陆上运输的事情,故此全程基本上都是用船只水运,一条船最少可以装载几十吨煤炭,大福船甚至可以装载一百多吨煤炭,就算是淡水这边建起了水泥厂,也不会是大型水泥厂,用量并不算大,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只有一个原因,现在困扰着于孝天,那就是原料粉碎的问题,现在单靠石碾和石磙破碎原料,生产效率实在是太低,必须要研制一种新型的粉碎机,来扩大产量,否则的话靠着这些石碾来粉碎原料,实在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
  但是于孝天不是万能的,他虽然对机械了解不少,但是让他马上就设计出一台大型的粉碎机,还是有点太难为他了,另外就算是他能设计的出来,以目前的加工技术,也估摸着很难制造出来,所以他还是只能暂时先放下这件事,得空的时候,在鼓捣这家伙了。
  三月初的时候,淡水的整个筑路工程和水利工程都已经全面铺开,大批移民被赶到了田间,在村长们的带领下,和海狼部众的监督下,开始开挖沟渠。
  大批苦役们也在枪口和刺刀的监督下,挥汗如雨的在道路施工点上大干而特干,时不时一些地方还会传出隆隆的炮声,不过这不是海狼部众在打炮,而是一些筑路工程的点上,在放炮炸石。
  连带着木工厂现在也忙的是不可开交,工匠们忙的脚不沾地,天天忙碌着制造各种水车以及鸡公车,还要为不断损毁的鸡公车制造车轮,替换掉损坏的鸡公车的车轮。
  这段时间,有人发现苦役们之中,有个别人为了偷懒,趁人不备的时候,对生产工具进行破坏,鸡公车损坏很多。
  为此闫有德暗中观察了一番,当场逮住了几个偷偷破坏生产工具的家伙,先是好一通皮鞭伺候,接着这家伙用铁棍,一根根的打断了他们的骨头,还让他们死不了,最后把他们绑在施工现场的工地两侧的木桩上,不给他们吃喝,在日光下暴晒,直到他们活活疼死渴死饿死或者晒死为止。
  如此残酷的手段,顿时遏制了有人打坏主意,破坏生产工具的歪风,使得鸡公车和各种生产工具的损坏速度降低了下来。
  (回来稍微休息一下,更新完就走!儿子依旧低烧不退,心疼死我了!)


 第八十九章 改称基隆

  道路施工进度也开始加快,第一条从淡水城到船寮的大路,在几百名苦役们的努力下,从两头一起开工,用了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便彻底修通。
  于孝天在离开淡水城之前,亲自检查了这条道路的施工质量,并且为这条道路的开通举行了一次剪彩仪式。
  这条路作为一条重要的主干道,是按照他们的一级路进行修筑的,宽十步,路两侧有两米深四米宽的排水渠,路基是经过反复碾压结实的三合土碾压或者夯筑而成,路面铺上了一层大沙碎石,还有石灰和炉渣,也经过了反复的碾压,很是平整结实。
  路面截面也是弧形的,中间高两侧低,前几天下了一场雨,但是路面的水立即便被排入了排水沟之中,接着顺着排水沟排入到了淡水河之中,一点积水都没有,仅仅有极个别的地方修筑的不太好,有些积水,但是也马上被人整修好了。
  现在这条路彻底大变样了,走在上面很是舒服,牛车来来往往运送一些物料,也便捷了许多,牛拉车的时候,也省力了很多,就算是有很多牛车一起上路,也不会再在路上形成拥堵了。
  不少移民跑来看热闹,看到这么好的一条路,都好奇的到路上走走看看,一个个都是赞口不绝,看着其他那些正在施工的道路,朝着他们的移民村不断的延伸,不由得各个都一脸的憧憬,以后等所有路都修通了的时候,他们再来淡水城就方便多了,不管是采购还是交粮或者买点小东小西土特产,都变得方便了许多。
  加之农田中不断延伸的水渠,也让他们看到了丰收的希望,他们以前在陆上的时候,除了大户人家有时候有人力物力,来给他们自家的田地里面修点沟渠,来灌溉之外,老百姓根本没有能力来修建沟渠。
  而老百姓自家的农田灌溉和排水都很困难,很多年份都要靠天收,老天照顾的话,风调雨顺一年下来,还能多少吃几顿饱饭,但是万一老天不作美的话,遇上大旱或者大涝的话,那就惨了,许多人家基本上要落一个颗粒无收的下场,但是官府还是照样到了交粮的时候上门催收,除了正赋之外,还有数不清的加派,就算是殷实一些的家,遇上这样的年景,也会被闹得家破人亡。
  特别是这两年辽东战事紧张,更是不断的加派辽饷,日子过的更是不堪。
  但是在海狼这里,他们却看到了希望,许多人去年来到这里,两手空空,海狼不但给他们分发农具,还管他们吃饭,不让他们饿死,更是给他们划拨了地块,让他们耕作,给他们粮种,让他们种植。
  现如今还带着他们兴修沟渠,花钱派人筑路,这日子过的就更有盼头了。
  说起来他们以前在陆上也没少给官府交粮纳税,但是官府什么时候管过他们的死活,遇上个好官的话,一旦碰上灾年,不说给他们赈济了,能上奏朝廷,给他们争取个减免,就算是青天大老爷了。
  可是官府什么时候也想不起来,为他们修条路,帮他们兴修沟渠,倒是捞钱的手段和名目层出不穷,就算哪天心情大好,要修个桥什么的,照样还是要让大家另外凑份子,当官的还有胥吏反倒是从中还要不少捞钱,交的皇粮当真是都拿去喂狗了。
  而他们到了这里之后,却发现海狼的大当家跟官府不一样,总是在替着他们打算,给他们一件接着一件的办好事,而且这里地方也越来越平靖了,刚开始时候土人还时不时的会来袭扰一下他们,现如今在海狼部众的进剿之下,不少附近的土人都被修理怕了,有些干的过分的土人部落,干脆就被灭了,现如今他们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有了盼头。
  不少人现在就算是让他们回陆上去,他们也不会再回去了,就算是死在这里,他们也愿意留在这儿跟着海狼干。
  而于孝天眼看着这边的情况都已经进入轨道,开始稳步朝前推进,于是便悄然离开了淡水,仅带了两条船,装上了一些淡水运往鸡笼的货物,朝着鸡笼而去。
  鸡笼湾之中,现在的船只比上一次于孝天来的时候,更多了一些,也显得更加热闹了一些,于孝天的船尚未进入鸡笼湾,便远远的看到鸡笼湾外面的海面上,有不少点点帆影,不少小渔船正在海面上打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