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林家子 >

第138章

[红楼]林家子-第138章

小说: [红楼]林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耽搁你考科举,满心的不愿意,朕只好给你找了个先生教你读书。你也算给朕争气,不出一年就以解元、会元的身份,一路考进了朕的怡和殿……你说,可有什么想要的,朕赏你!”
    这是什么节奏?闲话家常?
    林楠看看周围眼睛瞪得几乎要鼓出来的考生们,眨眨眼道:“要状元可不可以?”
    李熙笑骂道:“混账小子!到了朕这里还想着投机取巧!也不怕朕砍了你的脑袋!换一个,若再这般不靠谱,回头我让你老子罚你抄一辈子的书!”
    额,不是要送个状元给我啊!
    林楠想了想道:“学生想求一个恩典。”
    李熙嗯了一声,道:“你说。”
    林楠苦着脸道:“陛下可否下旨,过了今日,赏以后我再不用写应制诗了?命题作文太伤脑筋了。”
    李熙摇头失笑,道:“去年在宫里,你不肯联诗,前些日子,听说你又拒写限韵诗,而今你连应制诗都不肯写了……罢了罢了,朕也不逼你,也别过了今日,今儿朕就不让你写诗就是。”
    “啊?”林楠这次是真的苦了脸:不要吧!
    李熙忽然想起去年林楠建议他以策论取仕的时候说过的话——好歹先等他考完再改,不由再次莞尔,道:“放你在这里同他们比诗词歌赋,实在太欺负人也……这样罢,一样的题,旁人写诗词,随你写什么,只是若是你觉得其他不能胜人一筹,依旧以诗词取胜,那什么不写应制诗的话,朕就当你没说过,如何?”

  ☆、第112章

李熙笑着说完,便见面前那小子毫不犹豫、义正词严、一本正经道:“启禀陛下,学生忽然觉得,做应制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熙再次忍俊不禁,道:“你方才不是说再也不愿写应制诗了么?”
    林楠的头摇的跟拨浪鼓似得,道:“只要是命题作文,学生就不喜欢,相比起其他,诗词的字最少,写起来当然最容易。”
    开什么玩笑,在座的都是些什么人?这些可是全大昌里最厉害的读书人,放到后世,个顶个的是高考状元级的人物——想想后世每年考进清华北大这些名校的有多少人?而全大昌,三年也才取三百个进士,状元更是三年才出一个!
    他也就凭着时博文几个的特训,在策论和经义上勉强和他们一拼,又仗着在后世背了一肚子的诗词来欺负人,可是若是换了别的东西,谁欺负谁还真不好说。
    尤其是在殿试这种关键的时候,若还以己之所短,攻敌之所长,那都他不是脑子突然抽筋,而是该直接回炉彻底重造了。
    不过若换了旁人,便是哑巴亏也只能吃了,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也只敢喊“好爽”,断不敢如他一般在李熙面前这般耍无赖,如此后果不是成绩不如人意,就是临场时依旧以诗词取胜,于是落下“只会写诗词”之名。
    李熙无奈摇头道:“敢在朕面前说不喜欢应试的,也就是你了!罢了罢了,由得你就是!”
    转身步上台阶,也不坐回龙椅,就这么站在阶前,在众人仰视的目光中缓缓开口道:“数月之前,林郎就曾对朕言道,诗词只是小道,怡情养性可也,但是于国于民,却并无大用,劝朕以策问取仕。朕,深以为然。只是当时会试在即,朕若突然改弦易辙,对天下学子不公,是以,依旧以诗词为先。然则,满腹诗书、才华横溢的天纵英才,朕喜之惜之爱之重之,但胸怀锦绣、经明行修的治国之士,朕同样不想错过!”
    微微示意之下,左右两名礼部官员上前,将手中卷轴徐徐打开,悬在两侧,李熙道:“这里有策论三道,诗词四道,尔等可择其一而为之,诗词第一者,为状元,策论第一者,为榜眼,余者按文章优劣及比例取之。”
    说罢缓缓坐下,抬手示意会试可以开始了。
    在座的学子一时之间都有些反应不过来,今日的殿试,有太多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震撼着他们的神经:
    陛下居然认识林郎!
    陛下居然和林郎如此亲厚!
    陛下居然毫不避讳的在大殿之上和林郎闲话家常!
    林郎居然对陛下用如此寻常的语气说话!
    林郎居然连陛下的话都不听!
    林郎居然对着陛下撒、撒娇?咳咳,这句是错觉,重来!
    最最重要的是,林郎居然对陛下说,诗词只是小道,劝陛下不要以诗词取仕!
    这句话若是旁人说也就罢了,但说话的人,偏偏是几乎公认的天下诗词第一的林郎!诗词天下第一的林楠,对一国之君说,诗词只是小道!对一国之君说,不要以诗词取仕!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气度!
    在座的无论是参考的学子还是监考、阅卷的官员,看向林楠的目光都带上了几分心悦诚服,便是自认为更擅长诗词的亦是如此——若说话的换了是任何人,他们或许会怨恨此人损了他们的前程,可是说话的偏颇是林郎,林郎都如此,他们还有何话可说?
    只不知,他们若知道林楠的这句话尚有一个“等我考完再改”的前提,会不会想将这个欺骗他们感情的小人,揍的满脸开花呢?
    当然他们更不知道,在阅卷官的席位上,有个人正气的浑身乱颤,连手中的茶水泼在了衣襟上都全无所觉!
    此人不是礼部侍郎陈蔚然,还能有谁?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他自第二场结束,看见那首“大江东去”之时,就知道自己的算盘已经全盘落空,这一篇千古绝唱,写景气势磅礴,写人风姿卓然,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如此高远的气象、如此开阔的境界、如此旷达的风格,竟是前所未见!
    他见了这首诗,便死了在诗词上给林楠下套的念头,这小子在诗词一道上,分明就是一个妖孽,若说这世上还有可能在这上面胜过他的,也就他那个妖孽老子了——还不如没有!
    大江东去一出,他连第三场林楠的试卷都没看,直接点了他的会元——便是林楠的经义和策问上有再大的问题,他也不想抓,不敢抓了!在这还是以诗词取仕的时候,一曲大江东去,任何其他的瑕疵都可以被抹去,他的任何意见,都会被人看做是故意刁难,他岂肯在陛下心中,在百姓心中,留下这样的印象?
    但若就这么咽下这口气,他做不到!
    林如海林楠先后羞辱于他,更令陛下对他不满,这个仇,他无论如何也要报!
    可他一个区区礼部侍郎,除了在林楠科举的时候悄悄使绊子,他还能做什么?等林楠风光无限的中了状元,凭着他那圣宠无双、权倾朝野的老爹,他就再也奈何他不得了。
    不由又有些后悔,早知道陛下对他们父子宠幸至此,当初就不该做意气之争才是……可是自己也没做什么啊,不就是凭心说了几句实话吗?可他们都做了些什么?他堂堂会试的主考官去主动示好,居然被林如海那厮好生羞辱了一番!后来林楠那小兔崽子更是指桑骂槐,将他骂的狗血喷头!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一时悔一时恨的,最后还是“以诗词取士”几个字提醒了他,才想出了这釜底抽薪之计。
    既然在诗词一道上,再也没人能奈何的了林楠,那就不要考诗词了!他在民间也隐隐听过以诗词取士的弊端,是以干脆上书向陛下痛陈厉害,大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诗词歌赋出众,不一定在治国抚民上就擅长的道理,建议改以策问取仕。
    他在陛下面前慷慨激昂的讲了半个多时辰,陛下也赞他有远见,敢破旧俗,立新风……他为此得意洋洋了一整日,甚至连走路都轻快了许多。
    他早早的坐在这里,就为了亲眼看看当林楠看见试题突然变成策论之时,脸色会变得何等难看!
    然而他看到的是什么?
    是陛下和林楠两个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话家常!
    看到的是陛下虽考了策问,却是依旧以诗词为先!
    这些也就罢了,可是以策问取仕,明明是他的主意,是他的啊!怎会功劳就无端端的跑到了那个小兔崽子头上了?!陛下不公!陛下不公啊!
    双目瞪着林楠几乎要喷出火来,忽然觉得衣袖被人扯动,一惊回神,却见坐在身边的另一阅卷官皱眉看着他,道:“陈大人怎么了?方才叫了你许多声也不应。”
    陈蔚然勉强笑道:“方才略有失神。姚大人唤我何事?”
    “陈大人,你的衣襟湿了。”
    “哦,哦哦!”陈蔚然忙放下杯子,取出手帕擦拭,一面道:“方才听闻陛下说日后不再以诗词取仕,一时震惊,失礼失礼。”
    姚大人理解的点头道:“何止是陈大人,下官何尝不是如此?破诗词改以策论取仕,实为可以载入史册一大壮举!陛下英明令下官等人高山仰止,而林郎的胸襟,也让人不得不服啊!”
    陈蔚然只觉得心头在滴血,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是啊,是啊!”
    姚大人道:“怎么?陈大人你冷吗?也是,春寒未过,大人您还是小心一点吧!一侧的偏殿有喝茶小憩的地方,备了炉火糕点等物,陈大人不如去收拾一下吧!”
    又指点道:“看那些学子,十有*是要选策论吧?”
    陈蔚然愕然:“这却是为何?”
    姚大人诧异的看了他一眼,道:“陈大人没看出来吗?诗词的题目,陈大人不觉得太普通了吗?春夏秋冬四时景物,各赋诗或词一首,又不限韵,毫无难度可言。可是那三篇策论就不同了,分别涉及到军事、朝政和刑狱,可见出题之人是费了心思的,这题,可是陛下出的——陛下更看重哪一方面的能力,还用说吗?”
    “更何况,有林郎在,无论写出怎样的诗,和林郎一比,必然是黯然失色,但是策论就不同了,到底殿试是第一次比策论,说不定陛下会一一过目,若是能入了陛下的眼,啧啧!前程无量啊!”
    陈蔚然赞了一句:“姚大人高见。”
    起身道:“此刻时辰还早,下官去收拾一下,不然在陛下面前衣冠不整可是不敬。”
    告辞出去。
    见陈蔚然离开,阅卷官席位上另一人也悄然起身,出了殿快步追上他,两人避入一个拐角,那人道:“大人,现在形势又有了变化,陛下对林郎亲厚不说,且诗词与策问并重,我们该如何行事?”
    陈蔚然淡淡道:“林楠在诗词一道上根本无人能及,还能如何?”
    那人急道:“如此,岂不是还是要点他的状元?”
    陈蔚然冷哼道:“状元又如何?你以为今儿的状元是那么好当的?”
    那人道:“还请陈大人明言。”
    陈蔚然淡淡道:“你可知道二十年前有个叫莫云轩的书画大家?”
    那人茫然点头,道:“自然知道,此人被称为画圣,一身画艺出神入化,在民间,多少人千金求画而不得,据说先皇对他的才华极是爱重,经常宣他进宫作画。但是他都死了好多年了,和此事有何关系?”
    陈蔚然弯唇一笑,道:“先皇的确是爱其才,我还曾在陪先皇游园子时,遇上过他一次——当时我们陪先皇观赏园中风景,聊天下大事,你知道他在做什么吗?”
    那人茫然道:“做什么?”
    “先皇看见什么好的景物,便命他画下来,若一旁有座椅也就罢了,没有的时候,便直接趴在地上作画——”陈蔚然冷哼道:“就算是天下无双的才子又如何,于国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