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锦玉 >

第29章

红楼之锦玉-第29章

小说: 红楼之锦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语的看了隐离一眼,君瑟怎么看怎么都觉得隐离像老母鸡护着小鸡崽似的,他没有那么急色吧!

  把金鱼送到客房,隐离派个小丫头在外间守着,便要拉着君瑟离开。

  君瑟从锦玉的手中抽出扇子,轻摇了下,莞尔一笑:“跟个小猫似的”

  “是他像小猫还是你准备把它当成小猫?”隐离挑了下眉。

  君瑟微微一笑,手指点在唇间轻轻嘘了一声,然后一直门外,率先提步而去,隐离跟在君瑟的身后脚步轻轻的走出了房间却不忘把门掩上。

  回头看了看隐离的举动,君瑟不着痕迹的蹙起了眉,深邃的眸中闪过一抹幽深的暗色。

  “你对锦玉倒是真真的实心实意,认识你这么久我还从未见过你对谁如此上心呢!”君瑟淡淡一笑,薄唇一扬,似笑非笑的看着隐离。

  隐离不可置否的扬了扬嘴角,坐在君瑟的对面颇有深意的看着他,缓缓而道:“锦玉是个有野心有抱负的人,人又聪慧,那个会不喜欢呢!”

  “林家可就他一个独苗”君瑟低声说道,同样别有深意的看向隐离。

  隐离轻笑一声:“这话应该我说给你听吧!别毁了他,他前途无量,皇上正是用材之时,如是因为你的死心毁了他的前程,你于心何忍。”

  君瑟沉默了片刻,轻声一叹:“我又怎舍得因自己的私心毁了他”说罢,君瑟看向隐离,皱眉道:“忠顺王如今越发的猖狂了,就连兵部里也有不少他的人,我冷眼瞧着倒是有不少的大臣想向他投诚。”

  “皇上如今按兵不动,自然是有那些个逆臣贼子生了不忠之心,这些个老臣各有各的注意,想着两面讨好却也不看看如今的天下是谁做主,还以为皇上上面坐着太上皇不成。”隐离冷哼一声,那些尸位素餐者的下场早可预见。

  “可惜那些个有眼无珠的哪里有这等先见之明,我倒是要悄悄,如今这朝中还有多少个三心二意之人。”君瑟同样冷笑一声,沉声喝道,那些个外姓王一个个仗着自己的竣工越发的不把朝廷放在眼中了,晚全忘记了这天下是谁家的天下,做主的又是那个。

  “你瞧这皇上如今可是有心动那些人了?”隐离自幼习武,最希望的便是有朝一日能上战场里下战功。

  君瑟摇了摇头:“我瞧着父皇的意思,不大可能会刀剑相向,如今国库吃紧,若是贸然起兵,怕也占不了多少便宜,还要落得一个寡情薄意的名声,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自己放弃兵权。”

  “这不是青天白日的说梦话吗!若是他们甘心放权又哪里会用得着皇上发愁了”隐离长叹一声,说句诛心的话,若不是太上皇走得早一点,皇上怕是到如今还要隐忍不发。

  君瑟无声一笑,轻摇着手中的扇子,漫不经心的开口道:“你也莫要着急,早晚有你上战场的一天,等收拾完那些腐朽的家族,国库部就不愁引自发兵了嘛”

  隐离愣了一下,朗声笑道:“可不是如此,只是不知皇上要拿哪一家率先开刀,你若有了消息可要先通知我一声,我愿做皇上的马前卒。”

  君瑟敛了敛唇边的笑意,抬手沾了沾杯里的酒水,在桌面上写了一个字。

  隐离有些惊讶,眸子微微一米,笑道:“我还以为会是另外一家呢”

  君瑟摇了摇头,微微一笑:“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贾,史。王,薛四家关系复杂,盘根错节姻亲相连,亲上有套亲,所谓一荣俱荣,一损具损,在还没有把握之下妄动,怕是会打草惊蛇,给他们留下后路。”

  “你既如此说,想来皇上是要行动了,就是不知会拍哪一个接受此事”君瑟摇了摇头,都说圣心难测,此言确实不假,便是如他父皇的亲子也是摸不透父皇的心。

  “会不会是林大人?”隐离坐着猜测,若说话跟上现在最信任的人非林大人莫属了,那百万聚财,若是有他人的手皇上怕是也不会放心。

  君瑟摇了摇头,低声道:“不会,林大人心性如何我不敢说,只是却不是那心狠手辣之人,此时,父亲万万不会留给人翻身的机会,所以人选绝对不会是老臣,父皇怕也是想用或者一次额的机会来提拔年轻的臣子”说完,君瑟自己眼中倒是生出了惊异之色,不由看向隐离,却见隐离与自己表情竟是如出一辙。

  第36章

  得不说,君瑟与宣辰帝不愧为父子,他自觉圣心难测,可揣摩的却是甚准,至少在宣辰帝要重用年轻臣子这一点上是准确无疑的。

  林锦玉初到翰林院负责的便是史书纂修,晌午的时候,他正在整理史书,却意外的招到了皇上的召见,别说是那些个老大臣疑惑,便是林锦玉自己也是一愣,闹不清皇上召见自己做什么,他如今负责的可是最最不重要也最最繁琐的工作,离政治中心更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不容多想,林锦玉忙跟着传旨的小太监前往御书房,到了地方,林锦玉被侯在门外等着宣辰帝的召见,待宣辰帝宣林锦玉见驾,林锦玉忙进了内房,又给宣辰帝请安。

  宣辰帝摆手让林锦玉起身后,林锦玉这才瞧见房内除了自己的父亲外便只有隐离在,心里不禁生了疑,不由瞧向了林如海又瞧了瞧隐离。

  宣辰帝倒是极和气的一笑,对林锦玉招了招手,让他走近一点,笑道:“朕素闻锦玉有经世之才,周先生更是对你赞不绝口,今日朕召你来便是想问一问,你对君子之道是如何看待的?”

  林锦玉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恭敬的回道:“自是圣贤之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那你可知君子有不?”宣辰帝含笑望着林锦玉。

  “君子四不,不妄动,动必有道,不徒语,语必有理,不苟求,求必有义,不虚行,行必有正。”林锦玉掷地有声的回道。

  宣辰帝微微一笑:“听锦玉所言,似乎很是推崇君子之道啊!”

  林锦玉微微一笑:“臣自幼学习君子之道,对于奉行君子之为者甚是敬重,然臣却不推崇君子之道。”

  林锦玉的话一出口,林如海脸色便是一沉,却碍于宣辰帝在不便呵斥,只能瞪向林锦玉。

  宣辰帝见状却是一笑,饶有兴致的问道:“此话怎讲?”

  “君子重义,小人重利,如今朝堂之上多是煌煌大言仁义之道者,于治国处却无甚建树?如我国君臣皆重义而轻利,又如何能国富而民强?”林锦玉微微一笑道。

  宣辰帝挑了挑眉,继续问道:“那依你之言,朝堂之上岂不是应该重用那些重利的小人了吗?那于国如何是幸事。”

  林锦玉嘴角微扬,眸中闪过一抹幽深的厉色:“于国家应则首推君子,于朝堂则应首推能臣,能臣重义,乃是国家大义,亦重利,乃是国家大利,君子可教化万民,却不言治国。”

  宣辰帝思虑片刻,反复咀嚼着林锦玉的话,而后眼睛一亮,双手撑在桌案上,笑道:“善也,妙也。”说罢,宣辰帝看向林如海,赞道:“有子如此,如海应无憾了。”

  “让皇上见笑了。”林如海低首说道。

  “不然,不然,锦玉小小年纪便有经世之才,他的每一字一句皆是朕心啊!若是我朝堂之上都是锦玉这般栋梁,天下则可大安。”宣辰帝含笑说道,赞许的看向林锦玉,这孩子当真是权臣的胚子,若不是他深知如海的为人与秉性,定是以为这些话是如海所教。

  “皇上谬赞了,犬子尚且年幼,狂妄而不自知,如何但得起皇上的赞誉。”林如海极谦虚的说道,可对林锦玉的一番言论,心中虽觉得此话太过狂放,可细细一品却不得不承认是有一定的道理。

  “林大人自谦了,隐离却是认为锦玉当得皇上的赞誉。”隐离浅浅一笑,出言说道:“昨个与锦玉一同吃酒,我却是见识了锦玉的高才。”    “哦?说来听听。”宣辰帝看向隐离,他这个外甥可是轻易不会开口夸人的。

  隐离看向林锦玉,笑问道:“是我说出来,还是你自己说出来?”

  林锦玉疑惑的看向隐离,想着自己昨个痴醉了酒,然后就睡着了,不曾发表过什么言论啊!

  隐离一见林锦玉这般模样便笑了起来,知晓他定然是忘记自己说了些什么,当下便开口道:“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数年,今朝显锋芒,烈火再炼双百日,化莫邪,利刃断金刚,雏鹰羽丰初翱翔,披惊雷,傲骄阳,狂风当歌,不畏冰雪霜,欲上青去揽日月,倾东海,洗乾坤苍茫,回首寒窗十数载,自挥毫,题金榜,乘长风,破万浪,谁主沉浮且看今朝。”

  “好一个少年自有少年狂,好一个谁主沉浮且看今朝。”宣辰帝朗声一笑,他最喜的便是年少高才,而锦玉不止有才且有野心,作为一个帝王,他并不厌恶臣子有野心,而恰恰相反,他怕的却是臣子的碌碌无为。

  面对宣辰帝赞许的目光,林锦玉不禁有些汗颜,想着以后还是不要与隐离吃酒的好,他自以为酒量不错,却不想人家隐离更胜一筹,没准从自己这里套出了什么话呢!

  林如海也是颇为意外的看向林锦玉,自家儿子他当然清楚,若是论学问什么什么的他却是有一定的天赋,可作诗作词,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宣辰帝如今看林锦玉是越发的顺眼了,满眼的笑意不说,甚至还带上了慈爱之色,只恨不得林如海能是女儿身,也给自己生这么一个儿子才好。

  “锦玉,若是朕让你办一件事你可能做到?”宣辰帝温声问道,极是和气。

  “臣自当尽力而为。”林锦玉可不敢把话说满,圣心难测,谁晓得自己做了以后皇上会不会满意。

  “你可知金陵甄家?”宣辰帝说道甄家的时候眼中闪过一抹冷色。

  “皇上指的可是太祖皇帝南巡之时曾临架过四次的甄家?”林锦玉眯了眯眸子,笑吟吟的答道。

  宣辰帝淡淡一笑:“你到底是知晓的一清二楚。”

  “太祖皇帝南巡可谓是大事,臣又怎会不知呢!而且甄家与臣的外祖母家也是世交,还听说甄家有个甄宝玉,与臣的表哥贾宝玉到似一模子刻出来一般,极是稀奇。”林锦玉笑的天真,似不经意般把甄家与贾家相提而论。

  “什么甄家、贾家的,朕听得都是糊涂,你说荣国府不就了事了嘛!”宣辰帝轻笑着摇了摇头。

  “臣可不敢,荣国府是太祖皇帝钦赐的爵位,如今已经袭到三代,按照本朝制度,如今的贾府本不该挂着荣国府的牌匾,只不过是皇上心慈怜之,这才让贾府破了例罢了。”林锦玉眉眼弯弯,薄唇浅浅的扬起。

  宣辰帝笑了起来:“也不枉你在翰林院呆过,这些个典制你倒是记得一清二楚。”宣辰帝如今倒是有些好奇了,依着林如海的性子怎么就生了这么个伶俐的小东西,不夸张的说,这林锦玉还真没有一点像了林如海,不管是性子还是容貌,也不知道怎么就投胎到了林家呢!

  林锦玉笑眯眯的看着宣辰帝道:“臣在翰林院负责的便是史书纂修,那些个典制律法臣也都有一一读过,不敢说是倒背如流,却也是不差的。”

  “瞧瞧,瞧瞧,竟跟朕卖起乖来了。”宣辰帝指着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