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人道天堂 >

第86章

人道天堂-第86章

小说: 人道天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秀才考试,倒也用不着糊卷盖名抄录,因为本来看的就是你的基础功底,字迹怎么样,有无错别字,抄录了自然就不一样了,举人考试也是严格,还不至于如此,但是到了进士考试,就不一样了。

“上卷是不错,不知中卷下卷如何!”又有一个年轻官员说着。

杨大人却是说着:“明日后日再看罢,如是有才,我房中推荐,也算好事。”

明日一早,方信也就醒了,却也无聊,到了中午,就有人进来,带来了新的菜篮子,换去旧的,至于马桶,却是不动,反正有盖子,而且没有谁能三天就泻满一桶吧!

到了下午开始,就考官亲自收卷,一百卷倒也辛苦,当场有人用胶水贴集,收起,到了方信,也没有多话,当场贴好,方信还特地看了看,终没有错漏。

交后又是发卷,这次卷数只有五卷了。

等考官离开后,方信看了看,果是墨义,所谓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也就是出一道题,你直接把相应段落背诵下来,写上去,这对记忆的考核就更加明显了。

相对第一天,其实这就是难了,四书五经,谁知道考哪里,而且全部背下一字不差,也是功夫,所谓的夹带,其实就是带着这个抄书,但是对方信来说,这不是问题,而且因为字数少了,五页所写,不过三千五百字左右,反而轻松,因此就仍旧下笔有神,这次,只过了一个半时辰,就一气呵成,写完了中卷,那时时间还没有到晚上。

白纸写就经文段落,方信水平特点就更是明显,如有格式一样,工整无比,和雕刻印刷一模一样,卷面也清净明亮,所有段落一字不差,一字不错。

因此当考官发卷完毕,又回来时,竟然发觉方信已经完成了,三人都是惊疑,上前一看,看后都是一惊。

这次,杨大人就开口说话了:“不错,你这少年郎,功底很深啊!”

方信这时当然屏息静立在一边,待他发话后,就深深拱手行礼说着:“回大人的话,学生家贫,家母身体不好,希望全都在学生身上,学生自想一次就中,以慰其心,只有尽心尽力而已。”

“恩,你有这孝心,很好,上卷中卷我看了,不错,还看你下卷。”说完这句,杨大人就不再说话了,毕竟他是考官。

如此也就无话,到了第三天,发了卷,方信打开,这时只有三页了。

第三天考的,就是经义,所谓的经义,是围绕书义理展开的议论,就是以经文的核心解释来看高低,自然,引经据典是不可少地,一共三题,就是三卷。

方信稍一凝神,无论地球还是那个主世界,都有千年经典的解释,五十元一本,每条都精妙之极,写这个当然不成问题,也就下笔如有神,一一概述,当然,他控制了发挥的程度,毕竟对经文的解释,虽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却总有差异,因此方信自然按照符合这个世界的规则的解释来,取其最优,最多最后点上一句,以提升自己的格局。

这卷写就更快,果然,等三个考官回来,也已经写完。

这次,杨大人就不说,直接上来,拿着卷子读来,一读之下,就露出了微笑,这些经意,其实是二阶的解释,虽然才二阶,但是都是后人千年精华总结而出,深入浅出而定,无论是字意还是统率,文才还是用字,都可算字字珠玑,再配合如此整净的卷面和字迹,直让人赏心悦目。

杨大人看完,就说着:“写完了?”

“回大人的话,写完了。”方信回答地说着。

“那好,你等着吧,到时候就放你出去。”说完,卷子也不还了方信,就拿在手上就走,两个考官面面相觑,也跟了上去。

回到房堂,杨大人就说着:两人浏览着,个个都不出声。

“这卷定为本房第一,如何?”

“杨大人,这卷当是十佳,但是第一,是不是等其他卷子收上来了再说?”一个年轻官员说着。

另外一个却知趣,说着:“此言差矣,上卷中卷都是极好,我等竟然找不出错来,这下卷,更是上佳,字简意深,明了大义,我看举人之卷中,有这功夫也少,还等其他的干什么呢?”

杨大人正在想说什么,却外面传来了脚步声,出来一看,就自躬身:“原来是张大人、海大人,范大人,这时也来巡查吗?”

这三位,都是朝廷所派的,张大人正五品官衣,其他二人都是正六品,是全郡主考官。

张大人似乎检查了许多房间,有点疲倦地说着:“是啊,科举是朝廷大事,怎可不用心,我等也要检查才好。”

说完,却发觉了卷子,喉头就咕哝了一声:“又有人舞弊革卷了?”

这时才发下新卷没有多少时间,有卷子被收上来,当然就是有人舞弊,被革卷赶了出去了,这是很不名誉的事情,多了脸上也无光,这时,杨大人却上前一步,躬身施了半礼,说着:“张大人,这次您可猜错了,这是有人考完送上。”

“才这点时间,就有人完成了,莫不是哗众取宠的狂生?”张大人不悦地说着。

“回大人,是下官看了,觉得不必再留了,问了话,说已经写完了,就收上来。”

“哦!”杨大人虽然才八品官,但是文才大家都知道,不然不会为这房主官,当下张大人就惊讶地一声,拿过来卷子来看,才一看,字迹和卷面入眼,脸色就好了许多,再看下去,却觉得读来满是舒服,看到后来,更是不由轻拍,看完了,却没有出声,说着:“此子是谁?”

顿了一顿,又说:“把上卷和中卷拿来。”

“此子是从江府李氏,父李允明与明文六年中过秀才,七年而卒,其母何氏,抚养其人,现十五岁。”

“才十五岁?”张大人听了,问着。

“是,与明文十年参与童生考试,取童生,今明文十三年,第一次参与秀才秋试。”年轻官员拿出木碟,读着,又有人奉上了二卷。

张大人再不说话,又拿过上中二卷看过,这二卷都是完美,看完,把上中下三卷给了二个副主考官。

海大人和范大人三卷看完,海大人就说着:“此子文章,可谓气静神闲,思沉力厚,端是雅致,此次可为头名。”

评语简捷明了,惜字如金,但是分量自是极重。

“先不说,我们去看看此子。”当下六官去看了看,也不进门,就在外面看了看,张大人凝视着里面的少年,又看了看登记时方信所写在门上的笔意,久久才说着:“此子甚佳,然太过年轻,为日后大器计,还是不可纵之,就取第十罢了,以免恃名而骄,反误了学业。”

一郡考取秀才,数千人中,每次只取六十人,一榜十名,二榜二十,三榜三十,三榜同是秀才,但是官府待遇还是有所差异,一榜授田十五亩,二榜十亩,三榜五亩,以支持其学业。

虽然现在就定名,还显得早,但是诸人都是识货有经验者,知道这少年三卷的水平,如是公平论,必是前五之列,因此张大人,此言一出,诸官无意见,如此就成定局。

第066章 中

八月十二日回家,八月二十八日放榜。

一大早,天有些光,母亲何氏就已经起得床来,草草梳洗,就扫着院子,方信这时也已经起来,就听见其母说着:“洗过罢,喝点粥。”

方信自是应着,然后就喝粥,却见母亲何氏在院中扫地的模样,虽是平常,实已经等得心焦如焚,手都有些颤抖。

方信却不忍如此,当下就说着:“娘,我去看看。”

“也好,带些钱去。”母亲何氏就说着,其实她已经对儿子非常满意了,最近儿子学业大进,她也是看在心上,虽然知道一次考中秀才,倒未必就成,但是也有个期盼。

给儿子钱,就是万一中了,也要给些喜钱,或者遇到同中的人,喝上一杯几杯,也是有的,安可身上无钱?

方信一笑,接过五贯钱,也不多说,就出了门去。

他却没有去看榜,其实这有什么好看的,中了自然就中了,学政会专门送来贺单,以及一套青衫和头巾,甚至还有着一张早已经准备好的地契。

穷秀才?其实秀才真得很穷吗?如中秀才,官府都会授个田,十五亩到五亩不等,从江府附近,一亩良田,就等于十两白银,十五亩就等于一百五十两白银,就算自己不种,年收租也可一家衣食了,除非很是浪费,不然潦倒终不至于。

更加不要说,补上吏名,就可为从九品官员了,也算是有一个官身。

方信也不在意,就走到了街上,这时正是每月的庙会,城中城隍庙前的街道,都摆满了小摊位,而许多人也上去交易,正是人山人海好做生意。

方信也就随身在里面走着,这些人家,什么东西都拿了出来,灯台铜杓、壶瓶碗碟、木椅桌子、旧衣旧被都有,当然,一般人不识,也可以在里面淘些好东西来。

方信对这方面认识几乎是零,要他在里面掏出好东西简直是千难万难,不过方信也不在意,随便就看着,偶然有些心动之物,就买了下来,也不过耗费几文钱,十几文的事情。

如果是李睿,也是舍不得买下,毕竟谁也不知道买得值不值,不过方信和李睿不同,这点小钱还不放在心上,就算是买错了,也不过一笑。

如不是畏惧这个世界的主宰阶级,富贵如反掌,这也是上次那个片面给他的教训——区区一个府这样大的地盘上,就有黑暗伯爵这样的强力上位者,这个世界如此大,安不知其天地有多少大能?

在人家的地盘上想嚣张,实在是一种很愚蠢的事情。

不过就算如此,少少取用一些,也是随手的事情,自然就不必吝啬了。

买了几件东西,才想走着,突然之间,玉如意一动,方信不由吃了一惊,随着玉如意开的星越来越多,被它看在眼中的事物就越来越少,等闲没有什么信息了,这时有这感觉,当是奇怪。

寻着源头,却是一家普通妇人家拿出地家常小摊,把一些旧物拿出卖。

逐一件件拿来看,多觉得没有什么意思,最后却看见一块残玉,心中顿时明白就是这物了,有些奇怪,拿来看看,发觉这就是一方玉印,只是缺了一小半。

自古以来,印以铜为日常银,以银印为下级官员印,七品以上都用金印,但是玉印,都是公侯才有资格用的,当下就想着:“不知这是何印,如是完整就好了。”

当下就说着:“这东西多少钱?”

那妇女打量了下,发觉是粗布衣服的后生,就说着:“你给十文钱好了。”

方信知道虽是残玉,但是就单是质地,也远远不止这数,于是说着:“那就十文吧,你这东西是怎么样来的?”

说着,还价都不还,取下,包好,放入怀中。

那妇人倒有些眼色,看这情况,就觉得自己卖得廉价了,当下说着:“我家男人在河边洗澡,一摸就摸到这个,哎呀后生,这是什么东西?”

方信说着:“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喜欢就是了。”

当下给了十文就走,站起来之后,看见妇人有些不甘心的神色,就没有兴趣继续逛街了,本想回去,但是这时,有人就喊了一声:“李睿,和我一起喝点酒罢了。”

方信有些诧异,看了过去,却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读书人,却叫白留,和原本地李睿关系不错,甚至可以说,他以前免费教导了李睿许多学业,只是到了现在也没有中得秀才,已经连考了四次了。

他正坐在一家小酒店中,要了几文花生,一碟小菜,几两粗酒喝着。

从原本的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